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道德经背后的故事(颠覆所有既定思想体系的千古奇书)

经典道德经背后的故事(颠覆所有既定思想体系的千古奇书)(1)

紫气东来三万里,青牛西行两千年。

春秋战国时期的老子,可以说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奇人,他的思想,他的理念,他的哲学体系,都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着奇妙的光点。如果说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那么天不生李耳,大道又该向何处去寻?

这位千古奇人,自从西出函谷关之后,世人就再也没有见过他的踪迹,留下了一个千年的谜。但是所幸在这世间依然流传着他西出函关之时,留下的道德5000言,又被人称为《道德经》。

这部书不仅在中国的学术界中颇受重视,甚至在国外也受到了一系列学者的追捧,尤其是哲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者,更是对其非常推崇。美国科学家威尔杜兰曾经说过,《道德经》是最迷人的一部奇书。

经典道德经背后的故事(颠覆所有既定思想体系的千古奇书)(2)

那么这一部书究竟有何神奇之处,又对整个人类文明造成了怎样的影响?以至于能够享有如此崇高的赞誉。如果非要用一句话来形容的话,应该可以这样说:《道德经》颠覆了古代所有既定思想体系,讲的就是无限可能。

《道德经》的神奇,在于它独有的逆向思维

在仔细剖析这部书之前,其实首先应该了解此书的本质,看一看其中究竟都讲了些什么。首先书中所说的道德,与我们今天谈论的道德并不完全是一个概念。因为如今所说的道德是两个字连在一起的名词,而道德经中的道和德,则是两个分开的概念,而且包含的范围更加广泛。

道,是讲宇宙自然的形成和发展规律,以及原动力,是世间万物都需要遵守的规则,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却真真实实的存在。

德,是指人类社会中的一系列规则,人们在为人处事时应该遵循的理念,以及最高的行为标准。

两者之间的关系是道衍生了德,德效法于道。这一点正是逆向思维的初步体现,是整部道德经的基本概念。

经典道德经背后的故事(颠覆所有既定思想体系的千古奇书)(3)

因为在老子看来,道可以说是整个世界的源头,是冥冥之中的最高法则,世间没有任何事物能够超脱在外,都在其的覆盖范围之下。这一个概念有点类似于传说中的至高神,但是却也有明显的区别,因为传说中的至高神是一种形象化的人格体现,而道只是一种虚无的法则,并没有实际形象。

而且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传说中的神明和世间万物的关系链就像是一趟单线直通车,而大道和世间万物的关系则更像是一条双开道,彼此之间可以相互沟通,不仅道的法则可以作用在人的身上,而人也可以逆流而上去追寻大道。这是对古代一些神话思想体系最强烈的冲击,或者也可以说是无神论的先河。

毕竟古人心中的神话元素十分浓厚,认为整片天地都出自于创世神的手笔,世间一切皆为神造,包括人类自身亦是如此。而且到后来还演化出了君权神授的说法,认为君主之所以能够拥有掌管万民的权利,就是因为有代表着天意的至高神在背后撑腰,故而君王往往自称天子。

但是在《道德经》的理念当中却并没有这种说法,因为在老子看来,这个世界上并没有所谓的神灵,有的只是亘古不变的规则,或者称之为道。而人类也并不一定非要受制于谁,君王也并非生来就带着天意,带着特权。

经典道德经背后的故事(颠覆所有既定思想体系的千古奇书)(4)

因为在老子的思想当中,真正的君王是内圣外王,也就是先要具备圣人的德行,然后才是合做世间的君王。那么圣人又是怎么来的呢?就是修德求道,不断修养自己的德行,不停追求大道在真谛,最终达到超乎常人的境界。

比如书中有这样一段话:“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句话已经说得非常明白,一个人要想达到圣人之境,其实只有一条路,就是参照天地自然的规律去修持自身,顺应自然发展的趋势去追寻大道。这种说法其实并不隐晦,也不算高深玄秘,反而非常的通俗易懂,让人很容易理解。

而且通过此言也可以非常明显的看出,老子思想理念中的无神论,世间万物都只不过在遵道而行,又何来所谓的神灵。古时候有人说违背君王的意思,就等于违背天意,不遵循天子的旨意,就等于违背神明。

但是这种说法在道德经面前显然站不住脚跟,只要是顺应自然,符合大道的行为都是合理的,不在乎行事者是怎样的身份,天子也好,庶民也罢,都站在平等的角度。以神话元素来愚弄黎民百姓的手段,到这里便行不通了,所以说这种思想是对古代神话体系的一种冲击,是一种非常超前的哲学理念,同时也是在解放人的天性,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

经典道德经背后的故事(颠覆所有既定思想体系的千古奇书)(5)

因为在神话体系当中,似乎一直都存在着非常森严的等级制度,从至高神到普通神,再从神道君王,继而再到普通人,就像一条不可违抗的食物链一样,站在底层者没有资格看到上面的世界,更不可能深入其中去了解。可是如果按照老子的道学思想,就不存在这样的限制,一个人生来都是懵懂无知,但同时也想有着相同的权利。

