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的真实身份到底是什么呢(趣说白菜一点也不普通)

今天,想来说一说白菜。

对,就是那个在菜市经常会被大甩卖的白菜,不管东西南北,白菜大概是一种再寻常不过的蔬菜了,和当今琳琅满目的很多舶来品蔬菜不同,白菜可是中国原产,自古有之,历史悠久。

最早称之为“葑”,后来经选育,变成最接近如今白菜的品种,称为“菘”,这个名字听起来文化气息浓郁了不少。

在《诗经·谷风 》 中有“采葑采菲 ,无以下体”的记载,说明距今三千多年前的中原地带,白菜萝卜之类的蔬菜已经很普遍。

到了秦汉时期,吃起来细腻而有甜味的菘菜从“葑”中分化出来,陶弘景说:菜中有菘,最为常食。

到了唐朝,已选育出白菘 ,宋时正式称之为白菜。

白菜的真实身份到底是什么呢(趣说白菜一点也不普通)(1)

北宋著名词人苏轼曾写:白菘类羔豚,冒土出蹯掌,认为白菜的美味可以和熊掌、羊羔相媲美。

范成大也曾夸赞大白菜说:

拔雪桃来塌地菘,味似蜜藕更肥浓。

明代李时珍 引陆佃《埤雅》 说:

菘,凌冬晚凋,四时常见,有松之操,故曰菘,今俗谓之白菜。

白菜作为一种普通蔬菜,却屡屡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到了近代,更是以国画、玉雕等艺术形式广为流传,甚至有相当一部分艺术家对“白菜”尤为热衷,齐白石更是把白菜上升到百菜之王的地位。齐白石先生有一幅写意画作大白菜图,其上题句曰:

牡丹为花中之王,荔枝为百果之先,独不论白菜为蔬之王,何也?

不难发现,和“梅兰竹菊”一样,白菜似乎也是一些士大夫的精神寄托,那么,白菜究竟有着怎样的深层寓意呢?

白菜的真实身份到底是什么呢(趣说白菜一点也不普通)(2)

白菜中的“菜根”传统!

菜根一说,来自于宋代儒者汪信民语:得常咬菜根,即做百事成。

当然,这菜根也不仅限于白菜,意思是说,甘于清苦,则能成百事之功。

此后,众多文士皆用“咬菜根”、“咬根”来表现自己安贫乐道的精神操守。

汪信民这十字真言在随后的上千年间直接对古代的文人士大夫乃至整个文化阶层有极为深远的影响,最为直观的便表现在绘画上。

在画家们所绘的“白菜”题材中众多的跋文中,不难找到“咬根”一词。

沈周的《辛夷墨菜图卷》中,其师吴宽题诗:

翠玉晓茏葱,畦间足春雨。

咬根莫弄叶,还可做美煮。

谢士元题白菜:

露茎风叶味偏清,咬尽能数百事成。

我们熟知的吴昌硕在多幅“白菜”题材的绘画中写下有“咬根”字样的不同跋文:

咬得菜根定,天下何事不可为。(1975年,《蔬菜图》)

不识菜根谁咬得,为予一饭荐阵红。(花卉册之七)

菜根长咬坚齿牙,脱粟饭胜仙胡麻。(寒厨清味图1919)

白菜的真实身份到底是什么呢(趣说白菜一点也不普通)(3)

白菜梗白叶青,意同“清白”!

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形”和“象声”通常会给一些意象赋予某种寓意和人文关怀,这通常多表现于绘画和书法作品中。

如“柿”与“世”谐,“荷”与“和”,“瓶”与“平”等。

众多艺术家,就用此方法赋予作品更多的祥瑞之气,齐白石的四柿(世)同堂则通此理。

而“白菜”有着梗白叶青的体貌特征,相比商人喜欢其“百财”的寓意,文人们更愿意通过“白菜”以许自身“清白”。

保证人格上的清白,是文人士大夫永恒不变的主题。

赵孟頫因事元而为历代画家所诟病,影响了他作为一代宗师在士夫们心中的地位。

白居易曾赋诗曰:

三年为刺史,饮水复食叶。

惟向天竺山,取得两片石。

此抵有千金,无乃伤清白。

随后于谦更说出: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明末清初人宋炳奎白菜图中,绘一株白菜和几株杂草,菜上有草虫啃叶,右侧题有诗句:

兴来笔到画图中,写个濒虫止晚菘。

望叶菁菁鸣得意,似传清白和秋风。

这是在画中为数不多带有清白字样的诗文,而齐白石更是将“清白”二字标题化,他往往在以白菜为主题的画作上题事事清白、百事清白,如此还嫌不够,更希冀自己一家是清白人家,更要清白传家。

白菜的真实身份到底是什么呢(趣说白菜一点也不普通)(4)

白菜亦是“百财”!

上文说到,白菜谐音“百财”、“摆财”等,这一寓意更多的是通过玉雕来呈现,玉白菜即“遇百财”。

经过玉雕琢的白菜,摇身一变,成为了聚财和发财的象征,这可是很多人的心头好。

当然在一些商家的口中,玉白菜不断有新的寓意。

比如白手兴家,最后富甲天下的含意,以及菜叶包裹也寓意着财源滚滚等。

白菜的真实身份到底是什么呢(趣说白菜一点也不普通)(5)

白菜中的“至简”!

或许很多人都知道,在四川有一道名菜,名为“开水白菜”。

这道菜貌看似简单至极,上桌之后,一眼看去,就是清水里泡着几棵白菜心,味道寡淡,让人毫无食欲。据说周总理宴请外宾时,上了一道开水白菜。外宾看到这道菜时,迟迟不肯品尝。周总理几番邀请,外宾才勉强尝了一口,谁知这一尝就惊为菜中极品,大吃起来。

其实开水白菜的奥秘尽在那毫不起眼的汤水之中,也就是所谓的“开水”,看似白开水的清汤,是集合了十余种食材,小火慢熬而成。

长时间的熬制中,把种种滋味融在一起,最后以“白开水”的姿态来呈现。看似平淡,实则是淡而有味,就像薄雾笼罩的远山,看似清浅悠远,里面却藏着万千风景。

而选用最平常不过的白菜来作为“主要食材”,甚至几乎不做处理,也颇有“大道至简”的哲学理念,浓到极致是平淡,人生有味是清欢,这汤中有禅意,蕴含着生活与人生的大境界。

这种淡之至味在某种程度上也受到了老庄思想的影响,古代多有文人对此推崇备至,苏东坡更是将“白菜”至味推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早韭欲争春,晚菘先破寒。

人间无正味,美好出艰难。

白菜的真实身份到底是什么呢(趣说白菜一点也不普通)(6)

由此看来,从根本上来说,白菜在文化中其实是作为媒介出现。文人们内心深处的如咬根传统、清白情怀以及大道至简的儒道精神得以通过白菜表现出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