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卷背后隐藏的时代痛点(疯狂内卷的时代)

所有跳出内卷的人,都做到了生态位差异化,而能够做到出类拔萃的,必然是打破了生态位锁死效应的桎梏。

分析框架

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发生生态位重合,会加剧资源稀缺,唯一的解法是生态位差异化。差异化的优势在于可以吃到时代红利,并且在竞争中建立心智护城河,与此同时,也要警惕机遇背后的威胁——锁死效应和头部打击。

存活下来的唯一出路,就是成为头部。

什么是内卷

在资源有限的竞争中,我们逐渐内卷,我们被迫内卷,我们那么努力,可还是一无所获。

内卷是努力的通货膨胀,最直观的体验就是:高付出,低回报,它让我们陷入了一场不必要的竞争中,结果是多数人亏,少数人赚。

抢车票的时候,有一个人用了抢票软件,其他人也不得不用这个软件来抢票,但是票的总数是固定不变的,所以很多人都抢不到票,但这个抢票软件的开发者赚了。

关于内卷,最形象的比喻就是:电影院的观众席上,大家都在安静地看电影,忽然第一排的人先站起来看了,被他挡住的第二排不得不站起来看,之后第三排、第四排、第五排……也陆续站起来了。

为什么会内卷

内卷之所以会发生,是因为生态位发生了重叠,即竞争中遵循了自然界的生态位法则,也叫格乌司原理。

这个法则,来源于俄罗斯人格乌司做的实验。

他把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分别放在相同的培养基中时,它们的数量都呈现s形曲线增长,但当把它们都放在同一培养基中,控制一定食物量时,16天后,双小核草履虫活得好好的,但大草履虫消失了。

观察后发现,是双小核草履虫在与大草履虫竞争同一食物时增长比较快,大草履虫被赶出了培养基。

这说明,它们生态位重叠了,即在同一环境,固定资源、空间的竞争下,最后强者为王,放到我们现代社会,就是卷到极致者为王。

接着,格乌司做了相反的实验,把大草履虫与袋状草履虫放在同一环境中进行培养,结果两者都能存活下来,并且达到一个稳定的平衡水平。

这两种虫子虽然竞争同一食物,但袋状草履虫占用的,是不被大草履虫所需要的那一部分食物,这就是避免了生态位重叠,像极了一盘番茄炒鸡蛋,你只吃番茄,我只吃鸡蛋,就能和平共处。

在大自然中,凡是存在者,必有生态位。

具有同样生活习性的物种,不会在同一地方竞争同一生存空间。

如果同时在一个区域必有空间分割,即使弱者与强者共处于同一生存空间,但弱者仍然能够容易地生存,所以鹰击长空,鱼翔潜底,没有两种物种的生态位是完全相同的。

除了空间。在食物依赖上也是如此,有吃肉的就有吃草的,吃肉吃草还会错开时间,狮子白天显威,老虎傍晚横行,狼深夜觅食。

生态位现象对所有生命现象而言,是具有普遍性的一般原理,同样适用于人类,因为生物所具有的各种属性人类都具有。

小米创始人雷军曾说过:永远不要试图用战术上的勤奋,掩饰战略上的懒惰。

投入最多时间“内卷”的人,并不能做成什么大事。

如何应对内卷

事实上,内卷并不是我们这一代人的独家经历,纵观历史上的内卷时刻,我们能够得到避开生态位重叠的启示。

在封建时代,我国是自给自足的农耕经济,人口的增加,必然会导致内卷。

因为土地资源有限,产出的粮食有限,不断增加劳动力,就会带来粮食不足、恶性竞争等社会问题,随之而来就是王朝的更替。

在西方,每一次工业革命,也是因为在严重的内卷下,找到了科技上的突破,实现市场经济的转型。

1785年,瓦特发明了改良式蒸汽机;1866年,西门子发明了发电机;1957年,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

所以,在英文中,内卷(involution)的反义词不是外卷,而是进化(evolution)。

我们发现,要解决内卷问题,关键就在于有一个向外的力量,去突破原有的系统,也就是说,我们不在同一生态位竞争,而是要跳出原有的圈子,找新的生态位,实现错位竞争。

生态位差异化的优势

错开竞争的方法是生态位差异化,但是它为什么有效呢?我们从环境优势和竞争优势中去分析。

时代红利

时代红利,更多指的是政策和技术来带的,利用风口实现生态位差异化,不仅仅自己能发展,还能对临近生态位进行降维打击。

商业时代的变更,就很突出地体现了这一点。

在商业1.0时代,正是改革开放带来的红利,在产品相对短缺,劳动力又廉价,需求粗放的大背景下,很快形成了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此时,只要消息灵通,就能够用差价赚到钱。

