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悠悠恨悠悠两只黄鹂鸣翠柳(人间常留玉生香)

念悠悠恨悠悠两只黄鹂鸣翠柳(人间常留玉生香)(1)

常香玉

常香玉(1923年9月15日-2004年6月1日),原名张妙玲,出生于河南省巩县(今巩义市),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为第一、二、三、五、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是中国文联荣誉委员,曾担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戏剧家协会主席、河南豫剧院院长、河南省戏曲学校校长、沈阳音乐学院教授等职。唱腔字正腔圆,运气酣畅,韵味淳厚,格调新颖,以声绘情、以情带声;表演刚健清新、细腻大方,内涵深邃、性格鲜明。在表达人物内在的思想感情上,细致入微,一人一貌,栩栩如生。代表作有《花木兰》、《拷红》、《断桥》、《大祭桩》、《人欢马叫》、《红灯记》等。

拷红

常香玉是常派的创始人,有着丰富的音色、宽广的音域、纯净的音质、正确的运气方法、宏大的发声共鸣、精巧的吐字技术和娴熟的润腔手段,唱腔甜美,吐字清晰,表演细腻传神,规范精到,富有一种阳刚之气。

念悠悠恨悠悠两只黄鹂鸣翠柳(人间常留玉生香)(2)

做客艺术人生

念悠悠恨悠悠两只黄鹂鸣翠柳(人间常留玉生香)(3)

戏比天大

常香玉大师是一代豫剧宗师,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常老师这辈子不容易,道路坎坷。但是在艺术上,她是真正达到了顶峰,听她的唱腔是一种享受,一字一句都能送到观众耳朵里去。这种唱腔艺术值得年轻人很好地继承学习。常老师,玉洁冰清,德艺双馨,香玉常一代人民艺术家;梨园春,春色满园,声情并茂,青春永驻,万世中华戏曲魂,戏比天大。常香玉同志对民族戏曲艺术充满着炽热的情感,始终履行自己提出的“戏比天大”的诺言,将毕生精力贡献给了中国民族戏曲事业。常香玉同志是人民的艺术家,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尊敬和爱戴。

念悠悠恨悠悠两只黄鹂鸣翠柳(人间常留玉生香)(4)

念悠悠恨悠悠两只黄鹂鸣翠柳(人间常留玉生香)(5)

念悠悠恨悠悠两只黄鹂鸣翠柳(人间常留玉生香)(6)

1951年6月1日,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向全国人民发出了开展捐献飞机、大炮、坦克的号召,一场波及全国的捐献武器运动高潮由此展开。豫剧著名女演员常香玉和她领导的“香玉剧社”决心在全国各大城市巡回义演,用演出的收入为志愿军购买一架战斗机。为此,常香玉变卖了孩子的金锁和首饰,变卖了汽车,首先捐款4千万元(旧币),并用余下的钱作为剧社巡回义演的基金,购买义演时所需的东西。为了安心义演,常香玉把3个孩子托付给西安市保育院。在她的带动下,剧社全体演职员爱国热情高涨,不辞辛苦,从1951年8月起,在河南、陕西、湖北、湖南、广东、江西等6省巡回义演170多场,观众达30多万人。经过半年的巡回义演,香玉剧社终于实现了为志愿军捐得一架飞机的愿望,飞机被命名为“常香玉号”。常香玉因此被誉为爱国艺人,在全国产生巨大影响。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抗美援朝战争馆》里,陈列着一份已经褪色的《香玉剧社半年来捐献演出的工作总结》。这份《总结》真实地记录了1951年8月至1952年2月率领香玉剧社到6省市巡回演出的情况。

念悠悠恨悠悠两只黄鹂鸣翠柳(人间常留玉生香)(7)

念悠悠恨悠悠两只黄鹂鸣翠柳(人间常留玉生香)(8)

豫剧大师常香玉于2004年逝世,享年81岁,同年被国务院追授“人民艺术家”荣誉称号!大师随离我们而去,但是所创立的常派艺术却经久不衰,被弟子和众人传唱,常香玉先生的戏比天大被我们铭记心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