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研发资本化案例(关于研发费用及模具)

更多IPO专业内容,请关注本头条,喜欢的也可以点赞。若有任何问题,可以随时评论留言咨询IPO相关的会计和税务处理。

5.关于研发费用及模具

申请文件及首轮问询回复显示:

(1)报告期内,发行人研发费用中直接材料投入波动较大,发行人称主要系项目进入试制阶段后耗用原材料增加所致;报告期内存在研发活动和生产活动共用设备情形。

(2)发行人长期待摊费用主要为模具费,各期存在一定波动,发行人按照36个月平均摊销,与可比公司存在一定差异;发行人只负责模具设计,并从关联方宏鑫锻造采购模具钢后发送给模具加工商加工。

请发行人:

(1)说明研发领料的管理制度,直接材料投入的去向及对应金额,废料处理方法及相应内控制度;结合各期新增研发项目、在研项目所处阶段、不同阶段耗用材料比例等,进一步分析说明 2021年直接材料投入金额及占比显著增加而其他费用仅小幅增长的原因及合理性。

(2)说明报告期内共用设备在研发活动和生产活动之间的分配标准、具体分配工时;研发费用中折旧摊销费用的具体构成,与专用设备、长期待摊费用变动的匹配情况;结合上述情况进一步分析说明研发费用归集准确性、完整性。

(3)区分生产模具和研发模具列示各期数量、金额及占比;结合与可比公司生产工艺特点的对比情况,说明发行人模具摊销期限的确定依据、与同行业可比公司存在差异的原因及合理性。

(4)说明主要模具加工商的基本情况,包括成立时间、注册资本、股权结构、与发行人开始合作时间、关联关系等;结合模具钢采购价格、模具加工商定价机制、各期应付模具款项变动等,说明各期末模具余额变动的原因;结合市场公开价格、不同模具加工商的报价情况,分析说明模具加工费是否公允、是否存在模具加工商为发行人代垫成本费用的情形。

请保荐人、申报会计师发表明确意见。

一、说明研发领料的管理制度,直接材料投入的去向及对应金额,废料处理方法及相应内控制度;结合各期新增研发项目、在研项目所处阶段、不同阶段耗用材料比例等,进一步分析说明 2021 年直接材料投入金额及占比显著增加而其他费用仅小幅增长的原因及合理性。

(一)说明研发领料的管理制度,直接材料投入的去向及对应金额,废料处理方法及相应内控制度

1、研发领料管理制度

公司研发项目遵照“先立项、后支出”原则,即审批通过且开展的项目,才产生研发费用。对于已立项并开展的研发项目,研发部门及相关人员按照《研发领料管理制度》的规定进行研发领料。具体流程为:研发人员每月根据当月研发项目的研发计划及研发进度情况确定研发领料的品种和数量并编制《研发项目领料清单》,《研发项目领料清单》需经研发负责人审核;领用研发材料时,研发人员根据经审核的《研发项目领料清单》到仓库领用,领用后仓管人员根据实际领用情况在 ERP 系统提交《物料领用单》;月末,财务部门根据《研发项目领料清单》和 ERP 中的《物料领用单》归集各研发项目的材料领用数据。

2、研发直接材料投入的去向及对应金额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直接材料投入的去向及对应金额如下:

ipo研发资本化案例(关于研发费用及模具)(1)

3、研发废料处理方法及相应内控制度

公司研发时产生的废料归入生产废料一并管理,其成本从研发费用结转。公司制定了废料管理制度,具体流程为:各生产车间及研发部门负责每日废料的清理工作,将废料按照回收仓库保管员指定的场地实行分类堆放;按照称重入库并及时入账,同时将废料库存情况及时向相关负责人汇报;相关负责人每日视废料堆场空间及铝价波动情况通知废料回收商回收废料;月末,财务部组织相关人员对废料数量进行盘点,保证账实相符。

