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最后败给谁(几乎耗死所有劲敌的孙权)

文|飞鱼说史

孙权最后败给谁(几乎耗死所有劲敌的孙权)(1)

2000余年的封建帝制,成就了400多位皇帝,如果加上死后被追封为皇帝的人,那是有整整500多位。

这些皇帝中什么样的人物都有,有作为的皇帝不少,但荒唐的皇帝也不少,而为了表彰这些皇帝的“功绩”,后世之人还习惯为他们冠以谥号。

谥号的文化,博大精深,有作为的皇帝,谥号也很响亮,比如说刘彻,谥号为孝武皇帝,没有能力的皇帝,谥号也很“低廉”,比如说刘欣,谥号为孝哀皇帝。

而三国时期有一位皇帝的谥号却非常霸气。

他的谥号为大皇帝。

这谥号在历史上可以说是独一份,那么能够享有如此殊荣的皇帝是谁呢,不是曹操,更不是刘备,而是孙权。

孙权最后败给谁(几乎耗死所有劲敌的孙权)(2)

不过纵观孙权一生的所作所为,其实很难与这个“大”字挂上钩。

如果非要找出孙权比曹刘两人更厉害的地方,那么活得长或许是他最具备优势的“长处”。

曹操、刘备、孙权三人相互吹捧自己的话,也会出现下面的对话:

曹操:我成名最早,能力最大,还挟天子令诸侯。

孙权:我活得长。

刘备:我左迎卧龙,右接凤雏,还坐拥五虎上将。

孙权:我活得久。

那么问题就来了,享年71岁在位24年,几乎耗死所有劲敌的孙权,为何没能一统天下?

这个问题孙权不方便回答,只有由飞鱼来代劳,不过说此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孙权生平中的三件大事。

孙权生平的三件大事。

在曹操的眼里,孙权是很秀的,毕竟“生子当如孙仲谋”这句话,是刘备也无法得到的荣誉,这句话并不是曹操贬低孙权,而是实实在在对孙权的肯定。

而让孙权坐稳江东的主要有三件大事:

孙权最后败给谁(几乎耗死所有劲敌的孙权)(3)

赤壁之战击败曹操。

赤壁之战是历史上一次非常出名的大战,这次大战的背景是曹操基本肃清了北方的势力,想要趁势攻下东吴,成就不世之功业。

于是不顾身边谋士的劝谏,执意出兵东吴,结果被孙权来了火烧赤壁,曹操丢盔弃甲,要不是关羽讲义气,曹操或许就成为了一个笑话,而此战也奠定了东吴在长江以南的话语权。

出其不意袭取荆州。

荆州之地,是魏蜀吴三国争夺的焦点,此地原本是东汉宗室刘表的地盘,后来就被刘备给借了过去,结果却再也不还了,后来此地就成为了关羽镇守的地方。

可是这块地孙权一直想要,后来随着孙权和刘备的关系逐渐走向冷淡,孙权就把荆州列为了必取之地,于是在赤壁之战后的第11年,孙权派吕蒙成功袭取刘备的荆州,杀死了关羽,使得东吴的领土面积大大增加。

夷陵之战大败刘备。

刘备丢失了荆州,损失了关羽,内心的抑郁是无以复加的,他要报仇,发誓要把孙权这个碧眼小儿丢进长江里喂鱼,孙权见识不妙,他深知点燃了刘备这个炸药包,很可能被曹魏来个渔翁得利。

于是就向刘备求和,可是抢了别人的地,杀了别人的爱将,现在又求和,孙权这步棋走得真是让人无法理解,不过刘备可不管什么曹魏会渔翁得利,集结蜀汉大军,一门心思就要找孙权报仇。

孙权最后败给谁(几乎耗死所有劲敌的孙权)(4)

孙权一看,既然没有商量的余地,那也没办法,就只能开打,他看着不要命的刘备,一面向曹魏称臣,一面积极迎战,最终在夷陵之地与刘备相持七八个月后,打败了不可以一世的蜀汉军。

经此一役,刘备几乎全军覆没,无奈之下逃亡白帝城,而在此地刘备进行了著名的白帝城托孤,最终一命呜呼驾鹤西去,而此时曹操已经死去了两年,孙权的两大劲敌曹操和刘备自此全部被孙权给熬死了。

孙权为何没能一统天下?

