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健出席北影节大师班(北影节大师班李雪健开讲)

8月19日,北影节迎来了最后一场大师班,这也是本届最为重磅的一场。本场大师班邀请到“天坛奖”国际评奖委员会主席李雪健作为主讲嘉宾,电影《横空出世》导演陈国星、编剧陈怀国、主演李幼斌、美术指导林潮翔、摄影师张黎和剪辑师周新霞作为对谈嘉宾,北京大学教授李道新作为嘉宾主持人,围绕“电影制作幕后故事”“电影角色塑造”和“新时代背景下的主旋律电影”等话题展开对谈。

从影四十余年间,李雪健留下了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朴实而富有激情的表演风格赢得了观众的肯定,他的敬业精神在业内传为佳话,“我会一直演,一直到演不动为止。”这是李雪健对电影热爱,也是将中国电影负于肩上的担当。《横空出世》中的冯石将军一角便是李雪健奉献精神的最好体现,身处荒凉戈壁,以决心对抗风沙,将一切奉献给国家,这样的行动力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本场大师班便从《横空出世》这部主旋律杰作开讲。

传承马兰精神

李雪健是本场大师班的主角,也是《横空出世》的主角。上台前,他用一个军礼向到场的嘉宾及观众致敬。因声带受损,李雪健发声吃力,每一句话仿佛都需要调动全身力气才能说出口。但他依然珍惜每一次发声的机会,将自己多年来积累的感悟毫无保留地分享给所有人。他所代表的是一代人的坚韧,这样的坚韧传达出了李雪健的精气神,也传达出了中国电影的精气神,足以震撼在场的所有观众。

李雪健出席北影节大师班(北影节大师班李雪健开讲)(1)

李雪健

阔别多年再见这群因电影结识的老朋友,李雪健显得格外激动。声音虽有颤抖,但难掩心中那份喜悦:“非常高兴和大家在这里见面,一同讨论《横空出世》这部电影,当初的拍摄非常艰难,今天能够再次见到大家特别开心。”

说起出演《横空出世》的感受,李雪健用两句话便能概括,“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这是陈怀国在剧本中提到的“马兰精神”(马兰是中国最重要的核试验基地的名字)。李雪健补充到:“距今已经23年了,电影里面有名有姓、没名没姓的人,他们是国家和人民不应该忘记的英雄,他们为国家为人民,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这是写在墙上的马兰人精神,年轻人应该到那个地方去看看,看了以后你们会流泪的,那有很多牺牲烈士的陵墓和当年做核试验的场景。”

在片中与李雪健演对手戏的李幼斌也谈起了当时出演时的心态:“我一听跟雪健老师合作,当时真的高兴。对我个人来说,我特别崇敬雪健老师,我觉得生活中他也是我的一位大哥哥,从艺术造诣上非常值得我学习,他比我大四岁,我看了他很多的戏。这部电影看完剧本我觉得挺难的,没见过这种角色,核物理科学家是什么样真不知道,后来见了程开甲老先生,他和我讲了很多。雪健老师也特别照顾我,经常告诉我该怎么演,我特别感动。这部戏拍完可以取得这样的成就,和大家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李雪健出席北影节大师班(北影节大师班李雪健开讲)(2)

李幼斌

这次重聚的意义并不仅仅是怀念过去,更是对于历史的一种回望。《横空出世》的拍摄过程尤为艰辛,是一项需要所有参与者拼尽全力方可成功的浩大过程。他们不仅仅是为了拍一部电影,更是为了重现一种精神,这种精神源于马兰,也源于当年在这片土地上为国家奉献一切的英雄。拍完这部电影,所有参与者带着“马兰精神”的星光散去,而今天这场大师班,在李雪健的号召下这群星光再次汇聚,只为重新照亮那片在历史中身处黑夜的戈壁滩。

拍好主旋律电影

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主旋律电影,《横空出世》是主旋律电影中难得的佳作,作为主创人员的嘉宾们谈起了自己对主旋律电影的看法。

李幼斌率先讲述了自己的观点:“我觉得主旋律影片是真正好的影片,任何国家都要有自己的主旋律,无论是电影也好、电视剧也好。你看吴京拍的《战狼》就是主旋律电影,用票房说话,有民族的情怀在里面,这个非常重要。”

李雪健表示:“我们拍摄《横空出世》和《焦裕禄》时,没有人提主旋律,后来主旋律被概念化了。”

主旋律电影所承载的是一种精神,代表的是一个国家的光。如《横空出世》这样的电影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是老一辈奉献精神的体现,也是下一代人的精神源泉。

大师班的最后,李雪健为北影节组委会献上了自己的墨宝,以真诚寄语北影节,也为今年的大师班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李雪健出席北影节大师班(北影节大师班李雪健开讲)(3)

李道新、张黎、李幼斌、崔岩、李雪健、陈国星、陈怀国、周新霞、林潮翔(从左至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