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港片解析(那些一口咬定港片已死的人)

那些一口咬定港片已死的人,不知道都看了《无双》没有?

豆瓣已经8.1分了。票房呢,逆袭了《李茶的姑妈》和《影》,从不被看好到基本已经锁定了国庆档票房冠军。

无双港片解析(那些一口咬定港片已死的人)(1)

这个结果,应该出乎了所有票房分析软件和分析专家的意料。凭什么呢?只因为周润发吗?

《无双》的确奉献了近10年来最帅也是最好的周润发,这当然是票房和口碑双赢的主要原因之一,但肯定不是唯一原因。

无双港片解析(那些一口咬定港片已死的人)(2)

那是为什么?

我想提出一个最简单不过的答案:就是导演庄文强,终于在内地资本的加持下——具体而言,就是在于冬这个港片在内地市场东山再起最重要推手的助力下,拍出了一部新世代的不俗港片。

而影片票房的大卖似乎又反证了一些东西。

很多人都记得庄文强讲过一句话:说什么港片已死,我都没死,港片怎么会死?

无双港片解析(那些一口咬定港片已死的人)(3)

狂不狂?狂。但这个一直站在刘伟强、麦兆辉身后的男人,一旦重拾港片的火力,就证明了他狂的有道理。

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都会哀叹港片的黄金年代已经过去,但很少有人认真想一想,为什么现如今同样是香港电影导演拍的戏,就是不如从前好看了。

我想给出两个解释:一是不能继往,也就是港片当年的那套手艺,并没有完全移植到这些电影中去。

二是更没有开来。没有创新,固步自封,如何取悦如今的新一代观众?

《无双》是港片的继往开来之作吗?我不敢说,但我想提出的问题是:如果港片真的已死,《无双》是怎么逆袭的呢?

港片的火力 庄文强的火气,才是《无双》

《无双》其实是一部很奇怪的电影,这是港片第一次拍制作伪钞的题材,采取的是《非常嫌疑人》那样层层递进又层层反转的叙事模式。 照常理应该是一部以文斗为主的烧脑电影才对。

但动作场面却成为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其中未必没有庄文强这个大龄迷影青年暗藏私货的因素,但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可能是:即使麦兆辉不在,庄文强依然试图保持港片的火力。

无双港片解析(那些一口咬定港片已死的人)(4)

但这些劲爆的动作场面,又是被严密地包裹在一个逻辑高度严密的故事里的。

无双港片解析(那些一口咬定港片已死的人)(5)

电影的的上半段,说的就是周润发饰演的“三代都在制造伪钞”的犯罪大佬与在画界郁郁不得志的模仿天才双剑合璧,联手造出超级伪钞的故事。

但庄文强的狡猾之处在于,这个画家与“画家”偶遇,并从此创造出一支集技术实力、武力值、脑力值于一体的团队,在警察的围捕与黑帮的暗算中一路开挂的犯罪故事,都是通过郭富城饰演的落魄画家的口,在警局说出来的。

那这是不是真相呢?

庄文强前后有超过十年的时间打磨的这个剧本,当然没有这么简单。

可以说,进入故事的后半段,整部电影就成为了一个罗生门一般的叙事迷宫,故事开始在“反转再反转”中高速推进,而真相开始在抽丝剥茧的叙事中逐渐显露。

但如果认真回看的话,会发现庄文强其实在这个迷宫的入口处,已经买下了诸多近似bug一样的伏笔:比如为什么团队那么多人,“画家”的买卖那么大,却几乎一直都和落魄画家李问形影不离?

无双港片解析(那些一口咬定港片已死的人)(6)

为什么闯金三角斗毒枭这种大场面,却要让一个新手李问来操控手捏炸弹遥控器这么重要的事?

