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眠的夜跑族是在与生命赛跑(他们自称为黑暗跑团)

不眠的夜跑族是在与生命赛跑(他们自称为黑暗跑团)(1)

对有些人而言,跑步不是穿上跑鞋就能大步向前这么简单的运动,他们还需要一根30厘米的陪跑绳以及足够的勇气。

在刚结束不久的成都双遗马拉松上,比跑道两旁美丽的风景、大熊猫吉祥物以及各色cosplay跑友更吸引眼球的,是6名视障和听障参赛者,他们把自己称为“黑暗跑团”。

“我们跑团的很多人真的都是在黑暗的世界里奔跑,但是跑步给我们的内心带来了一份光明。”跑团中跑龄最长的跑者大川在通过终点后这样说,“跑步不仅仅意味着健康,还是一份自信和从未有过的包容感。”

跑步,最大的障碍来自内心

当一名领跑员、一名伴跑员和两名陪跑志愿者一起陪着大川通过21公里半马的终点线时,大家都相视一笑。

“2小时44分钟”,一名志愿者慢慢靠到大川的耳边说道。

不眠的夜跑族是在与生命赛跑(他们自称为黑暗跑团)(2)

大川(左一)和他的陪跑志愿者在成都第二次完成了半马。 本文图片由“黑暗跑团”提供

大川听到了自己的成绩后也笑了,“挺好的,可惜就是没有创造自己的PB,这也怪我今年训练得不够多”。他原本希望在第二次来到都江堰参加成都双遗马拉松时,刷新自己2小时28分的半马最好成绩,但中途突发的抽筋打乱了他的计划。

不少跑者看到大川背后挂着的“视障”号码簿,都会转头打量,一些跑友还会送上鼓励的话语,“你真的好厉害”“加油”。事实上,这样的鼓励和赞叹背后,是这群视障跑者克服难以想象的内心障碍才能做到的。

大川曾经和不少蒙着眼的视健跑者一起跑步,让他们体会视障者的感受。

不眠的夜跑族是在与生命赛跑(他们自称为黑暗跑团)(3)

“前年年底第一次接触跑步时,我其实不太敢迈开步子跑。”大川回忆着近10年来第一次跑步的场景,自己忍不住又笑了起来,“当时就在一名领跑志愿者的陪同下跑了1公里,我还记得当时累得喘不过气来。”

这种疲劳不单是因为很久没运动,更是因为对前路的未知和担忧。“其实有领跑员在身边,我已经不那么害怕了,但是有时候还是会摔倒”。在去年的一次路跑训练中,大川就不小心撞到了路边的花坛,磕破了膝盖,在那之后,他很长一段时间都不敢夜跑。而这些,对于视障跑者来说,如同家常便饭。

从第一次奔跑之后1个月过去,大川才从1公里的跑量逐渐增加到了2公里,然后又过了近两个月,他才能一口气跑完3公里。这样缓慢的进步对于那些视力健全的跑者而言是难以想象的,但是视障跑者却要付出很大的努力。

克服了心理障碍之后,大川和他身边的其他视障跑者,感受到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快乐。“我们以前真的很少会主动走出家门,去感受外面的空气,去摸摸身边的花草,但是跑步之后,我们有了这种自信。”

陪跑员,是视障者的眼睛

如果没有那些陪着大川一起奔跑的陪跑志愿者们,或许大川现在仍没有勇气用奔跑去感受各地不同的跑道。

这群志愿者手中那根30厘米的短粗陪跑绳,牵着生活在黑暗中的视障跑者,也连着他们的希望。

不眠的夜跑族是在与生命赛跑(他们自称为黑暗跑团)(4)

不论是一周三次的训练,还是在成都马拉松的赛道上,领跑员、陪跑者和伴跑者一路上都要不停地用语言和手部动作引导视障跑者。

“他们真的很辛苦,一路上要根据我的配速,告诉我前方多远可能有减速带,还差多远要拐弯。”大川一直很感激这些陪着他跑完21公里的志愿者们,“不仅如此,他们还要一路上跟前面的跑者说,’不好意思,麻烦让一让,我们这里有视障跑者’。”

