独孤求败在金庸里排名(独孤求败的四把剑)

独孤求败在金庸里排名(独孤求败的四把剑)(1)

《神雕侠侣》中,杨过断臂后,在神雕的引领下发现了“剑魔”独孤求败的剑冢,这里埋着独孤求败曾经用过的四把剑:利剑、软剑、重剑、木剑。

这四柄剑,独孤求败分别刻有不同的注解:

第一柄:凌厉刚猛,无坚不摧,弱冠前以之与河朔群雄争锋。

第二柄:紫薇软剑,三十岁前所用,误伤义不祥,乃弃之深谷。

第三柄剑: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四十岁前恃之横行天下。

第四柄剑:四十岁后,不滞于物,草木竹石均可为剑。自此精修,渐进于无剑胜有剑之境。

这四把剑的注解,其实就是独孤求败一生的概括,也是很多人一生中,四个年龄阶段不同的状态。

独孤求败在金庸里排名(独孤求败的四把剑)(2)

图片来源网络

1

利剑:年少轻狂,血气方刚

利剑,为独孤求败二十岁前所使之剑,这把剑“凌厉刚猛,无坚不摧,弱冠前以之与河朔群雄争锋”。

有人说,独孤求败一生从未败过。其实不然。

古时男子20岁称为弱冠,这时会行冠礼,表示进入成年。

20岁以前的独孤求败并非天下无敌,那时他仅在河朔一带与江湖群雄争锋。

一个意气风发的少年英雄,手持锋利刚猛的宝剑,天不怕地不怕,仗剑走天涯。

初入江湖,无所畏惧。

彼时的他骄傲而张狂,在年少气盛的世界里,争一时长短,搏一时好恶,乐此不疲。

或许他也曾在挑战中伤痕累累、鲜血淋漓,但心中的傲气和身上的意气,让他一往无前,绝不退后。

美国导演泰伦斯·马力克曾说:“年轻,就要去拼。如果年轻的时候都因为害怕失败而裹足不前,那么这一辈子都不会活出自己的精彩。”

在马力克拍他人生中的第二部电影《天堂之日》时,因为资历尚浅,连续被电影投资人拒绝投资,最好的朋友也劝他放弃。

马力克抱着破釜沉舟的心态最后一搏,终于拉来了投资人。《天堂之日》给了他跻身好莱坞一线大导的机会,也因此才有了后来荣获84届奥斯卡金像奖的《生命之树》。

年轻人的字典里没有“不好意思”,因为他们懂得,凡是可以争取而不去争取的,机会不会送到面前。因为年轻,绝不退让。

2

软剑:历经打磨,伏首自省

独孤求败的剑冢中少了一把剑,这便是独孤求败二十到三十岁时使用的紫薇软剑。因“误伤义不祥”,所以弃之深谷。

新修版的《神雕侠侣》中,关于紫薇软剑的记载唯此一句,我们不知独孤求败伤了何人,也不知紫薇软剑的最终去向。

上世纪连载版的《神雕侠侣》中,紫薇软剑因剑身奇软,藏于蛇腹之中,是把“断金如泥,锐不可当”的宝剑。

如果说二十岁前在河朔地争雄,是独孤求败初入江湖的尝试;那么二十到三十岁的十年对他来说,才是真正踏入江湖。

三十岁前深入江湖的这段经历,是独孤求败一生中重要的人生阶段,他的武功在此间更加精进。

经历更多,能力愈加得到磨炼,而心性也在不断的磨砺中更加成熟。

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懂得自我反省。

紫薇软剑在独孤求败手中使得奇幻绝伦,然而软剑灵巧又极锋利,容易失手伤人。

《卧虎藏龙》中说:“剑无正邪,人有善恶。”

