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理解厚道(告诉你什么是厚道)

怎么理解厚道(告诉你什么是厚道)(1)

怎么理解厚道(告诉你什么是厚道)(2)

《红楼梦》里讲:大凡做个人,原要厚道些。

厚道是为人处世的基石,也是一个人最重要的底牌。

老祖宗5句话,告诉你什么才是中国人的厚道。

1

厚道的人,肯吃亏

《围炉夜话》讲厚道:“一味学吃亏,是处事良方。”

待人接物,始终抱着肯吃亏的态度,便是厚道的办法。

眼前的利,就像是手中的沙,你攥得越紧,它流得越多。

拼劲全力试图获取更大的利益,往往会适得其反。

不如让步成全他人,眼前吃亏,是为了以后受福。

东汉时期,有人名叫甄宇,为人厚道,素有口碑。

一日,番邦进贡了一批活羊,赐给在朝的官吏。

分羊时却犯了难:这群羊大小不一,肥瘦不均。

有人提议把羊杀掉分肉,有人提议直接抓阄......

正当大家争论不休时,甄宇主动站出来说:“分只羊有这么费劲吗?依我看,随便牵一只羊走就行。”

说完,他就牵了一只最瘦小的羊离开了。

其他大臣见状,也纷纷效仿,挑只最小的羊离开。

很快,羊就分光了,每个人都没有怨言。

不久,在群臣推举下,甄宇被提拔为太学博士,史称“瘦羊博士”。

谁都不愿吃亏,但是利益分配却很难让所有人都满意。

总要有人要做出让步,心甘情愿地吃个亏。

太精明的人,寸步不让,很容易失了和气。

那些愿意吃亏成全大局的人,往后的路会越走越宽。

2

厚道的人,不沾光

《朱子家训》讲厚道:“与肩挑贸易,勿占便宜,见穷苦亲邻,须加温恤。”

小商贩肩挑做买卖,获利很少,十分不易。

和他们做买卖,不要在价钱上计较,贪图一些小利。

看见身边穷苦的邻居,也要关心照顾,尽力体恤。

古董收藏家马未都,曾经留宿在一位农户家里。

农户家有张精致的小炕桌,引起了马未都的注意。

他出价买下这张桌子,后来经过专家鉴定,这张小炕桌的价值,远超马未都当时购入的价钱。

马未都并没有为此暗喜,反而特地让人给农户送了一笔钱,作为补偿。

正因为马未都的“厚道”,大家都喜欢与他合作,所以但凡有藏品,总是先想着他。

而他呢,也在众人的支持下,生意越做越火,越做越大,成了闻名的收藏大家。

厚道之人,绝不会任由私心泛滥,损害他人利益。

不求非分之福,不贪无故之获,不取不义之财,不谋不仁之利,不干不信之事。

把便宜占尽并非智慧,而是最大的愚蠢。

怎么理解厚道(告诉你什么是厚道)(3)

3

厚道的人,有担当

《论语》讲厚道:“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厚道的人,相处未必热络,每到关键时刻,总会挺身而出;

厚道的人,从不轻易许诺,一旦点头答应,就会尽力去做。

东汉学者朱晖,在读太学期间,结识了朝中重臣张堪。

两人一见如故,非常投缘,惺惺相惜,但平常交往却很少。

后来,张堪去世,因为他为官清廉,家人生活过得十分窘迫。

朱晖闻讯,倾力相助,帮助张堪家人度过了难关。

朱晖儿子不解,问父亲:“以前没见您和张堪有什么深交,如今为何如此厚待他的家人?”

朱晖回答:“张堪在时,自然不需要我帮助。

如今他不在了,家人生活困难,我更不能袖手旁观。”

厚道的人遇到困难,从来不会想着逃避。

不为别的,就为了肩上那份沉甸甸的责任,为了胸中那颗热乎乎的良心。

4

厚道的人,不张扬

《曾国藩家书》讲厚道:“为善最乐,在于不求人知。”

善欲人知,不是真善,不过是追名逐利的噱头。

厚道的人,真心去做一件好事,从不刻意留下痕迹,让别人看出这是善行。

喜剧之王周星驰,经历过很多误解和恶意,也常常遭到舆论攻击。

向太称周星驰爱财如命,欠她800万港币不还;

杜琪峰指控他人品差,自私自利;

洪金宝说他耍大牌,是片场“暴君”。

这些侮辱与谩骂,周星驰从未正面回应过。

汶川地震时,周星驰默默无闻地捐了3000万;

在偏远山区,周星驰为留守儿童盖了一100多所小学;

甚至还给一位10岁的小男孩,捐出了自己的骨髓。

人在做,天在看,善行不必人见,善心自有天知。

当你不被理解时,不要抱怨,不要纠结,不要着急。

是花自然香,何须迎风扬;是虎自有威,何须到处嚷。

只管做好你自己,老天不会亏待厚道的人。

5

厚道的人,有底线

《孟子》讲厚道:“人有所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也。”

为人厚道,就要守住做人的底线,不能走了邪路。

宋元之际,有位学者名叫许衡,带领百姓躲避战乱。

时值盛夏,天气异常炎热。众人走了半天,口渴难耐。

道旁偶遇几株梨树,人们便一拥而上摘梨解渴,只有许衡不为所动。

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吃,许衡说:“这又不是你我的果树,怎能随意采摘?”

百姓笑他迂腐,说:“这世道兵荒马乱,梨树哪还有主人!吃也无妨。”

许衡正色道:“梨树虽然没有主人,但我的心却是有主的。”

无论群居还是独处,人一旦丧失底线,便与披着人皮的低等动物无异。

会因为穷,做出伤天害理之事,也会因为苦,生出阴险狡诈之心。

守住底线,不仅在于做了多少事,更在于明白哪些事做不得。

再苦,不能骗朋友;再累,不能怨家人;再难,不能没骨气。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