为什么“画家”都被打到半死了,还能原地满血栽赃陷害? 这些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

是不是借鉴了好莱坞经典犯罪片先不论,至少从这些构思的奇绝和细节的饱满上,能看出庄文强编剧的成色。

无双港片解析(那些一口咬定港片已死的人)(7)

而且这些也不是编导炫技的技巧展示,而是成为推动情节和完成反转的关键情节点,所以当最后那个令人目瞪口呆的大结局出现的时候,观众才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如果你真的理解了庄文强的用心,就知道《无双》的成功绝对不是偶然。

《无双》真的只是一部卖港片情怀的旧片吗? 可港片是极少烧脑的,事实上正是庄文强编剧的《无间道》系列,才开创了新世纪港片的烧脑时代。 不要说传统港片不烧脑,甚至在内地市场烧脑片都从来不是卖座的类型。

但庄文强的固执令他突破了这些港片旧俗与内地市场的卖座法则,从而完成了传统港片的更新。

但《无双》只是创新吗?我相信任何一个港片迷都可以轻易找出影片中港片的迷影痕迹,无论是那些致敬周润发的场景,动作场面的港式风格,还是伪钞团队旧式的江湖义气上,到底都是港片的蛛丝马迹。

无双港片解析(那些一口咬定港片已死的人)(8)

这正是《无双》最无双的地方:这部充满模式创新的警匪片,却又保持着最原味的港式类型片的底子。 虽然双雄梗和周润发的枭雄人设是传统港片式的,但剧本的严密和剪辑的密不透风又是尽皆过火尽皆癫狂的传统港片不具备的。

在同一部影片中,港片的传统和创新完成了一场势均力敌的对抗。

能把周润发再次拍得像神一样,导演是多爱港片?

当然庄文强在《无双》中做的最成功的一件事还不是港片再造,而是拍好了周润发。

这就是电影最有趣的地方,那些最牛的电影中最牛的部分往往是妙手偶得的。

庄文强拍得好周润发并不是出于一个商业情怀上的考虑,尽管从结果上看就是如此,而是因为一个最简单的原因——当年的《英雄本色》,庄文强看了一个礼拜。

你无法想象在庄文强心中周润发意味着什么,所以当庄文强在路演中说这部电影是为周润发写的,我完全彻底地相信这绝对不是一句套话。尽管一开始他根本没想过找周润发来演“画家”。

还是郭富城的经纪人问他:想找谁演画家?庄:其实我正在找发哥,一直都找不到。

在对方的牵线下,庄文强给周润发发去了剧本。第二天见面的时候周润发问他:你不找我,那你想找谁来演呢?

“画家”还有第二个人可以演吗?真的没有了。

因为画家就是周润发。

在之前曝光的《无双》预告片中,有个镜头就是周润发戴着墨镜拿着一张美元伪钞点烟,但正片中并未收录。

无双港片解析(那些一口咬定港片已死的人)(9)

周润发直接拆穿了庄文强 ——其实,这幕是导演的情结,戏里面没有。

无双港片解析(那些一口咬定港片已死的人)(10)

但戏里的确到处都是周润发经典电影的痕迹。

《英雄本色》中那个叼火柴,穿风衣,持双枪的周润发在枪林弹雨中飞身腾挪了解一下——

无双港片解析(那些一口咬定港片已死的人)(11)

无双港片解析(那些一口咬定港片已死的人)(12)

《喋血双雄》中与对手(知己)持枪互指的周润发回忆一下——

无双港片解析(那些一口咬定港片已死的人)(13)

无双港片解析(那些一口咬定港片已死的人)(14)

还是《英雄本色》中,小马哥面对子杰的警枪,一字一顿地说:我警告你,小子,我最讨厌别人用枪指着我的头。

无双港片解析(那些一口咬定港片已死的人)(15)

无双港片解析(那些一口咬定港片已死的人)(16)

所有这一切,根本就是根据周润发设计的,全世界还有第二个人可以演出这个角色吗?没有。

华语电影,并没有第二个像周润发这样的超级英雄。

但周润发能成全周润发,不止是遇到一个迷影导演。

还有谁,63岁能帅到走路有风?谁依然是全世界开枪最帅的男人?只有周润发,还是周润发。

庄文强能够拍出一个依旧像神一样的男人,那时因为周润发本来就是,所以当这个角色和演员相遇,怎么可能不炸裂?