表面上独孤求败剑弃是因为此剑不详,实则却是因误伤义士悔恨而做出的决定。

也由此开始,独孤求败进入深沉自省,才有了后面“重剑”的境界。

二十到三十岁,于现实中的我们而言,是一个走出校园,进入社会的年龄阶段。

在社会这个“江湖”中,我们在不断的摸爬滚打中提升了技能,磨砺了心性;也在一次又一次的跌倒、爬起中,不断自省,总结经验,以免下一次跌倒。

那些年少时夸夸其谈的理想,那些年吹过的牛皮,逐渐隐身于现实的背后,在逐渐走向中年的这条路上,一面反省,一面前进。

这时的我们不再会一言不合就辞职,也不会因为与他人的一点冲突就闹得不可开交。

宗白华说:人到中年才能深切地体会到人生的意义、责任和问题,反省到人生的究竟,所以哀乐之感得以深沉。

尝过冷暖,见过刀剑,受过打磨,才能顺利开启人生的下一个阶段。

独孤求败在金庸里排名(独孤求败的四把剑)(3)

图片来源于网络

3

重剑:注重内修,沉稳持重

“重剑无锋,大巧不工。”

杨过断臂后所使的那把剑,便是他在独孤求败的剑冢中发现的第三把剑:重剑,这也是独孤求败四十岁前横行天下所用之剑。

玄铁重剑沉重之极,使用起来并不顺手,且剑尖剑锋都不开口。

这个阶段的独孤求败,已经由外转内,注重内修。

重剑没有绝妙的招式,只是看似笨拙的劈刺砍砸,重剑也不如软剑灵巧,然而靠着深厚的内力,再简单的招式却也势不可挡。

《曾国藩家书》中有一句话: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拙,并非愚拙,而是虚怀若谷,厚德载物。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任何技巧都显得微不足道。

三十到四十已进入人生的中场。

梁实秋说:中年的妙趣在于相当的认识人生,认识自己,从而做自己所能做的事,享受自己所能享受的生活。

认清自己,看准目标,心之所向,剑之所指。不随波逐流,不恃才放旷。像个合格的中年人一样,活得像个“中年人”。

独孤求败在金庸里排名(独孤求败的四把剑)(4)

图片来源于网络

4

木剑:不困于心,不乱于形

独孤求败的第四柄剑为木剑:“四十岁后,不滞于物,草木竹石均可为剑。

自此精修,渐进于无剑胜有剑之境。”

随着时间的流逝,独孤求败的武功愈胜从前。

四十岁到五十岁时,一把木剑就可致胜。

及至于后来,草木竹石,万物在手中皆可称为兵器,达到无剑胜有剑,

无招胜有招的境界。

这时的独孤求败才是真正的无敌,终于成为毋庸置疑的天下第一。

这样的境界,便是从心所欲。

老年的独孤求败,武功高低已和“剑”与“术”毫无关系,已臻化境。

生命在岁月变迁中缓缓流逝,人也从年少青春走向壮年,走至暮年。

年少争一时长短,中年时内敛自持,老年之时,内心却变得从容宽广,很多事情看淡了,看宽了,仿佛没有什么事情能再掀起心中的波澜的。

现实中的人们,纵然在老年时期或许并非能成为像独孤求败一样的高手,然而,那样的恬淡平和,豁达宽容,却是老年时期常有的心境。

见过的多了,经历的多了,到了老年时期,心自然就宽广起来,能包容得也就更多。


“剑魔”独孤求败,四把剑的遗刻,寥寥几十字,便讲述了他神秘而精彩的一生。

纵然从始至终他是一个绝顶高手,然而即便是高手,在少年、中年、老年之时,也是遵循着生命变化的规律。

在成长中不断突破,向上攀登。顺势而为,乘势而上,直至生命的终了。

如西塞罗所言:

人生的跑道是固定的。大自然只给人一条路线,而这条路线也只能够跑一次。

人生的各个阶段,都各自分配了适当特质:童年的软弱,青春期的鲁莽,中年的严肃,老人的阅历,都各结出自然的果实,须在它当令的时候予以储存。每个阶段都有值得人们享受爱好的事物。

独孤求败在金庸里排名(独孤求败的四把剑)(5)

作者 | 孟夏

编辑 | 众智图书馆编辑部

独孤求败在金庸里排名(独孤求败的四把剑)(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