这样一个由3到4人组成的小团队,“包围”着视障跑者,保证他们一路上的安全。在那场半马跑到17公里左右的地方,大川突然抽筋了,他身边那位特意从北京飞到成都陪他奔跑的志愿者立刻蹲下来,为他检查身体状况,并且指导他拉伸缓解抽筋。

对于视障跑者而言,陪跑员已经不仅仅是他们的眼睛这么简单,也是他们奔跑时内心的依靠。

不眠的夜跑族是在与生命赛跑(他们自称为黑暗跑团)(5)

“跟着大川和其他视障者一起跑步,一年多来,我确实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应该多一份尊重。”跑者阿夫是最早陪伴大川奔跑的志愿者。“90后”的阿夫曾经常去大川工作的“黑暗中对话”体验馆,久而久之他和那里的视障工作人员成了朋友。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跑者,阿夫自然从一开始就陪着跑者们训练。

不眠的夜跑族是在与生命赛跑(他们自称为黑暗跑团)(6)

阿夫(左二)陪着听障跑者杜银玲(右三)一起完成了半马。

“我自己也曾经蒙着眼睛在完全黑暗的情况下跑了10公里,那种感受真的太特别了。所以我要帮助这些视障跑者,让他们可以在黑暗中奔跑。”

这一次,阿夫不仅要带领大川,还要照顾其余的5名视障以及听障跑者,其中的听障跑者杜银玲就是一位来自山东的手语节目主持人,她是第一次完成半马。

阿夫很欣慰,因为越来越多人加入到“黑暗跑团”,也有越来越多人关注这些需要帮助的群体。

通过跑步,重新融入社会

不眠的夜跑族是在与生命赛跑(他们自称为黑暗跑团)(7)

或许,有人会问,“生活在黑暗中”的视障者其实可以选择其他的方式运动,为什么一定要挑战跑步?

“因为跑步的时候,我能感受到自己被这个社会包容了,我又重新融入了大家身边。”大川这样回答。

48岁的大川至今仍然记得,大约13年前的一天,他在醒来之后突然就再也看不清眼前的事物了。跑了好多家医院,医生都给出了一致的诊断结果——视网膜色素变性。“世界性难题,这种眼病目前没办法治愈,随着病情的发展可能会导致失明。”

视力不到0.05的大川,连一米以内的人和物都看不清。离婚,病退,接连而至的变故,他觉得自己从此将和社会脱节。

不眠的夜跑族是在与生命赛跑(他们自称为黑暗跑团)(8)

“如今国内有大约1800万的视障人士,很多人都有我同样的遭遇,也有我当年同样的心态,他们想接触这个社会,却不敢出门。”大川和他的朋友知道成都引进了德国的“黑暗中对话”体验馆,就到那里工作,并且宣扬“尊重、平等、无障碍”的理念。

也正因为这个项目,大川结识了阿夫,也和跑步紧紧联系在一起。

坚持跑步快两年,大川完成了两次半马,但更重要的是,他的身体比以前更加健康——体重减轻了10斤,感冒这样的小病也基本上不再“纠缠”他。

不眠的夜跑族是在与生命赛跑(他们自称为黑暗跑团)(9)

“我希望我能越跑越好,然后争取在身体允许的条件下,完成全马。”大川不仅有了自己在跑道上的计划,也期待着他们的“黑暗跑团”能鼓励更多视障人士走出家门,将“包容、认知、赋能”融入跑步的过程中。

“每次在跑道上听到身边人的鼓励,我都很感动,跑步让我重新找回了包容感,跑步也让更多人理解我们,支持我们,帮助我们。”

更多专业跑步健身内容请关注本栏目sijiabenpao或搜索公众号:私家奔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