到了商业2.0时代,技术带来了互联网,中国实体店经过30年的发展,同质化越来越严重,也就是生态位重叠后发生了内卷,那些懂得错位竞争的人,理所当然地收获了财富。

怎么做到的呢,当实体店的生态位人满为患之后,一批人利用互联网带来的红利,从线下错位到线上,并且对实体店进行了一场降维打击,最懂时代的人,时代也从不亏待他们。

当越来越多的人,涌入新的生态位赛道,电商又把大家带回了价格战、同质化的内卷怪圈中。

电商大战,带来了产能过剩,也就是供大于求,你不卖有人卖,你不做有人做,这个生态位又不行了,又要继续差异化,怎么办呢?那些敏锐的商人,觉察到了一个巨大的变化:大众消费水平升级——商业3.0来了。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从满足基本需求,升级到了想要属于自己的产品,于是他们再次找到新的生态位:产品增值,要么把产品做到极致,服务特定人群,要么走定制化道路。

马云曾说:“如果说中国还有什么红利没有被发掘的话,信任、互信是最大的未开发财富。”他一语道出了中国一波最大的红利:社会信用关系。

社交媒体的发展,让大家进入到了“弱信息,强关系”的商业4.0时代,每个人都是独立的IP,我们获取信息更多来自分享,而不是告知,借助信用红利抓住这个生态位,于是你看到了不是官方品牌的发号施令,而是大V、自媒体、各种小众品牌的崛起。

顺着政策的东风,利用技术的红利,来找你的生态位,便能借梯登天。

心智优势

生态位差异化一个巨大的好处,就是可以避开正面硬钢,这个在品牌定位中尤为常见。

这里必须提到一个概念,叫做心智阶梯,每个阶梯上,都有一个品牌。

最高阶的是最知名的品牌,通常会被优先选择,第二个阶梯是第二品牌,通常是潜在顾客的第二选择。

如果这个阶梯是可乐,那么前两个阶梯的品牌就是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如果这个阶梯是凉茶,那么前两个阶梯的品牌就是王老吉和加多宝。

理论上说,这样的梯子有7格,但事实上,它可能只有3格左右。

如果你的品牌,没有挤进前两个阶梯,通常的命运就是消失,哪怕你后来居上,都会被贴上“某某接班人”的标签,这本质上也是潜在顾客懒于记忆,不愿意为一个新品牌启动新的记忆成本。

那么是不是没有办法了?一个品类只有两个机会?

事实上,机会在于另外开创一个梯子。如果不能在现有的心智阶梯中抢占第二的位置,那就另外树一个梯子。

王老吉就是最好的例子,她没有在可乐的阶梯下排队,而是开创了凉茶的心智阶梯,并在这个阶梯中占据第一的位置。

在王老吉推出红罐凉茶后10年一直没有出新品项,宣传的主角一直是红罐凉茶,简单、直接、乏味,但是有效地进入了心智。

有意思的是,随着王老吉开创了新的凉茶阶梯,也出现了可乐阶梯的现象,在王老吉和加多宝后面,出现了像少林可乐、天府可乐一样的打酱油品牌:霸王凉茶、邓老凉茶、徐其修凉茶等等。