(二)结合各期新增研发项目、在研项目所处阶段、不同阶段耗用材料比例等,进一步分析说明 2021 年直接材料投入金额及占比显著增加而其他费用仅小幅增长的原因及合理性

1、2020-2021 年度研发项目所处阶段、不同阶段耗用材料比例情况

(1)2021 年度

ipo研发资本化案例(关于研发费用及模具)(2)

ipo研发资本化案例(关于研发费用及模具)(3)

ipo研发资本化案例(关于研发费用及模具)(4)

ipo研发资本化案例(关于研发费用及模具)(5)

2、说明2021年直接材料投入金额及占比显著增加而其他费用仅小幅增长的原因及合理性

公司2021年直接投入费用中直接材料投入与其他费用变动情况如下:

ipo研发资本化案例(关于研发费用及模具)(6)

2021 年度直接材料投入金额及占比显著增加主要系公司研发项目试验阶段的领料占比在 60%-80%之间,2021 年度公司有 17 个在研项目,该些项目直接材料投入实际数或预算数为 2,496.25 万元,且大部分在研项目处于试验阶段,促使2021 年度直接材料投入增加。

由于 2021 年度原材料铝棒价格大幅上涨,促使直接材料投入金额增加,剔除铝棒价格因素的影响,2021 年度直接材料投入扣除废料结转后的直接投入重量为 46.85 万公斤,较 2020 年度的 31.68 万公斤增长 47.87%。

2021 年度其他费用中的辅助材料增长 27.22%,增幅低于直接材料数量增幅,主要系辅料相较于直接材料有一定的通用性,可用于不同的研发项目。

2021 年度其他费用中的直接动力费增长 34.56%,增幅低于直接材料数量增幅,主要系研发中的动力消耗主要为热处理阶段的电力消耗,2021 年热处理设备效率提高,相同电力消耗处理更多的试验材料,促使直接动力增幅小于直接材料数量增幅。

综上所述,2021 年度直接材料投入金额及占比显著增加而其他费用仅小幅增长是合理的。

二、说明报告期内共用设备在研发活动和生产活动之间的分配标准、具体分配工时;研发费用中折旧摊销费用的具体构成,与专用设备、长期待摊费用变动的匹配情况;结合上述情况进一步分析说明研发费用归集准确性、完整性。

(一)报告期内共用设备在研发活动和生产活动之间的分配标准、具体分配工时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活动和生产活动共用设备的分配标准如下:根据生产、产能规划及研发活动的需求,研发项目人员记录相关设备用于研发活动的时长形成研发设备工时登记表,根据共用设备用于研发项目的工时对设备的折旧额进行分配,研发设备工时登记表交由研发部门负责人确认、审核,每月提交财务部审核人员、财务总监复核后,进行账务处理,归集至各研发项目中。

公司用于研发的模具均单独使用,不存在与生产活动共用的情况。用于研发活动的通用设备主要为电脑、打印机等,不存在与生产活动共用的情况。用于研发活动的无形资产为软件系统,主要用于研发产品的 3D 绘图、建模、编程及分析,亦不存在与生产活动共用的情况。

公司研发项目主要通过生产活动的专用设备开展,因此存在研发活动与生产活动共用部分设备的情况,主要原因系单独设立研发生产线所需的设备采购成本较高,同时专用设备采购成本较高而研发活动对专用设备的利用频率低于生产活动。用于研发活动的运输工具存在部分与生产活动共用情况,主要原因系共用的运输工具为叉车,叉车采购金额高,其作用仅为运输铝棒等。

报告期内,研发活动与生产活动共用设备工时分摊情况如下:

ipo研发资本化案例(关于研发费用及模具)(7)

(二)研发费用中折旧摊销费用的具体构成,与专用设备、长期待摊费用变动的匹配情况

公司研发费用中折旧与摊销费用由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及长期待摊费用摊销构成。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中折旧与摊销费用如下:

ipo研发资本化案例(关于研发费用及模具)(8)

ipo研发资本化案例(关于研发费用及模具)(9)

