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爱人的话(我的一封情书)

亲爱的幸:请允许我用“亲爱的”来称呼你,如果你老公介意,你就说我是淘宝客服,淘宝小哥对所有人的称呼不都是亲爱的吗?每当想起你来,我就脑海中就浮现出蓉城的那个清晨陪我一起去买回家的火车票的蹦跳着走在雪地上的小女孩的身影,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写给爱人的话?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写给爱人的话(我的一封情书)

写给爱人的话

亲爱的幸:

请允许我用“亲爱的”来称呼你,如果你老公介意,你就说我是淘宝客服,淘宝小哥对所有人的称呼不都是亲爱的吗?每当想起你来,我就脑海中就浮现出蓉城的那个清晨陪我一起去买回家的火车票的蹦跳着走在雪地上的小女孩的身影。

今天看了你发我的信息,我才知道你真的读过了我写的那篇长文,还夸奖了我,我心里是美滋滋的。鲁迅说过:“创作总根于爱……但有时只要有一个人看便满足:好友,爱人”我的老婆是从来不看我写的东西的,她认为那是我干的没名堂的事。她给我的定位是:“在家里不是在床上,就是在沙发上,我的活动轨迹就在床和沙发之间。床上躺累了就换到沙发上躺,沙发上躺累了就换到床上继续躺”。而我总觉得我还是可以写一些东西的,之所以选择今日头条这个平台,是因为无聊之时,总是浏览头条上面的一些文章,时间久了,我发现其实我也可以写一些对大家有益的东西来分享。我发给你的链接如果你点了关注,应该是可以看到我从年前开始到现在陆陆续续发在上面的一些感想和心得,以及最近终于完成的《竹贤》1-5篇。

之所以选择写竹林七贤,是我在大学的时候偶尔读到他们的一些文章和故事,我从心里就喜欢上了他们,毕竟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离我们太遥远,而他们却和我们一样,只是追求美好生活的普普通通的有血有肉有喜有忧有悲有欢的真真实实的人。学习文科的大概应该多多少少都知道他们的一些事迹,而我们理科生可能只是偶尔听到过一些他们的传说,真正读懂他们的人不会很多。所以我先简单说一下他们的一些事,可能对你看我写的《竹贤》才不至于感到突兀。

三国末期,就是司马家向老曹家(曹魏)夺权的那段时间,很多心向老曹家的知识分子不是被杀,就是躲起来了。这七个人(阮籍、嵇康(叔夜)、刘伶、山涛(巨源)、王戎、阮咸(阮籍的侄子)、向秀(子期))在老曹家或大或小地做过几天官,或者也算是有头有脸的知识分子,为了避祸,只好每天在竹林里喝酒聊天,不问世事。

阮籍的名头是最大的,曹雪芹字梦阮,就是因为特别仰慕阮籍的为人。

嵇康是个超级大帅哥,而且音乐造诣很高,被司马昭杀害临刑之前,弹奏了千古绝唱《广陵散》,搞音乐的人应该知道他。

刘伶是个大酒鬼,关于刘伶比较有趣的故事是:刘伶老婆嫌他喝酒太多了,劝他别再喝,刘伶说,要戒酒的话要到神灵前面做个仪式,向神灵起誓才管用,你去准备好酒肉,我今天就开始戒酒。他老婆信以为真,准备好酒肉,刘伶在神灵前祷告说:“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妇人之言,慎不可听。”等他老婆来时,祷告神灵的酒已经全部进了刘伶的肚子。

王戎我们在小学应该知道他的故事。王戎小时候就很聪明,七岁的时候,曾经与小朋友们一同出去游玩,看见路边有棵李树结了很多李子。小朋友们都争先恐后地跑去摘,只有王戎没有去摘。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这棵树长在路边,还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大家还不相信,结果摘过来一尝,果然是苦李子。后来王戎成了一个吝啬鬼和守财奴,这是后话。

阮咸是阮籍的侄子,家里本来很穷,俗传七月七日流行家家户户都把衣服拿出来晒,有钱的人家都拿出来绫罗绸缎啊,东北人最爱的貂啊之类的来晒,阮咸没有贵重的衣服,就用竹竿子挑着个大裤衩来晒,富人当然要笑话他了,问他你这晒的什么玩意,阮咸说:“未能免俗,聊复尔耳”。(你们都在朋友圈晒豪车,晒豪宅,晒名表,我穷啊,没有这些玩意,只好拿我的大裤衩子凑个数吧。)未能免俗的成语就是这么来的。你看,他们其实都是些很有意思的人,懂得生活乐趣的人。

向秀我们知道的应该要早一点,高中课本里面鲁迅在《为了忘却的记念》中写到:“年青时读向子期的《思旧赋》,很怪他为什么只有寥寥的几行,刚开头却又煞了尾。然而,现在我懂得了”,我们的语文老师应该说到过他。

七个人中山涛(巨源)是最先做了晋朝的官的,后来升了官,想把他原来的位置让嵇康来做,嵇康写了那篇有名的《与山巨源绝交书》,也导致最后嵇康被司马昭所杀。你说嵇康真与山涛绝交了吗?我看并没有,嵇康死的时候,女儿十三岁,儿子才八岁,他把子女不是托付给老大哥阮籍,也没有托付给小迷弟向秀,而是托付给了山涛,并对儿子说:“山公尚在,汝不孤矣”(有你山涛伯伯在,他会照顾好你的。)其实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就是表明了他不会为司马氏站台的一个态度,当然司马昭最后就找了个借口把他杀掉了。但嵇康的儿子嵇绍最后却做了晋朝的忠臣,为了保护晋朝的皇帝死掉了。谁说不是造化弄人呢?

