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盟国与轴心国对比(的来历与对世界的危害)

同盟国与轴心国对比(的来历与对世界的危害)(1)

中间有一把斧头的束棒——法西斯

“法西斯”。拉丁语fasces的译音,原来是指中间插着一把斧头的"束棒"。古罗马执政官外出时带着12名侍卫官,每位侍卫官肩上扛着一束笞棒,中间插着一把斧子,这个束苔棒就叫“法西斯”,它象征着国家最高长官的最高权力。主要表现为"个人服从集体,集体服从领袖"。

第一个“法西斯政党”。1919年3月23日,意大利墨索里尼建立了"战斗的意大利法西斯"政党。他在法西斯成立大会上说:"我们有权要求我们在世界上的位置。"狂妄鼓吹建立"大意大利",主张"采取包括战争在内的各种方式向外扩张",去占领所谓的"生存空间"。墨索里尼甚至叫嚷,"要么修改(凡尔赛)条约,要么进行新战争"。德国和日本紧随其后,成立了法西斯性质的政党。

轴心国(Axis powers)。也叫“法西斯轴心国”,是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结成的法西斯国家联盟,领导者是纳粹德国、意大利王国和日本帝国。跟随者有仆从国6个,分别是:匈牙利(1940年11月20日——1944年10月16日,时任国家元首霍尔蒂)。罗马尼亚(1940年11月23日——1944年8月23日,时任国家元首米哈伊一世)。斯洛伐克(1940年11月24日加入,系傀儡政权)。保加利亚(1941年3月1日——1944年9月5日,时任国家元首鲍里斯三世)。南斯拉夫(1941年3月25日——1941年3月27日)。克罗地亚(1941年6月15日加入,乌斯塔沙傀儡政权)。合作国3个,分别是:芬兰、西班牙、泰国。此外还有被轴心国占领的32个国家或地区。涉及国家或地区多达44个。

德意日“法西斯轴心国”的形成过程

1936年10月25日,德国和意大利达成协调外交政策的同盟条约。6天后,意大利法西斯独裁者墨索里尼发表演讲:"柏林和罗马的垂直线不是壁垒,而是轴心。"(注:柏林和罗马在同一经线上)“轴心”一词由此而来。1939年5月22日,德意两国又签订了《德意同盟条约》(又被称为"钢铁条约")。

1936年11月25日,日本同德国签署反共产国际协定(意大利于1937年11月6日加入)。根据协定的规定,在反对共产国际(共产国际主要指苏联)方面,两国必须"交换情报"、"紧密合作"。这使日、德两国法西斯在反苏反共的旗帜下建立起公开的军事联盟,以联合起来实现其重新瓜分世界、称霸全球的野心。后来有10个国家或政权加入这一协定。

1940年9月27日,德国、意大利和日本三国外交代表在柏林签署《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三国公约),成立以柏林-罗马-东京轴心为核心的军事集团。这个军事集团的成员被称为"轴心国"或“法西斯轴心国”。

同盟国与轴心国对比(的来历与对世界的危害)(2)

封面上的人物:希特勒、墨索里尼、东条英矶

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后,日本在5月25日宣布废除三国公约。同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国投降,轴心国集团灭亡。

“法西斯轴心国”形成的主要原因

1.有对外侵略扩张的共同野心。意大利、德国、日本三国同是法西斯国家,都实行积极对外侵略扩张的国家战略。为了实现各自的侵略野心,他们把矛头指向当时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抵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妄图称霸世界。日本在与德国签署反共产国际协定时,已经吞并了琉球、朝鲜和中国东北,它们还妄图占领更广阔的苏联远东地区。

2.有极端民族主义的民众基础。20世纪20年代,有着典型凯撒情节的意大利墨索里尼利用民众极端民族主义倾向,提出以"恢复古罗马的光辉业绩"为口号的政治纲领,从而为法西斯主义赢得了民众广泛的支持;日本明治维新之后,睦仁天皇继承丰臣秀吉衣钵,扬言要“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把扩张与侵略作为国策,使全民处于对外战争的癫狂之中;德国希特勒上台后,为了“大德意志帝国”的梦想,为了摆脱一战后《凡尔赛条约》对德国的束缚,希特勒成功地使德国民众沉浸在“日尔曼优等民族”概念之中。在1939——1945年的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极端民族主义和“法西斯”思想蔓延至大半个欧洲和日本。在1933——1945年希特勒统治下的德国,1922——1943年墨索里尼统治下的意大利,以及明治维新以来到1945年三代天皇统治下的日本等等,“法西斯”逐渐成为一种国家民族主义的政治运动。

