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口玉欣赏(黄口黄玉黄皮)

黄口、黄玉、黄皮、黄沁均为何意?​

简介:

黄口:又名黄口料,是所有带黄绿色调山料的统称。

黄玉:指原生态黄色和田玉。

黄皮:籽玉表面黄色皮色。

黄沁:籽玉黄色沁料。

黄口:黄口料是和田玉的一种,通常指的是和田玉山料黄口料,属于和田玉系列。黄口料是一类带有黄绿色调特征的和田玉原料的统称。黄中泛青黄,光泽柔和,无论雕挂件还是摆件都非常不错。

上佳的“黄口料”浑厚油润,可与黄玉比美,从某种意义上说黄口料最接近黄玉。黄口料的产量现在已不多了,主要的产地有若羌,和田黑山等地。

虽然“黄口料”在总体质量上还不如黄玉,但也是比较难得的和田玉品种,而且产量小,资源少,再加上市场价位不高,如能及时收藏一些优质玉件、玉料,应该有很好的收藏潜力及升值空间。

产地

田玉黄口料产地有新疆昆仑山、若羌、且末、黑山、阿尔金山,其中又以若羌和黑山产的黄口料最佳,若羌地区富铁,软玉在铁的作用下会带黄色调。是属于一种山料。

和田的黑山也有黄口料产出,但产量更少,品质略高于若羌黄口料。某种意义上他更接近黄玉,它的本色是黄的,由于靠近黑山铜矿带,就带上的绿色调,呈黄绿色调。

形成原因

黄口料的基质为白玉,因长期受地表水中氧化铁渗滤在缝隙中形成黄色调。若羌地区富铁,软玉在铁的作用下会带黄色调,黑山靠近铜矿带,就带上的是绿色调。

根据色度变化定名为:密蜡黄、栗色黄、秋葵黄、黄花黄、鸡蛋黄等,古人以“黄侔蒸梨”者为最好。

黄口玉欣赏(黄口黄玉黄皮)(1)

黄玉:原生色黄色和田玉,包括山料和籽料。色泽纯黄无过渡。

黄玉籽料极其罕见,其价值高于羊脂玉!

黄玉籽料肉色均为嫩黄色泽,内外均匀一致,无过渡色泽,均为嫩黄色泽。

皮色为黄褐色或褐红色泽(多有麻点)

黄口玉欣赏(黄口黄玉黄皮)(2)

黄皮:籽玉表面黄色皮色,有熟皮和生皮,有死皮和活皮。

色泽鲜艳明亮、均匀纯净,色泽浓郁为上。

皮色厚度一般不超过1mm,熟皮和活皮有清晰色根(价值高),生皮和死皮色根不明显(价值低)

超过一定厚度则为沁皮(价值变低)

黄口玉欣赏(黄口黄玉黄皮)(3)

洒金皮是最为典型的黄皮,金黄的皮色,如同泼墨作画一般恣意分布在籽料的表面,薄薄的一层金色若隐若现,既具有美感,也很容易看清皮色下的玉质。

黄口玉欣赏(黄口黄玉黄皮)(4)

我们知道籽料的皮色是矿物质沁入形成,而当玉质更为细腻时,皮色就很难形成。最后,就形成淡淡的洒金皮。

对于皮色的追求,和田玉玩家们一向是精益求精,历来就有“洒金皮”下出羊脂这一说法。

黄口玉欣赏(黄口黄玉黄皮)(5)

从玉质上来说,金黄皮的籽料,更容易出现白肉。而且很多红皮黑皮的重皮色籽料下极易压脏。在金黄皮下压脏的情况会少很多,玉质干净,这可以说是它的一大优点。

​黄沁:黄沁料属于籽料,一种褐黄色的料子。

黄沁料颜色的成因应该有两种可能,

一种是与糖色山料一样属于一类品种,黄沁料的颜色也有由外向内逐渐过渡的变化,是金属离子浸染致色。

另一种和皮色一样,只是沁入深度过厚或很厚,形成沁料。

黄口玉欣赏(黄口黄玉黄皮)(6)

黄沁料的颜色是次生的,是后期由三阶铁离子浸色形成的,颜色由外向内变浅,内外颜色一致的且不露白的才能称为黄沁料,其成因与皮色的成因很相似,只不过是颜色沁到肉质内部而已。颜色沁在表面为“皮色”,沁到内部为“沁料”,还有一种籽料,颜色沁入程度在表面与内部之间,成为“沁皮”,黄沁之所以会被致色离子沁入内部,主要主要原因就是其致密度比白玉略低,内部较为疏松,这样才能沁入。

黄口玉欣赏(黄口黄玉黄皮)(7)

价值高低:

毫无疑问,黄玉籽料的价值是最高的,极为稀有,连很多玉商一辈子都没见过黄玉籽!

市面上普通等级的黄玉籽都是克价过万,收藏级黄玉籽克价超过3万。

同等级情况下黄皮籽价格是高于黄沁的,不过,质地颜色好的黄沁籽价格也是很贵,且数量很少。

黄口玉欣赏(黄口黄玉黄皮)(8)

我是藏玉小哥-新疆本地人,专注精品和田玉收藏,分享和田玉收藏和鉴别知识,欢迎大家关注、转发、留言交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