由上表可见,公司研发费用中专用设备折旧与专用设备整体折旧变动趋势基本一致,2021 年度,研发费用中专用设备折旧较 2020 年度下降,主要系 2020 年度研发项目集中试模、开发样品,旋压机、液压机、铝棒加热炉等设备使用率较高所致。

ipo研发资本化案例(关于研发费用及模具)(10)

公司研发费用中长期待摊费用摊销来源于模具摊销,与公司长期待摊费用中模具摊销变动存在一定差异,主要原因系研发与生产活动的模具不共用,同时公司主要研发项目目的为提高产品性能,仅需使用常见规格型号的模具,研发专用模具数量较少,而生产活动需开发较多规格型号的模具。

(三)研发费用归集准确性、完整性情况的说明

公司制定了《研发费用核算管理办法》等研发相关内控管理制度,规定了公司研发费用相关统计范围,明确了研发费用的财务处理规范,以保证研发费用的归集、划分、核算准确。

公司研发费用主要包括直接投入费用、人员人工费用、折旧与摊销费、委外研发费用及其他相关费用,研发费用在各个项目间归集、核算原则和方法如下:

ipo研发资本化案例(关于研发费用及模具)(11)

综上所述,公司研发项目投入均能准确的按照研发项目进行归集、核算,研发费用的归集、核算具有准确性,内控制度健全,执行有效。

报告期内,公司已建立从研发项目立项、评估、备案、研发到结项及财务核算全流程的内控体系。公司建立了《设计开发控制程序》《产品质量先期策划控制程序》等研发相关管理制度,对公司研发项目的立项、研发、结项、档案管理等内容进行规范,并得到严格执行。公司制定了《研发费用核算管理办法》,规定了公司研发费用相关统计范围,明确了研发费用的财务处理规范,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报告期内公司研发内控制度较为完善,内部控制执行情况良好, 研发内控情况与实际执行情况一致。

三、区分生产模具和研发模具列示各期数量、金额及占比;结合与可比公司生产工艺特点的对比情况,说明发行人模具摊销期限的确定依据、与同行业可比公司存在差异的原因及合理性。

(一)区分生产模具和研发模具列示各期数量、金额及占比

报告期内,生产、研发模具的数量、金额及占比情况如下

ipo研发资本化案例(关于研发费用及模具)(12)

ipo研发资本化案例(关于研发费用及模具)(13)

公司铝合金车轮核心生产工艺为锻造,锻造生产工艺在将铝棒加工成毛坯的过程中,各种规格的毛坯需要相应尺寸的锻造和旋压两类模具进行加工,其中锻造模具用于将锯割、预热后的铝棒锻造成锻胚,再使用旋压模具将锻胚机械旋压成毛坯。在使用锻造模具将经过预处理的铝棒锻造成锻胚的过程中,按生产顺序分别需要使用预压模具、成型模具及冲孔扩张模具三套锻造模具,在将锻胚机械旋压成毛坯阶段需要使用一套旋压模具。同行业可比公司中除立中集团核心生产工艺以铸造为主锻造为辅外,其余同行业可比公司核心生产工艺均为铸造,铝合金车轮铸造生产工艺在整个生产流程中仅需使用一套模具。锻造与铸造生产工艺特点的不同,使得公司模具的使用方式及摊销政策与同行业可比公司存在一定的区别。