大概就是这样的七个人,也算是当时的高级知识分子的一个小团体,被人们称为“竹林七贤”。他们作为曹魏的臣子,是不肯也不愿为司马氏的晋服务的,因为在他们接受的价值观里,是一臣不事二主的,真正的忠臣是横尸荒岛的田横五百壮士,是坐穿牢底视死如归的颜真卿,是坚守济南使得朱棣不得其门而入的铁铉公,是死战扬州志不可辱的督师史可法。在他们眼里,司马氏是曹魏的篡位者,是为正统的礼法所不齿的。司马氏要上台,就不能提倡忠了,因为他本身就不是忠臣,所以司马昭就要用孝来治天下,用孝来考察一个人可不可用。这个时候竹林七贤的态度就很有意思了,他们本身看透了司马昭的虚伪,但又不能明目张胆的反对,于是就借反对礼法来表明不支持司马昭的态度。

比如阮籍的母亲去世了,按礼法就不能喝酒吃肉了,但阮籍毫不在意,依旧大吃大喝。就有人跑去司马昭跟前告黑状了,说阮籍不孝,因为阮籍的名气太大了,司马昭知道这时候杀了阮籍,会失去天下知识分子(士)的人心的,就说:“你看阮籍因为母亲去世,都瘦成什么样子了,吃点肉没什么关系的。”其实阮籍是很孝顺母亲的,母亲死了他是很难过的,客人走后,他想起来很悲痛,大声号啕,结果把刚刚吃进去的酒肉都吐出来,最后连血都吐出来了。他的不按礼法来事,就是表达对司马昭的“孝”治的一点无形的反抗。虽然明知道这点反抗也阻止不了什么。

又如按礼法最讲究男女之间的避嫌,所谓“男女授受不亲”的规矩。阮籍就在嫂子回娘家要出门的时候,送在门前还跟嫂子聊天。也被人诘问说他不尊礼法,阮籍说出了那句有名的话:“礼岂为我辈设也?”阮籍的街坊里有个卖酒的,老板娘长得很漂亮,阮籍就常常去打酒,喝醉了就睡在店里,老板慢慢知道他没有邪念,所以也不介意。有一个出身兵家的女孩,长得很漂亮,又有才,却不幸早死,阮籍并不认识她的家里人,却独自跑到女孩的坟上大哭一场,伤悼这个美丽少女的夭亡。

所以说,竹林七贤不是真的不尊礼法,而反对的是司马氏打着礼法的幌子却做着篡位的勾当,其实在他们心里才是真正遵守礼法的。鲁迅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就写道:“譬如有一个军阀,在北方,那军阀从前是压迫民党的,后来北伐军势力一大,他便挂起青天白日旗,说自己已经信仰三民主义了,是总理的信徒。这样还不够,他还要做总理的纪念周。这时候,真的三民主义的信徒,去呢,不去呢?不去,他那里就可以说你反对三民主义,定罪,杀人。但既然在他的势力之下,没有别法,真的总理的信徒,倒会不谈三民主义,或者听人假惺惺的谈起来就皱眉,好象反对三民主义模样。所以我想,魏晋时所谓反对礼教的人,有许多大约也如此。他们倒是迂夫子,将礼教当作宝贝看待的。”

所以竹林七贤通过自己的行为,表明了他们的态度,然后每天饮酒宴乐,只是在努力地活成一个真的人,活出一段精彩的人生。即使现在我们很多人并不了解他们,很多人也已经忘记了他们。

今天,我通过《竹贤》,记录了他们的一点点事迹,也是希望有更多的人知道他们,了解他们,读懂他们,我们的历史中还是有这样一些人活出了他们的精彩,激励着我们勇敢地努力地生活下去,活出我们自己的精彩的人生。

今天给你写了这么多,所谓“纸短情长”,就是还能有一个我的亲爱的朋友认认真真的读完了我写的这么长的文章。现在的人已经很难静下心来读一点长一点的文章和厚重的书了,我们都生活在一个快餐食粮的世界里。我是真的想知道你的想法,如果你读完了,那些地方写的不好,那些地方甚至于读不下去,希望你能告诉我,使我在以后的写作中能够避免。真的希望你能够以一个不认识的读者的身份,给我不留情面,指出我的不足,这样我才能进步。

本来我想在头条的阅读者中能够获得一点指正,但头条上面展现一万的量,能够有一千的人点开进来就不错了,点开进来的一千人中有一百人能够读几句,读了的一百人中有十人能读完,能读完的十人中能够有一人能够读懂,也是很难的。况且我是一个头条上的新人,头条也只给我很有限的展现量,所以我实在难以找到合适的人。现在我只能麻烦你,能够将你的最真实的想法说给我,我知道你是认认真真的读完了,所以务必要请你能给我一些有益的指正。

信后面我会把《竹贤》的1-5篇集在一起附上,第二篇《游宴》因为第一次发没有通过审核,头条认为有不适合发布的内容,我想是机器人审核的时候设置了一些敏感词导致的。但我也没有清楚那些词是犯禁的,只好自己看着删除了一些重发的,现在把没有删减的全文发给你,如果你看出那些地方有问题,也请你提醒我一下,我自认为是他们自己太敏感了,生怕犯了禁忌,然而,现在,只能这样了。

啰啰嗦嗦这么多,又要浪费你不少的时间了,但谁让你是我亲爱的朋友呢?

顺祝安,并代问你家老公和两个宝贝好

爱你的宝宝

2021年2月21日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