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监狱实验电影高清中文字幕(臭名昭著的斯坦福监狱实验)

文 | 盛昊阳

在观看电影《死亡实验》的全过程中,绝对不会让人感到一丝一毫的轻松愉悦,如果评价电影优劣的标准只是娱乐性和趣味性的有无,这部电影当然是一种失败。

斯坦福监狱实验电影高清中文字幕(臭名昭著的斯坦福监狱实验)(1)

《死亡实验》(2010)

但是,影片的原型事件斯坦福监狱实验因为争议性太大,事件的演变又极富戏剧性,曾被三次搬上大银幕:2001年德国拍摄的《死亡实验》,2010年的翻拍版和2015年的《斯坦福监狱实验》。

前两部都根据小说《黑盒子》改编,2015版则最接近事件原貌,实验策划人菲利普·津巴多亲自担任影片顾问,他的本名也首次出现在电影之中。此外,还有一版2006年拍摄的纪录片《人类行为实验》整合并记录了实验的影像资料。

臭名昭著的斯坦福监狱实验是有史以来最著名的心理学实验之一,1971年夏天,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菲利普·津巴多在报纸上发布了一则广告征集大学生参加监狱生活实验,酬劳每天15美元,期限为两周,最后征集了24名心智正常情绪稳定的志愿者,被分为9名犯人,9名看守和6名候补人员。

在2001年和2010年两版电影中,实验年代被更改为当代,参与实验的也变成社会人士而非原本的大学生。

两部电影都极尽渲染了实验过程中的暴力流血事件和囚犯试图越狱的反抗过程,都有弱势成员重伤或死亡,「黑盒子」也成为片中的关键道具。德国版增加了对实验团队的描写,团队内部也有对实验应否继续进行下去的意见分歧,在实验后期,看守们甚至绑架实验策划者施行强暴。

斯坦福监狱实验电影高清中文字幕(臭名昭著的斯坦福监狱实验)(2)

《死亡实验》(2001)

因为主角的努力抗争,囚犯们才最终得以顺利逃脱。就电影而言,设置单一主角的确增加了剧情的可看性,但在真实实验中,自然不可能存在这么一位个人英雄主义泛滥的主角,这次实验如果真像电影一样造成不可挽回的惨剧,津巴多就无法再继续他的心理学研究。

实际上,尽量还原原始实验真相,没有流血事件发生的《斯坦福监狱实验》反而是三部影片中最压抑的一部。前两部电影仔细刻画了几位主要人物的心理需求和动机,刻意激化了囚犯与看守的矛盾冲突。

斯坦福监狱实验电影高清中文字幕(臭名昭著的斯坦福监狱实验)(3)

《斯坦福监狱实验》(2015)

而斯坦福监狱实验本身,强调的是实验对象的普适性,所有志愿者随机抽取,没有犯罪前科,也通过了「正常」心理学测试,彼此之间并无宿怨,正因为如此,得出的结论才触目惊心。

尽管在细节上有所出入,三部电影都重现了当时监狱内的奇妙局势,志愿者扮演的角色获得了生理和心理上的双重暗示,比如用代号替换姓名,统一服装,实验策划人向看守反复强调他们的权威性。

于是,在实验仅仅进行36个小时之后,第一名囚犯就濒临崩溃,实验团队不得不释放他。事后的实验报告称只有1/3的守卫表现出暴虐倾向,开始在不实行真正肉体伤害行为的前提下虐待囚犯,其余表现良好的守卫对囚犯态度温和,却并没有阻止他们逐渐升级的虐囚行径。

斯坦福监狱实验电影高清中文字幕(臭名昭著的斯坦福监狱实验)(4)

《斯坦福监狱实验》(2015)

这种「善意」被视为比单纯暴力更加有害的行为,扮演囚犯的志愿者会由于这种「善意」而自我麻痹,放弃有效反抗。

因此,在《死亡实验》中因为剧烈暴力冲突所致的集体反抗在《斯坦福监狱实验》中不可能实现,在后一个版本里,囚犯们只是默默承受侮辱,接受了自己的角色定位,影片也由此转向截然不同的结局和结论。

两版《死亡实验》以男女主角的重逢为结局,观众在看完电影后还是会感到背后一阵恶寒,如果两位男主角不是恰好站在囚犯一方,如果影片是从守卫视角出发,事态也许会向更加凶险的方向发展。

斯坦福监狱实验电影高清中文字幕(臭名昭著的斯坦福监狱实验)(5)

《死亡实验》(2001)

津巴多教授成功获得了他想要的情境归因结论,据此实验结果撰写了他的心理学著作《路西法效应:好人是如何变成恶魔的》,这样的结论却未必能让所有人接受。

在电影中,主角抛出何谓人性的议题,临近结局时,一心复仇的主角也选择了放过杀人者,我们宁可相信在变化无常的善恶标准中仍然存在着绝对的善,这种相信也绝不是空穴来风。

在真实的斯坦福监狱实验中,曾有多位来访者对实验中表现出的非人环境无动于衷,连津巴多自己也深陷监狱主管的角色扮演游戏之中,但在实验的第五天晚上,还是有那么一位来访者表示忍无可忍,她终于说服津巴多,终止了这次实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