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仑和玻利瓦尔的联系(科西嘉怪物拿破仑的一生)

拿破仑和玻利瓦尔的联系(科西嘉怪物拿破仑的一生)(1)

《拿破仑传》终于看完了,零零散散用了很长的时间。从《林肯传》读完,再到《拿破仑传》可以看出英雄有相同之处,那就是坚定的意志和伟大的目标。与忧郁柔和的林肯相比,拿破仑无疑是杀伐果断的领袖。他的一生成也在此,败也在此。他曾用一句话总结自己的一生:我的一生就像一首情节丰富,以悲剧收尾的叙事诗。

拿破仑的童年过着动荡而贫穷的生活,喜欢独来独往的他,有着坚定的复仇意志,并在童年就有着强烈的意志和不屈的个性。身材矮小、腼腆、寡言的他对自己的领土强烈的捍卫。老师曾评价他:“这个男孩是花岗岩做的,里面埋藏着一座火山。”他对自己的父亲说:“我宁愿在工厂工人中排名第一,也不愿成为科学院院士中最末的一个。”

拿破仑的成长有两大影响因素,第一是他的母亲,他说:“无论现在还是过去,我的一切源自于我的母亲,她教我基本原则,教我养成工作的习惯。”第二个就是他喜欢阅读。拿破仑非常善于阅读,他的很多兵法知识和理论以及执政思想,都是他阅读的积累。他擅长数学、历史、地理等,这种学习不断促进拿破仑新的成长。他说:“富裕的生活不利于培养未来的战士。”青年的他对学习的如饥似渴,为他后来的民法典创立做了知识的铺垫和积累。

拿破仑和玻利瓦尔的联系(科西嘉怪物拿破仑的一生)(2)

拿破仑的一生,在马背上度过的。左手地图,右手佩剑,从1785年16岁成为少尉到1815年滑铁卢战役失败,这位战神驰骋沙场30年,战争的狂热,不断燃烧他的斗志,滋养他的野心,骄傲的他曾说:“只有拿破仑能打败拿破仑。”悲惨生命的终结,他说:“我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我想这就是伟大的人的不凡命运。如果他不是将手伸向世界,他不是将战火点燃世界,他不是领导60多场战争,那么他也就不是拿破仑了。从他将欧洲版图将亚洲版图甚至更多的版图规划到自己的最终理想,那么他就不会将一个又一个王冠带到波拿巴家族了。辉煌之时的他也是荣光至极,家人随便一说,他就赏赐王冠,波拿巴家族遍布欧洲角落。

年轻的波拿巴被战争的胜利光环照耀的无比闪亮,战争带给他的骄傲,也最终让他陨落。当岁月流逝,连年战争,让他不再想要发动战争的时候,已经不由他说的算了。当他想要过平凡人妻儿围绕的生活时,已经不能实现了;当他想要真正为民众为祖国做一些事情的时候,他发现已经晚了。多年的战争,多年的皇权压制,他已不再是最初的拿破仑了,他的专制再也得不到民众完全的信任和支持了。他曾自豪的说他将一生献给了祖国,当他被流放,最终悲惨陨落的时候他说:“他没有了故乡也没有了祖国。”

拿破仑和玻利瓦尔的联系(科西嘉怪物拿破仑的一生)(3)

这位伟大的天才,他让世界甚至后人记住了他,他也是可悲的,不断地遭到亲人、朋友的背叛,囚禁在圣赫勒拿岛的6年,身边忠于他的人越来越少,最后几个仆人、医生陪伴他走完最后的一程。

这本书,刚开始读的时候并没有太投入,就断了一段时间,再看的时候,发现越往下读越有意思,那些脑补的画面就像看一部历史剧一样,拿破仑传奇的一生,他对爱情的偏执,他对家人的纵容,他对战争的狂热等等,让我终于连着看完整本书。看到最后,内心却有一份不舍和感动,拿破仑穷其一生都在为他的权力和版图做斗争,他并不是在享受这些的快乐,他享受的是胜利的滋味。战争是他不得不选择的方式,其实他内心有很多单纯、善良甚至更伟大的思想和品质,只是过多的权力让他迷失在专制的统治里,他听不到别人的声音,看不到别人的痛苦,贪欲让他疯狂,让他偏执,也让他失败。

40岁之后的拿破仑,看到了自己,也看到了他对法国的热爱,他不再只为自己的目标,而是真正的想为法国而战,那种迫切的心情,那种捍卫祖国的热情,再也得不到往日的呼应,那份英雄的失落,很是悲壮。当他流放厄尔巴岛,渴望爱人、家人陪伴的心情,就是一个普通人遭遇困难时所需要最简单的抚慰,对这位皇帝来说都是艰难的奢望。当他最终囚禁在圣赫勒拿岛的时候,那份孤寂和煎熬,凄惨而悲凉。他将自己的遗产分配给最爱的战友、已故的战士家属、最亲的家人、最忠的朋友。他将和平、团结、自由、平等、贸易等那些影响至今的警示赠送给他的下一代,这个天才在发着高烧的情况下,总结了自己的一生,留下了百年可用的训示。

(图片来自网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