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书法要写什么体(讲给孩子们的书法课)

第8课:土、士

在“十”字的基础上加一笔,可以得到很多字,常见的有“土”、“士”、“干”、“千”四个。按照结构特点,这四个字我们分成两组,这一课先讲“土”和“士”。

图1—图3是我从历代经典碑帖中选出的“土”字。

儿童书法要写什么体(讲给孩子们的书法课)(1)

1.南北朝《瘗鹤铭》

儿童书法要写什么体(讲给孩子们的书法课)(2)

2.颜真卿《颜氏家庙碑》

儿童书法要写什么体(讲给孩子们的书法课)(3)

3.虞世南《孔子庙堂碑》

其实很简单,就算不做辅助线,应该也不难看出它们的结字要点来。

总结起来,和第二课的“二”字差不多,主要有三个:

1.横画左低右高;

2.上一横短,下一横长;长横微有弧度。

3.竖画居中竖直。因为收笔处与横画相接,所以无所谓“悬针”还是“垂露”。

图3略有变化,竖画微有弧度,所以这个字和图1图2相比,更为妍美。

图4是我做的示范,供参考。A平正些;B的竖画加了些弧度,姿态就更生动些。

儿童书法要写什么体(讲给孩子们的书法课)(4)

4.示范

从笔画上来说,“士”字和“土”字一样,都是两横一竖,只是横画长短不同,所以在金文往小篆演变的过程中,这两个字一度不易区分,这才有了在“土”字右侧加点的做法(如图3)。

事实上,“玉”字右侧所加的一点,也是为了区别于“王”字。因为在小篆字形中,“王”字上两横距离短,第三横距离长;“玉”字则是三横距离一致。小篆取纵势,还容易分别,到了取横势的隶书中,不另外加上一点,是很难区分的。

图5—图7是历代经典碑帖中选出的“士”字。

儿童书法要写什么体(讲给孩子们的书法课)(5)

5.欧阳询《虞恭公温彦博碑》

儿童书法要写什么体(讲给孩子们的书法课)(6)

6.颜真卿《自书告身》

儿童书法要写什么体(讲给孩子们的书法课)(7)

7.褚遂良《倪宽赞》

因为“士”字和“土”字的结构相近,又可看作是“十”字(见第七课)下面加一短横,所以就直接说结论吧:

1.横画左低右高;

2.上一横长且微有弧度,下一横短;

3.竖画居中竖直。图6略倾斜。

图7的竖画略有弧度,所以这个字比图5图6更为活泼。

图8是我做的示范,供参考。两种写法都是可以的,只是C平正些,D生动些。

儿童书法要写什么体(讲给孩子们的书法课)(8)

8.示范

最后做一点总结吧。

本课虽然讲了两个字,实际上却没总结出新的结字规律,因为并没有。

如果第二课中的“二”字你能写好,那么,大概率可以写好“土”字。

而“士”字又和“土”字结构相似,你又能写好第七课的“十”字,那么写好“士”字当然也就很简单了。

举一可以反三,在书法学习入门之时,不可不知。

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规律,所以,入门时掌握好的学习方法才显得非常重要。

就像我们在第一课中就提到过的,写好“一”,就不难写好“二”;写好“二”,就不难写好“三”。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生生不息。

书法是一门视觉艺术,仅从结构的角度来讲,汉字的笔画从少到多,是有脉络可循的,所以我称其为“生长的汉字”。

理清这个脉络,学习书法就不会走弯路。

我做这一系列课程,就是想力求理清这个脉络,并在每一个关键节点上,借助历代经典碑帖中的经典字例,讲清楚其中最基本、最核心的结字规律。

事实证明,这些规律,也是历代大书法家共同传承的、最共同的认识。

这些规律,不因时间而变,不因风格而变,甚至不因书写工具而变,所以才能称之为“最基本、最核心”。

本课就到这里,感谢大家支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