3.有领导世界的强烈欲望。日本认为,自己已经脱亚入欧,是现代文明国家,成为了世界强国,理应在亚洲事务乃至国际事务中居领导地位;德国认为,在未来的世界中应占主导地位;意大利认为,过去的罗马如此辉煌,今天的意大利也应有权要求在世界上的位置。

4.有对财富的强烈渴求。二战前,德意日三国国内经济已到崩溃边缘。日本要扩张,所有财力都用于战争准备,国内经济不堪重负;德国希特勒上台后,对内实行高福利,以维持民众对自己的支持,国内有限的财力无以为继;意大利国小心大,财力更加捉襟见肘。为了维持国内经济秩序,转移国内矛盾,它们都把战争当成了获取财富的手段。

5.有共同的战争狂人领袖。日本三代天皇(睦仁、嘉仁、裕仁)、希特勒、墨索里尼都是战争狂人,都对战争有着极为特殊的爱好。

6.有共同的萧条经济环境。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之后,世界经济陷入低谷,经济危机在全球漫延,世界各国均受波及。摆脱低迷的经济状态,成为世界各国领导人共同的愿望。

“法西斯轴心国”对世界的危害

直接挑起二次大战,导致人类文明全面倒退。

战火席卷欧亚大陆。战争范围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直接死于战争及与战争相关原因(如因战争导致的灾害、饥馑、缺医少药、传染病蔓延、征兵、征募劳工、屠杀等)的人约为7000万。死亡人数最多的是中国和苏联,中国的死亡人数约为4500万,其中1937-1945年约为3500万人,直接死于战争的人数约为1800万。

同盟国与轴心国对比(的来历与对世界的危害)(3)

1938年,日寇占领岳阳楼

财产损失无法估算。有学者曾估算中国1937-1945年的经济损失,以1937年的生活水平为参照,直接经济损失在1000亿美元以上,间接经济损失在5000-10000亿美元之间!

对人类文明的破坏、对生存环境的破坏、对国际准则的破坏等,更无法用准确的语言或数字来表述。它们把人类推向出一场浩劫。

同盟国与轴心国对比(的来历与对世界的危害)(4)

被日寇“慰安”制度和生化战双重摧残的岳阳老人彭竹英,至今还生活在黑暗之中

有实力就称霸,恶劣示范作用危害久远。

二战后,美国迅速凭借战争增加国家实力,不仅在科技、军事、经济上独领风骚,而且占领或控制了整个北大西洋、太平洋等,其控制世界的野心极度膨胀。既然德国、日本、意大利能因科技、军事和控制欲影响世界,美国亦可凭“实力”支配世界。二战以来,特别是新的世纪以来,凭“实力”掌控世界、“独占全球”、“只要美国需要,无须讲究规则”、“美国优先”、“为美国人的生活方式而战”等言论不断成为美国国家统治者的声音基调,美国的“法西斯”特征正在快速显现。

日本是法西斯轴心国核心成员国,二战后虽然受到审判,但它们迅速找到了与美国的共同利益——对抗苏联和中国,日本不仅没有受到实质性的制裁,反而在冷战过程中迅速崛起。日本在二战后的经历也给了日本、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启示:作恶不要紧,只要与美国为伍,便不会有制裁。

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正在形成新的“法西斯轴心国”,这个邪恶轴心正在对全世界造成实质性的危害,正在深度影响世界所有国家和地区的安全,深度影响全体人类的生活方式与生活质量。

参考资料:

[1] 王天平.日本三代天皇操纵侵华战争内幕.辽宁人民出版社,2013年

[2] 唐华元.湖湘的南京大屠杀.内部资料

[3] 林静云.二战实录.中国言实出版社.2008年

[4] 轴心国(二战时德意日三国同盟)_360百科

[5] https://baike.so.com/doc/5929123-6142048.html

[6] https://baike.so.com/doc/335501-355349.html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