如果你通过生态位差异化,成功开创了新的心智阶梯,那么你就顺势开创新的品类,并成为品类的代表者,消费者的首选。

对后来进入赛道的竞争者,起到了心智护城河效果。

生态位差异化的威胁

错开了竞争,就一劳永逸了吗?不,时代的变局和竞争对手的入局,是对高枕无忧的当头一棒。

锁死效应

《稀缺》这本书揭示了穷人一直穷的原因:穷人为了应对穷困的生活,形成了相应的认知状态,这种状态让穷人无法摆脱现有的生态位。

穷人渴望富有,富人告诉他购买奢侈品就能过上富人的生活,于是穷人过度消费,甚至借贷,负债累累就更加固化了他的生态位。

穷人喜欢及时满足,因为穷苦的生活没有太多欢乐,所以赚了钱就会立马享受掉,这种心态能够保证他们充满希望,从而理所当然地忍受贫困。

《稀缺》这本书如果放在企业经营中,它的名字就是《创新者的窘境》。

索尼公司比苹果公司还要早地掌握了数字音乐播放器技术,但是索尼唱片的模式就是:你喜欢这首歌,就得买这张唱片。

MP3的模式则是:你喜欢这首歌,就买一首歌,不用买整个唱片。

索尼公司在新技术上陷入了穷人心态:他们不愿意为未来的机会忍受当下的损失,他们更满足于唱片模式的即刻满足。

索尼唱片的认知,和她所处的生态位完全符合,但是这个认知也把她锁死在现有的生态位上。

像诺基亚、柯达等品牌一样,当你成为某个生态位的头部之后,就会陷入这种穷人心态,进而在面对制度、技术冲击的时候,成为时代变局的刀下亡魂。

头部打击

当一个新的生态位充满机会的时候,哪怕你做到这个领域的第一,都无法抵挡头部资本的入侵。

2020年,互联网巨头开启烧钱卖菜大战 抢占社区团购风口,资本的本质是逐利,巨头入局的背后,是新一轮的流量入口争夺战。

其实,社区团购卖菜并非是一个新鲜的概念,早在2016年,社区团购卖菜就依托微信迅速发展起来,是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社区团购行业带来新的机遇。

倘若你之前社区团购做到第一,有用吗?互联网巨头的纷纷入场,直接让社区团购卖菜市场的争夺战进入白热化。

阿里巴巴依托线下的“盒马鲜生”零售超市以及“盒马”APP为社区居民提供送菜上门服务;滴滴在今年6月率先跨界上线社区团购APP“橙心优选”,并向全国各个城市推广;美团点评紧随其后在7月宣布开辟“美团优选”业务;拼多多也在其原有“拼购”销售模式基础上推出“多多买菜”平台……

难道这就无解了吗?当然不是。

能够引发如此巨大的蝴蝶效应,必然是某种背景下导致的必然,在这种情况下,做大的企业,不得不背靠大山,站队。

如果你是普通人,尤其是创业者,那么策略仍然是努力成为圈子里的头部。

如何成为头部

成为头部有三步:垂直深耕、对接市场、与时俱进。

垂直深耕

在当下的互联网时代,垂直细分领域的优势已经十分明显了,就知识服务平台来看,混的风生水起的就有喜马拉雅、樊登、得到等。

自媒体又如六神磊磊读金庸一样,专注一个细分出来的冷门领域,找到和你兴趣相同的那群人,做出一个同样坐拥数百万粉的自媒体号。

垂直细分的特色就是专一,不追求大而全,只做自己熟悉领域的事,是各自行业的专家、权威。

作为个人,你必须要有自己的一技之长,它可以是你喜欢的,也可以是你擅长的,总之就是你可以为之专注持续去做的一件事情。

怎么去找到自己擅长的事情呢?

首先,做排除法,把你不喜欢的都排除掉。

其次,去发现,你在做哪件事的时候,容易获得成功,并且进入心流体验的频率高。

接着,去实际操作,用实践反馈来确定自己是否擅长。

最后,多尝试,有些东西不是一开始就喜欢,而是做着做着就喜欢了。

坚持刻意练习,把这项技能做到极致。

对于天赋测试,我认为它是一种心理锚定,取决于你对结果的信任,它说你擅长从事艺术工作,你越相信,你越可能擅长。

对接市场

接着,在通过各种渠道的调研,来找到能和你技能契合的市场。

找到市场后,市场有没有潜力,从需求的刚性程度,和需求受众的覆盖面考虑。

刚性程度,非用不可是刚性需求,不免费不用、可用可不用,就是软性需求。

需求受众的覆盖面,如果是大家都要用的,就是大众需求,如果是极个别人要用的,就是小众需求。

确定市场后,你有两个选择,一和头部硬钢,也就是生态位重叠的竞争,二和头部互补,也就是生态位差异化,和平共生。

与时俱进

生态位锁死的唯一解法,就是与时俱进,顺时代潮流而为之。

而我们接下来要说的,就是政策给某些生态位带来的红利和机会。

前段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出炉,很多人都在研究,为什么呢?因为它会影响我们未来5年的生活和工作。

《纲要》以定量的形式,为我们确定了非常多的细节,而我们着重来了解一下,中国下的这盘棋,其核心思路是怎样的。

这张“十四五”主要指标图,20个指标,分为了五大类:经济发展、创新驱动、民生福祉、绿色生态和安全保障。

在20个指标里,未来5年数值变化最大前五位,分别是第12、5、6、15、14条。

内卷背后隐藏的时代痛点(疯狂内卷的时代)(1)

这些和人口、科技、绿色有着密切相关,它们构成了推动中国变革的3个底层变量。

三个变量,又分别引出一老一小、城市群、新能源、数字中国和科技创新,这五个方向,会受到政策的红利倾斜。

所以怎么选生态位,你,有方向了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全文链接:gov/xinwen/2021-03/13/content_5592681.htm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