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童写的诗有多少首(他名不见经传笔下的这首诗)

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历代文人墨客智慧的结晶。自先秦《诗经》直到现在,诗词的数量浩如烟海,写作题材也包罗万象。其中就有不少写牧童的佳作,它们大都属于富有童心童趣的田园式的牧歌。如吕岩《牧童》中的“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黄庭坚《牧童诗》中的“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等。

牧童写的诗有多少首(他名不见经传笔下的这首诗)(1)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这首诗《牧竖》,便是唐代诗人崔道融的一首描写牧童形象的诗。说到崔道融,相比较群星璀璨的唐代诗人来说,他就要显得名不见经传了。崔道融的作品现存很少,仅《全唐诗》中收录了八十首,流传较广的便是《牧竖》。在这首诗中,崔道融便以短短二十字,将牧童悠然自得、调皮可爱但又心高气傲的形象写得淋漓尽致。

牧童写的诗有多少首(他名不见经传笔下的这首诗)(2)

《牧竖》

牧竖持蓑笠,逢人气傲然。

卧牛吹短笛,耕却傍溪田。

首先,我们来看诗的前两句“牧竖持蓑笠,逢人气傲然”,它的意思是说,牧童穿着蓑衣,戴着斗笠,遇到人就表现出一副心高气傲的样子。可见崔道融抓住了牧童的衣着和神情特征。乍一看,这两句诗平淡无奇,实则比较玩味。众所周知,我国有着悠久的农耕文化背景,但是农民往往会和贫穷、卑微挂钩。

牧童写的诗有多少首(他名不见经传笔下的这首诗)(3)

但在崔道融的这两句诗中,牧童尽管是以放牧耕地为生,所展现出来的形象,却是不自卑,反而自豪、心高气傲的样子。当然这里的“逢人气傲然”是褒义,它所描绘的是牧童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农耕生活中练出的一身本领,即不怕风不怕雨,还能吆牛耕田地。也许曾经的你,也有过牧童的经历,就很容易体会到诗中的生活气息。

牧童写的诗有多少首(他名不见经传笔下的这首诗)(4)

然后,诗的后两句“卧牛吹短笛,耕却傍溪田”是一个倒装句。如果按照崔道融表达的内容来看,应是“耕却傍溪田,卧牛吹短笛”。之所以要倒装,是为了押韵。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放牛时牧童躺在牛背上吹着短笛,牛耕地时牧童在溪边田头玩耍。可见这两句诗,主要是对牧童行事动作的具体描绘。以此展现了牧童天真烂漫、悠然自得的一面。

牧童写的诗有多少首(他名不见经传笔下的这首诗)(5)

其实崔道融的诗,除了这首《牧竖》外,还有很多农村生活题材的诗,如《田上》、《过农家》、《春墅》、《溪上遇雨》、《村墅》等。在描写农村生活的同时,崔道融也借助其中的各种形象,表达自己对田园生活的眷恋。而这首诗除了有这层含义外,还有表达他清高的一面。也可以说诗中牧童的形象,就是他自己的写照。

综观崔道融的这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浅白如话。短短二十字,便将牧童形象写得淋漓尽致。牧童的天真烂漫、悠然自得、调皮可爱,无疑使得这首诗还充满了童趣。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