世间的每一个人都可以在随时随地与大道接触,因为我们本就身在其中,而一个人不断接触和了解大道的过程,也正是一种修行,就像是在神话体系中逆流而上,以最底层的身份去接近所谓的至高神。所以说老子的道是一条非常宽阔的道路,无论世间有多少人都可以同时行走在其中,而且没有任何强制性的限制,这一点跟古时候的神话思想体系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说是一种颠覆。

不过《道德经》说颠覆的不仅仅是神话,同时还有其他既定的思想体系。

《道德经》最出彩的地方,就在于释放了人的天性

春秋战国是各种学说和思想的一个大碰撞时期,诸子百家纷纷涌现,法家、墨家、兵家、儒家等等,这些学说各有各的出彩之处,同时也被许多人追捧和运用。但是如果要论精神层次,显然只有道家学说超然于上,无人能出其右。

经典道德经背后的故事(颠覆所有既定思想体系的千古奇书)(6)

因为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学说,其覆盖范围已经远远超越了其他诸子百家,比如像法家兵家只是专攻某一个领域,研究某一种事物的规则,或研究国家的政治结构,或研究行军打仗的技巧。而墨家儒家注重的则是人文思想,这个领域的覆盖范围虽然比兵家和法家更为广泛,可是依旧局限在现有的社会形态和政治形势之上。

因此他们所推出的思想理念,也都在无形中受到了某种制约,无法像道家学说那样不受任何限制,甚至在某些程度上沾染了功利性。就像法家追求富国强兵,其目的无非是为了实现君王的宏图大业,兵家就更不用多说了,兵者诡道也,这一句话就已经足以诠释一切。

至于儒家或者墨家之类,虽然并不具有强烈的个人功利心,可是也没有升华到释放人类自身天性的境界,换句话说就是没有在最大程度上体会自然之道的真意,所以才会强调一些强制性的理念。这就是为什么其他流派的学说创作了一部又一部经典,去约束和教化世人,而道家学说只用一部《道德经》就能够尽数诠释真理的原因。

正所谓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越是至高无上的真理,就愈发简单,越是细枝末节的东西,反倒愈发复杂。

经典道德经背后的故事(颠覆所有既定思想体系的千古奇书)(7)

就像《道德经》书中有段原文:“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这就非常直接的点明了要害,世间一切形式教条都是用来约束人的,是背离大道的体现。世界上之所以会有这些条条框框的约束,正是因为人们没有充分了解这个世界的真谛,没有充分发掘自身的天性,反而被各种欲望支配落入了下乘。

但是这就如同一个恶性循环,约束的越厉害,人的反抗欲望就越强烈,以至于不断突破各种下限,从道至德,再到仁,义,礼等等。

如果一个人要想超脱这些形式上的约束,就必须努力的追寻大道,充分体会自然的真谛,在最大程度上释放自身天性,以期达到与道相合,天人合一的境界。这便是老子所讲的无为而治,是一种返本还原的逆向思维,让人性在下沉的趋势中找到一条回升的路线。

俗话说,人之初性本善,人性既然能够走向沉沦,那么也同样可以回归到原本的清净之境,只是所走的道路不同罢了。只要能够给出一条正确的道路,回归原来的天性,也不是不可能,而这一条路就隐藏在老子留下的《道德经》当中。

经典道德经背后的故事(颠覆所有既定思想体系的千古奇书)(8)

古往今来有很多人都误解了老子所说的无为而治,认为这是一种消极的心态,只能让人类的生存状态变得越来越无法控制。可是如今仔细想来,老子的思想其实并非消极落后,反而非常的超前。他提倡的无为而治,其实是一种让人回归天性的方式,当所有人的行为都与大道相合,心中充满了自然的真谛,那么又何必再有形式上的约束?

所以跟诸子百家的其他学说相比,老子的道家学说依然显得是那么逆流而上,跟他们走在了相反的方向,诸子百家是在追逐着现象进行治理,而老子则把目光投向了人性的源头,甚至是世界的源头。也正因如此,其他学说或多或少都会受到时代或者形式的限制,唯独老子提出的道家学说不用拘泥于任何形式之下,自古至今一直超然于上,直到今天依然被人们奉为最贴近源头,对人类社会最具有影响力的哲学理念。

因为按照《道德经》中给出的道路,人类可以走上一条非常广阔的光明大道,未来存在着无限的空间与可能,因为这是宇宙之中唯一的大道,承载着无穷的奥妙。

结语

人类从远古时代发展到今天,能够出现《道德经》这样一部千古奇书,的确是整个人类的幸运,它就像是一轮明亮的朝阳,指引着未来的方向。老子的思想不像世间大多数人一样随波逐流,而是能够在滚滚洪流中逆行而上,真正寻找到了思想的彼岸。

然而虽然书中已经给出了正确的方向,但是真正能够走上这条道路的人却并不多见,因为顺流而下很容易,但是逆流而上却很辛苦。所以要想真正走到书中所说的境界,依然是任重道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