曹操和刘备等人的先后离世,让孙权具备了统一天下的优势,可是终其一生,孙权都没能成就统一大业,这又是为何呢?

原因有四点:

蜀汉、曹魏人才仍在。

曹操死后,曹魏大权交到了曹丕的手上,曹丕虽然在历史上的评价不高,但是也算是一位有能力的君主,此外他的手下,谋臣还有老谋深算的司马懿,而在曹丕死后,曹叡继位,此人在政治上军事上也颇有建树,任用司马懿和曹真等人多次打退了蜀汉和东吴的进攻。

等到曹叡死后,司马家族逐渐掌握了曹魏的政权,而司马懿的后代更是涌现出了司马昭等杰出的领导人,而在武将上有能力的大将也层出不穷,邓艾、钟会等人更是横空出世。

孙权最后败给谁(几乎耗死所有劲敌的孙权)(5)

刘备死后,蜀汉大权落在了诸葛亮的手里,诸葛亮在三国时期可是神话般的人物,虽然最终没能出得了祁山,但他也修复了和东吴的关系。

而在诸葛亮当权期间,孙权也没有去打蜀汉的主意,毕竟蜀汉地势复杂,进攻蜀汉会得不偿失,更何况背后还有虎视眈眈的曹魏,所以在人才上,即便是曹操刘备死了,东吴也并不具备绝对优势。

东吴军事人才多英年早逝。

东吴在军事上有四大都督,能力超群,这四人分别是,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其中的三位都英年早逝,周瑜死时36岁,鲁肃死时46岁,吕蒙死时42岁。

而后来仅剩的陆逊,在孙权统治后期根本不和孙权一条心,让他带兵去打天下,不说陆逊愿不愿意,孙权也是不会把兵权全部交给他的,这就导致了东吴其实是缺少有能力的军事人才,带兵打仗没有厉害的大将,孙权也只能凭借长江天险维持自保。

诸葛亮数次北伐让孙权泄了气。

孙权和诸葛亮达成了和解之后,诸葛亮就开始酝酿北伐战争,而在这个过程中,孙权是摇旗呐喊的,不过诸葛亮的数次北伐皆以失败告终。

孙权最后败给谁(几乎耗死所有劲敌的孙权)(6)

这对孙权有了很大的打击,毕竟蜀汉凭借地利和精兵,都无法在曹魏手里占到便宜,而孙权自认为手下士兵只擅长打水仗,真要去打曹魏,说不定连蜀汉军队都不如。

孙权缺乏雄心壮志偏居江南已经满意。

这一点是东吴无法开启北伐战争的最重要的一点,孙权是个守成的君主,上文提到的孙权三件大事中,除了耍小聪明夺取荆州这件事是孙权主动做的外,另外两件都是孙权被逼的。

赤壁之战是曹操攻打孙权,夷陵之战是刘备攻打孙权,如果没有这两人的主动进攻,孙权根本不想挑起大型的战争,不过好在,这两次战役,孙权都打赢了,而在这两次大战之后,孙权都没有乘势扩大战果,解了危机之后,继续做自己的江南皇帝。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孙权从接管东吴的时起,就注定无法一统华夏,而孙权的晚年在继承人问题上反复无常,导致了群臣不和,朝堂之上矛盾重重。

最终在252年,孙权病逝了,享年71岁,在位24年,谥号大皇帝,而他临死前留下的烂摊子,也奠定了东吴的覆灭。

对此,您怎么看?

参考文献:《三国志》、《建康实录》等。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END】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