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鼠ai智适应教育是干什么的(专访松鼠AI智适应教育创始人栗浩洋)

中新经纬客户端3月28日电 (赵竞凡 罗琨)千人千面的实际教学需求和千人一面的教学现状矛盾有办法调和吗?近日,松鼠AI智适应教育创始人栗浩洋在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会时向中新经纬客户端表示:靠AI技术就能解决。

松鼠ai智适应教育是干什么的(专访松鼠AI智适应教育创始人栗浩洋)(1)

松鼠AI智适应教育创始人栗浩洋

栗浩洋的方案是,打造一位集苏格拉底、达芬奇、爱因斯坦于一身的超级AI老师,凭借广博的知识、出色的好奇心以及发散思维和逻辑归纳能力,对孩子因材施教。

“每个知识点,不同孩子来说学习时间是完全不一样的,根本不应该把他们放到同一个班里,用同样的45分钟去教授。” 栗浩洋说道。

栗浩洋认为,如果千人千面地进行分发,贴合学生的知识盲区和理解水平,学生会收获更高效的学习体验,而基于AI技术大搭建的AI自适应学习平台则是承载这一目标的最佳载体。

自适应学习平台已有25年历史,然而提及这一概念,不少人仍感到陌生。对此栗浩洋“科普”称,其实就是教无定法、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每个孩子都是与众不同的,需要用AI教学机器人给与不同的教学。

为实现前述目标,栗浩洋于2014年筹备建设乂学教育集团,一家基于人工智能、面向K12群体(覆盖6-18岁中小学生)而推出的AI自适应学习平台。据悉,这家公司利用知识点纳米级拆分技术和知识空间理论,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知识点图谱和定制化学习方案。

乂学教育松鼠AI在2015年获得3100万元种子轮投资,时隔一年又获2.7亿元天使轮融资。截至2018年中旬A轮融资完成之时,集团所获融资总额已近10亿元人民币。

在资本的加持下,技术研发与产品打造也取得突破性进展。2018年6月,品牌换新正式推出了“松鼠AI智适应学习系统”,这是以高级算法为核心的人工智能自适应学习引擎,其背后研发团队功不可没。

据了解,松鼠AI先后引进集结了三位全球领先的智适应学习技术专家包括崔炜、Richard Tong和Dan Bindman分别作为首席科学家、首席架构师和首席数据科学家。崔炜、Richard Tong和Dan Bindman 分别来自于全球著名的三家人工智能自适应教育企业RealizeIT,Knewton, 和 ALEKS,他们综合了近十年的第一手的智适应教育技术应用和研发经验,帮助构建了松鼠AI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不断进化演变的技术壁垒。2018年11月,松鼠AI还签下了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CMU计算机学院院长、机器学习教父、人工智能领域顶尖科学家Tom Mitchell教授,出任Chief AI officer一职。

栗浩洋介绍道,这款学习引擎可以将一个学科的知识点细化到3万个之多,而普通教科书则仅有500个左右。此外,随着学生能力的动态调整,知识点贴和程度也会不断提高。此外,松鼠AI也能发现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特点,给出针对性的学习方法,帮助学力稍逊的“学苗”更快地掌握知识点并攻克难点。

即便是这样一款教育产品,在推广过程中也曾面临挑战。其创始人栗浩洋称,最大的难处在于改变公众认知,“这个事情是颠覆性的,中间也涉及专业词汇,但幸运的是国家一直在推广”。

对于“松鼠AI”的长期发展目标,栗浩洋曾在某科技峰会上打了一个生动的比方表示,称希望打造集苏格拉底、达芬奇、爱因斯坦于一身的超级AI老师,这位老师在知识广博程度、好奇心,发散思维、逻辑归纳能力上都不逊于甚至超过人类。

对于商业化布局,栗浩洋曾表示松鼠AI目前推行线上线下并举路线,涵盖在线和线下直营,以及全国范围内合作的线下无人教室。栗浩洋透露,2018年松鼠AI线下教学中心达到1800多家,遍布300多个城市,其中有相当部分设立在三四线及以下城市,其中涵盖50多所镇级学校,带来了总部及全国校区合计近10亿元的营收。

栗浩洋预计,仅在2019年线下教学中心数量或将实现3倍的增长,反映在营收上,相当于将近300%的增长。此外,松鼠AI也在准备登陆科创板的相关事宜。业内人士指出,对照科创板细则中对尚未境外上市试点企业的要求标准,松鼠AI在营收、收入增速、研发人员占比等多个细化指标上均已达标,从目前来看,或能大概率登陆科创板。(中新经纬APP)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