结合实际生产情况,锻造模具中预压模具及冲孔扩张模具在生产中损耗较小, 除崩裂等特殊情况外使用寿命均可达到 3 年以上,锻造模具中成型模具需要承受整个锻造生产工艺中最高强度的模锻液压机将经过预压模具处理过的铝棒挤压 成锻胚,因此成型模具在生产中损耗较大,成型模具的使用寿命与使用量存在密切关系,按照成型模具设计及结合实际生产情况,成型模具的平均使用寿命为 5 万件锻胚,考虑到同一类型毛坯各年度产量不同及不同类型毛坯同年度产量不同, 因此成型模具的使用寿命期限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在实际生产中成型模具的使 用寿命平均为 3 年。旋压模具在将锻胚机械旋压成毛坯过程中损耗极小,除崩裂等特殊情况外使用寿命均可达到 10 年以上。公司在锻造模具和旋压模具的摊销期限上结合以往模具平均使用期限按照 36 个月进行直线法摊销,考虑到少量成型模具由于使用量的原因及其他模具由于崩裂等特殊情况存在未达到 36 个月摊销期限即达到报废状态,因此公司每半年度均安排模具盘点,对实际已经无法正常使用但未达到 36 个月摊销的模具进行一次性摊销处理。

四、说明主要模具加工商的基本情况,包括成立时间、注册资本、股权结构、与发行人开始合作时间、关联关系等;结合模具钢采购价格、模具加工商定价机制、各期应付模具款项变动等,说明各期末模具余额变动的原因;结合市场公开价格、不同模具加工商的报价情况,分析说明模具加工费是否公允、是否存在模具加工商为发行人代垫成本费用的情形。

(一)主要模具加工商的基本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模具加工商基本情况如下:

ipo研发资本化案例(关于研发费用及模具)(14)

ipo研发资本化案例(关于研发费用及模具)(15)

2、模具加工商定价机制

公司模具采购成本分为三部分,分别为模具钢、车床加工费和热处理加工费。公司与台州函熹合作模式为委托加工模式,模具钢由公司提供;公司与台州市黄岩振汉模具厂和台州市隆鼓机械有限公司合作模式为直接采购模式,模具钢由其向第三方进行采购。

在直接采购模式下,由公司出具料单、图纸,模具加工商根据料单向第三方采购模具钢,模具钢按向第三方采购的金额与公司进行结算。公司模具加工商均不具备热处理工艺,由其委托第三方对模具钢进行热处理,加工费按第三方加工价格、模具重量与公司结算。

公司模具加工商对车床加工费自主定价。公司每次开模前向合作模具加工商询价,模具加工商根据公司提供的料单、图纸计算车床加工成本并结合市场情况向公司报价,公司对比报价后确定此次模具加工商及加工价格。

公司模具加工商定价充分考虑加工商成本、市场等因素,定价公允。

3、各期应付模具款项变动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应付模具款如下:

ipo研发资本化案例(关于研发费用及模具)(16)

随着公司产销规模的增长、产品型号的丰富,公司按照订单及生产需求进行开模,模具原值逐年增长。公司模具在使用、保养得当的情况下使用寿命较长, 每半年公司组织人员对模具进行盘点,评估模具使用情况,对无法继续使用的模具及时报废出售。

报告期内,模具钢采购价格略有上涨,模具加工费定价稳定,2020 年末、2021 年末和 2022 年 6 月末新增模具数量分别为 97 副、127 副和 71 副,模具原值增长主要系模具数量持续增加所致。从 2020 年起,公司引入新的模具加工商, 停止关联方采购,应付模具款在新增模具加工商结算周期内保持稳定,公司应付模具款余额与各期新增模具金额匹配。

(三)结合市场公开价格、不同模具加工商的报价情况,分析说明模具加工费是否公允、是否存在模具加工商为发行人代垫成本费用的情形

1、模具加工费报价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新增模具中模具加工费主要供应商及采购情况如下:

ipo研发资本化案例(关于研发费用及模具)(17)

因公司模具分为四种类型,其中扩孔模、旋压模加工费较低,预压模、直锻模加工费较高,同时模具加工费与模具尺寸有关,模具尺寸越大,加工费越高。因台州函熹加工的旋压模占比较高且加工模具尺寸较小,故其平均模具加工费较低。

