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新手成长手册(三国亲爹数不清)

三国新手成长手册(三国亲爹数不清)(1)

《三国》亲爹数不清

意淫三国傲江湖

哈 里

李敖太保指出,《三国演义》“造成改变历史的离奇效果。”

维基百科承认,“《三国演义》的内容在国人心目中已经占据了真实历史的地位”。

曹操、孙权、刘备、诸葛亮、关羽的形象,跟历史里的人物,已经相去甚远,甚至相反。

李鬼成了李逵,李逵成了李鬼,喧宾夺主,弄假成真。

诸老二成了智慧神、全能神,孔明盖过孔子,庙宇祠堂遍布老人家战斗过的地方。

关老二登上神坛,成为武圣,跟孔圣人文武各半,各占一边,庙宇祠堂香火鼎盛,又出现在餐馆和公司的前厅,成了财神和保护神。

刘备“龙种”就一超级混混,居然当上永远不落的红太阳。

就像李敖大师说的,“《三国演义》的文学性太迷人了,每随它兴之所至的时候,人们总忘了循历史复按,甚至蛮有学问的人,也在所难免。”

历史成了顽童手里的尿泥,比任人打扮、遭人强暴的美眉还惨,《演义》爱咋玩咋玩,爱咋捏咋捏。

三国新手成长手册(三国亲爹数不清)(2)

《演义》成了“正宫娘娘”,历史成了争宠的小三。

后世”戏说“历史的电视剧,就是《演义》的徒子徒孙。

大文豪鲁迅读完《三国演义》,评价一针见血。

“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惟于关羽,特多好语,义勇之概,时时如见矣。”

流氓才子郭沫若借政治的东风,写出大块文章,为《演义》的反面典型曹瞒喊冤叫屈,对冲《演义》的影响力。

事过境迁,人们大多还是信《演义》里的曹瞒,才子的“翻案”就像夜空的流星。

跟《演义》叫板的书籍很多,又是“细品”,又是“水煮”,又是火烧,又是用《三国志》里的“记载”对照,指出《演义》故事完全是虚构。

企图把《演义》把颠倒了的历史再颠倒过来,把《演义》塑造的人物形象、传播的价值观念更改过来。

就像李大师所说,“中国人多年错读《三国演义》,实在应该改过来。”

但是,都是徒劳的,《演义》形象、生动、热闹,入眼、入脑、入心,所有已经问世的文字,都难以磨灭《演义》表面直接贩售的印象。

明明是介绍历史的词典、词条,书籍、百科,介绍到最后,都要再介绍一遍《演义》的说法和故事。

不介绍,生怕读者弄不清哪个是历史,哪个是小说。

悲摧至极。

三国新手成长手册(三国亲爹数不清)(3)

本书解密《三国》,就《三国》说《三国》,不说历史三国,只说小说《三国》、只说演义《三国》。

一个书引号,区分历史三国与演义《三国》。

胡适泰斗的论断最给力。

“《三国演义》的作者、修改者、最后写定者,都是平凡的陋儒,不是有天才的文学家,也不是高超的思想家。”

“《三国演义》不是一个人做的,乃是自宋至清初五百多年的演义家的共同作品。”

胡泰斗所说的“陋儒”,就是酸秀才,就是智商有限、脑袋遭驴踢得“有才”,就是没有智慧吃不劳而获的饭,却不甘寂寞、挤破脑袋往文化夫堆里钻的懒蛤蟆。

就像后世的自干五和五毛。

“众多”懒蛤蟆,一知半解,各自为政,盲人摸像,蒙头狂想,胡编乱造。

不问历史真相,只要历史招牌。

不管前言后语、情理逻辑、只要能调动听众情绪,吸引听众注意力。

以“且听下回分解”的悬念大吊胃口,忽悠小朋友使劲往地摊前的小碗里扔铜板。

就像金庸大侠塑造的韦小宝,《演义》的身世扑朔迷离,老爹多到上下几百年成千上万。

三国新手成长手册(三国亲爹数不清)(4)

有些爹可能是怀才不遇的倒霉鬼,有些爹可能是玩世不恭的恶作剧,有些爹又是看透世事的世外高人,闲来无事客串一把。

林子大了,啥鸟都有,大狗叫,小狗也叫,蛤蟆叫,知了也叫,千百年间,无数自干五、酸秀才,坐在自家屋里想当然、嘴里跑马车。

罗贯中就像小宝同志他妈,把所有不三不四的叫声揑弄一起。

“通俗”再“通俗”,“演义”再“演义”。

把一本《三国志》,“通俗演义”成大家现在所看到的模样,甚至“演义”到是“罗贯中著”!

明明是罗贯中编、罗贯中整理编纂,硬把“著”的桂冠戴在罗老师头上。

三国新手成长手册(三国亲爹数不清)(5)

版权所有

任何形式转载需《三国》藏宝阁许可

往期篇目:

2.《三国》宝藏:东方《圣经》吸粉神器

1.《三国》宝藏:貂蝉跃升史上四大美女,洛神级的甄甯往哪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