无双港片解析(那些一口咬定港片已死的人)(17)

但《无双》真正厉害的还不止是周润发,而是一众演员在巨星的光芒下并没有被抹掉光彩。

郭富城的表演,依然是影帝级的。

无双港片解析(那些一口咬定港片已死的人)(18)

从技术上说,从前期的颓废、迷茫、不自信,到后期的锋芒毕露、霸气渐显,再到最后时刻歇斯底里的坚持,郭富城的表演几乎是无懈可击的,但最厉害的不在表演技术上。

而是在于:郭富城的表演,其实是电影结构的一部分。

庄文强直言:其实真真正正的人物只有郭富城一个,那就顺着他来写。难度在于他经常在同一时间有三四个动机,有大的、有小的,但幸好他是一个人。电影本来就是顺着一个人的心路历程创造的,而非先制造结构再进行填充。

无双港片解析(那些一口咬定港片已死的人)(19)

那么郭富城的演出能不能演出这种结构感,就成为了影片反转能否成功的关键。

郭富城显然是做到了。

但精彩的还不仅郭富城。 很多人都被张静初抽烟的镜头打动了。

无双港片解析(那些一口咬定港片已死的人)(20)

而《无双》也的确是张静初在《门徒》以后,在港片甚至是所有影片中,最佳的演出。她演出了秀清的可叹、可怜与最后的疯狂,而且她的表演也成为电影结构中的一部分,而张静初的演技显然撑住了影片最后的反转。

无双港片解析(那些一口咬定港片已死的人)(21)

再加上廖启智、方中信他们扎实的演出,如果2018年颁发一个集体表演奖的话,获奖者显然应该是《无双》。

从来不是港片不行了,而是过去那些降维港片不行

现在我们可以回答文章最开头的问题,为什么说港片没有死?

从表面上看,传统港片的本港市场一直在萎缩。今年金马奖港片再度集体缺席,都成为港片低迷的铁证。

可也是港片以及港片导演,让每个国庆档的博纳,成为了逆袭专业户,去年是《追龙》、前年是《湄公河行动》,今年是《无双》。

如果港片真的已经丢失了它所有的观众,这些逆袭是怎么来的呢?

无双港片解析(那些一口咬定港片已死的人)(22)

事实就是,港片势微喊了多少年,港片与内地市场的融合就进行了多少年。

不可否认其中不乏失败的作品,例如吴宇森的《追捕》只是在拙劣复刻自己曾经的风格,例如刘镇伟马伟豪们已经彻底迷失于内地影视工业之中。

但那些只是港片的降维作品。它们本来就代表不了港片的水准,放到当年,这些电影同样也是不行的。

但有些香港电影人还保持着熟练的技法和能量,还保持对港片无穷无尽的热爱,当这种热爱遭遇了内地更多的钱,并不一定产生烂片,有可能产生像《无双》这样的电影,还够不上经典,但一点不丢港片的脸。

虽然有些东西随着时代不可避免的过去了,例如兄弟情义原本是老一代港片中最为稳固最可依靠的东西,而在《无双》中一切情义都被解构了。

无双港片解析(那些一口咬定港片已死的人)(23)

相比虚无缥缈的情义,电影将伪钞制作细致入微地拍摄了出来,于冬说的是,把美钞撕碎溶成原浆、墨水源自日本,印刷机则来自东欧,最后造出500吨的量,连好莱坞都没这样做过。

无双港片解析(那些一口咬定港片已死的人)(24)

情义变了,钱没变,港片变了,但魂还在。

至于说什么港片已死的,《无双》的逆袭,不就是最好的打脸吗?

发哥还那么帅,港片死得了吗?

(电影烂番茄编辑部:丁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