模具加工分为车床加工和热处理。以上模具加工商均不具备热处理工艺,由其委托第三方对经车床加工后的模具进行热处理。

(1)车床加工费报价

公司模具分为四种类型,模具加工商根据模具类型、尺寸、内部成本、市场情况等因素向公司报价,公司主要模具加工商车床加工费(含税)报价情况如下:

ipo研发资本化案例(关于研发费用及模具)(18)

ipo研发资本化案例(关于研发费用及模具)(19)

(2)热处理加工费报价

由模具加工商委托第三方进行热处理,热处理加工费按模具钢重量计价,模具加工商根据第三方热处理价格(含税)报价如下:

ipo研发资本化案例(关于研发费用及模具)(20)

公司主要模具加工商热处理报价一致,与市场价一致。

综上所述,公司各模具加工商平均加工费存在一定差异,具有合理性,且与市场价保持一致,公司模具加工费公允,不存在模具加工商为公司代垫成本费用的情形。

五、中介机构核查程序及核查意见

(一)核查程序

保荐人、申报会计师主要履行了以下核查程序:

1、访谈研发部门人员及财务部门相关人员,了解研发领料和研发废料的管理制度,了解研发直接材料的出处,了解报告期内各研发项目所处阶段及材料耗用比例;

2、访谈公司研发人员、财务人员,获取研发设备工时登记表,了解公司共用设备在研发活动和生产活动之间的分配标准、具体分配工时;获取研发折旧摊销明细表,核查研发费用中折旧摊销费用的具体构成,分析与专用设备、长期待摊费用变动的匹配情况;

3、访谈公司财务人员及模具管理员,了解公司模具分类及其划分依据,对应的会计处理方式;了解生产模具及研发模具的使用场景,对比两类模具的物理特征等参数;

4、获取并核查报告期各期模具台账、模具摊销表、各期末长期待摊费用模具明细构成表等,区分各期生产模具和研发模具数量、金额及占比;

5、查阅同行业可比公司招股说明书、定期报告、问询函回复等公开资料, 了解同行业可比公司核心生产工艺特点和模具会计处理及摊销期限;

6、访谈公司核心技术人员,了解公司模具摊销期限的确定依据及公司核心生产工艺与同行业可比公司核心生产工艺的区别,分析因核心生产工艺的不同导致公司模具在生产中使用方式存在不同,从而使得公司模具摊销期限与同行业可比公司存在差异;

7、查阅公司主要模具加工商工商信息;访谈公司采购人员,了解主要模具加工商合作历史、关联关系等情况,了解公司模具采购流程及定价机制;查阅公司模具清单,对模具进行盘点,核查各期末模具存在性、完整性;检查公司模具加工商初步报价单与结算单据,查阅模具金额中模具钢、模具加工费金额构成;获取模具钢、热处理加工费市场价格,与公司采购价格进行对比。

(二)核查结论

经核查,保荐人、申报会计师认为:

1、访谈研发部门人员及财务部门相关人员,了解研发领料和研发废料的管理制度,了解研发直接材料的出处,了解报告期内各研发项目所处阶段及材料耗用比例;

2、报告期内共用设备在研发活动和生产活动之间的分配标准具有合理性;研发费用归集具有准确性、完整性;

3、报告期内公司生产模具和研发模具数量及金额可合理区分,生产模具和研发模具占比合理;公司铝合金车轮核心生产工艺为锻造,同行业可比公司铝合金车轮核心生产工艺为铸造,核心生产工艺的不同使得模具在生产流程中的使用方式存在较大差异,公司根据模具实际生产使用情况及设计寿命确定模具按照平均使用期限 36 个月进行摊销,由于核心生产工艺的不同使得公司模具摊销期限与同行业可比公司存在差异具有合理性;

4、除台州函熹外,主要模具加工商与发行人不存在关联关系;报告期内发行人模具钢采购价格略有上涨,模具加工费定价稳定,模具原值的增长主要系模具数量持续增加所致;报告期内模具加工费公允,不存在模具加工商为发行人代垫成本费用的情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