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参是补脾养阴还是补气养阴(西洋参养阴生津)

西洋参是补脾养阴还是补气养阴(西洋参养阴生津)(1)

从植物来源上来说,它是属于五加科人参属的,和三七、人参都是一个家族里面的,这三种药就是三兄弟。这个地上部分,也是大同小异,地下部分也是从形状、性状到气味,一些内在的化学成分,都大同小异。因为西洋参,它最早的原产地不在中国,主要在北美州,以美国和加拿大为主的。这个西洋参,在过去很长的时间,尤其是在沿海地区,或者港澳地区,喜欢把它叫作花旗参,也是它原产主要在美国,人们常常把美国的星条旗,称为花旗,所以也就是产在美国的一种特殊的参的意思,所以有这种名称。现在在我们国家的东北地区、辽宁或者吉林,以及北京的一些周边地区,已经开始引种,而且这个产量还不小,所以现在市场上我们见到的西洋参有进口的,有美国或者加拿大进口的,但是更多的大量的都是我们引种以后国产的。

西洋参可以和人参作一个简单的比较。

西洋参在补气方面,和人参是基本相似的,也就是说西洋参也可以补元气,它可以用于元气虚脱、脉细欲绝、气息微弱这样的重危的患者,作为急救药物。对于脏腑的气虚证,它也是作用在肺、心、肾、脾这四脏,用于脾气虚,心气虚,肾气虚和这个肺气虚的患者,这个是大同小异的。不同的地方有两点,第一点,从总体上来讲,西洋参的补气作用略差于人参,与人参相比,稍逊,没有那么强,尤其是在益气救脱,在大补元气的方面,一般是用人参的多,用西洋参的比较少,也就是说它这个作用,相对于人参来说,它的强度不太够,要弱一点;对于这个脏腑来说,尤其是一般的脾气虚,西洋参没有人参用的多,这个因为是从中医的理论脾是喜温燥的,脾喜芳香,而西洋参是兼有苦寒性质的药,不为脾所喜,所以脾气虚用的比较少,但是肺气虚,心气虚,甚至于肾气虚,基本上都差不多地使用。西洋参也是一个补气作用相当强的药,但是和人参相比而言,它显得稍差一点;第二个不同的地方是更主要的,西洋参不但是一个补气药,同时还是一个补阴药,典型的补阴药,是以寒热两分的,治疗虚热证的,就是清补药,所以它既能补阴,又能清热。西洋参在功效里面,它不但补肺、心、肾、脾的气,而且能够养肺、心、肾、脾的阴,它兼有相应的清热作用。所以更多的是用于比如说元气虚,兼有阴虚的,就是气阴两伤这样的情况,比如说它用在生脉散中,如果出现的气阴两伤,麦冬养阴,西洋参补元气,比用人参更适合一些。另外对于肺气虚,又兼有肺阴虚,而又有肺热的这种燥热咳嗽,肺气虚,又兼有燥热咳嗽的,不仅仅是声音低微,气息微弱,比如说有口燥咽干、痰比较粘稠,那么西洋参比人参更适合。那么心阴虚,也是兼有心烦,热邪扰心,阴虚生内热,既有心阴耗伤,又有心热内盛这种情况,那么这两种情况,西洋参都是比人参的温补更好一些。

所以这个西洋参和人参的主要区别,在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当中,就有非常精辟的这种概括,非常准确。在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当中,就说西洋参,其性凉而补,不但它是一个补气的药,但它的药性是偏于寒凉的,性凉而补,“凡欲用人参不能受人参之温补者”,就是凡是在临床上,准备用人参,但是这个患者有不受人参之温补者,不接受或者不太适应,“凡欲用人参而不受人参之温补者,皆可以此代之”,以此就是指的西洋参。那么也就是西洋参和人参相比的时候,主要就是它的药性,偏于寒凉的,所以对气虚,而兼有热的,或者兼有阴伤,阴虚生内热,它比人参更为适合,就这一点区别是最主要的。

另外在生津方面,当然我们前面讲人参是七分属阳,三分属阴,那么西洋参,它既是补气药,本身又是补阴药,那至少可能是五五开,所以主要就不是益气生津了,可能直接养阴生津,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功效,所以它更适合这种气津两伤的口渴或者这个消渴,这个和它补气是连在一起的。

西洋参是补脾养阴还是补气养阴(西洋参养阴生津)(2)

西洋参作为补益药使用,用量宜小,每日不超过3克。如果希望加大用量,要在中医师的指导下服用。如果从来没有吃过西洋参的,建议从1克左右开始服用为宜。西洋参不能一直吃,建议用一周停一周,如此往复,效果更佳。

正确吃法:

1、噙化服。将3-5片西洋参片直接放入口中,慢慢含化,待无参味时,嚼服。

2、泡茶服。将参片放在茶杯中,用开水冲泡,闷盖5分钟后即可服用,可以反复冲泡,没有参味后嚼服。

禁忌人群

1、 脑出血的病人

2、高血压控制不良的病人

3、 眼睛出血的病人

4、 热性病(阴邪入里)的病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