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冯俊龙一片真情付文字(品读冯俊龙一片真情付文字)

文/冯俊龙

郑光福老师又一部新作《岁月留痕》,最近由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这部“郑光福人生随缘散记集”,可谓煌煌巨著,即使分为上下两册,每册亦超过30万字。通过这些文字,熟悉或者不熟悉他的人,都能感受到他的豪爽性情和人格魅力。

品读冯俊龙一片真情付文字(品读冯俊龙一片真情付文字)(1)

书名:《岁月留痕》

作者:郑光福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光福老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如果不是那头茂密浓发,真有点酷似巴蜀笑星刘德一。这位既是作家又是地名专家、考古专家、新闻专家、民俗专家、美食家、旅游家的大家,通过厚厚两大册“人生随缘散记集”,留下了他辉煌的人生记忆,树立了又一座人生丰碑。

无论在哪个场合,只要有光福老师在,都能听到他爽朗的笑声;只要听到光福老师的声音,必定会听到他讲“吃些、耍些、写些”的“三些主义”。心地善良、生性豁达、能言会道、热爱生活的他,人缘极好。他的好说、好乐、好善,犹如中央空调,温暖着与他接近的每一个人。从他的文字里,可以看出他的乐观、积极、向上,更能感受到他对人、对事、对社会的古道热肠。

品读冯俊龙一片真情付文字(品读冯俊龙一片真情付文字)(2)

《岁月留痕》的上册,32万余字,光福老师记录了他的人生经历和人情阅历。排在前面的“照片纪实”有43页,200多帧照片,留存了光福老师人生各个时期与朋友、文友、亲友等的珍贵瞬间。这些与不同男女老少的合影,既重现了光福老师人生各个阶段的人生记忆,也充分说明了光福老师极具人格魅力。唯有心胸开阔、睿智幽默,不计较、不做作,才有这么多人愿意和他真心交结。

无论是在这些影像里还是在现实生活中,光福老师都是笑容满面,好似一尊弥勒佛,喜感十足,无忧无虑。但是,从他写下的文字里,才猛然得知这尊“弥勒佛”其实也曾饱尝生活艰辛,原来他是从苦日子里走出来的穷孩子。

70多年前,农民的儿子郑光福在成都望平横街54号出生后,随父母搬到当时还是一片农田的城郊猛追湾郑家院子,成为靠天吃饭的农民。饥饿使童年的光福偷吃了去爷爷家送的3根红苕,“加速了爷爷的去世”;贫穷让少年光福割牛草赚钱交学费、中午在学校和同学搭伙共吃一餐;回乡务农、当面房工人;然后“时来运转”,再进师范学院读书、进学校教书、进文化馆、广播电台。

光福老师的人生命运,从此与文化结缘,在磨砺中变得越发善良,创作羽翼也日益丰满。考古、新闻,民俗、美食、写作,光福老师都有涉猎,边写边走,边走边写,在写作中结交文朋诗友,在行走中提升工作业绩。直到今天,成为出现在众目睽睽下功成名就、眉开眼笑的郑大作家。

如今早已成闹市区的猛追湾,留下光福老师的岁月印痕。光福老师用他的笔,留下了他的人生记忆。捧读《岁月留痕》,透过字里行间,读者看见从贫穷农家“一路走来”的“光福子”,“游走各地”“田野考古”“用脚书写文章”,更用脚丈量人生,与众多文坛大咖结下浓浓的“文友情愫”。这位既是专家又是杂家,在各个圈子混得风生斗转的巴蜀著名人士,以副局级干部身份光荣退休。

然而,退休不退役,光福老师老骥伏枥,依然笔耕不辍,文章时时见诸报端。这双曾经拿过锄头的手,写出的大作时时登上如“学习强国”等国家级平台。更重要的是,光福老师编撰出了数百万字的各类文集,留给后人宝贵的文史资料。

《岁月留痕》下册31万余字,囊括了光福老师记录巴蜀各地的美食、人文、地理、地名、民俗、文物等文章。无论是民间故事传说,还是地理历史考古,光福老师都是用富有时代特色和个人特征、通俗易懂的简朴语言,深入浅出地给予书写论证。看过这些文字,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土著居民,对本土的历史典故,要么耳目一新,要么重温印证;从未来过这片热土的陌生游人,对巴山蜀水的奇闻轶事,亦能耳熟能详、了如指掌。

洞子口的凉粉坐飞机送给历史名人、天回镇的豆腐让逃难皇帝赞不绝口,盐亭县的“母猪壳”原来是条鱼、青龙场的“温鸭子”烤制讲究,还有青石桥的肥肠粉、川西坝的郫筒酒,这些美食哪样不让人馋涎欲滴?华夏母亲嫘祖嫁轩辕、千古女皇武曌多风流,杨玉环墓葬何处、薛涛井里装坎坷,黄崇嘏女扮男装、花蕊夫人离恨绵绵,蜀中美女为什么这样多爱恨情仇?四川、成都、青羊、成华的名字由来,水碾河的碾子、龙潭寺的飞龙,还有诸葛亮与九里堤的关系、五里墩为什么有3座坟,升仙湖与道教、凤凰山的传说、羊子山的祭台,这些地名蕴藏着的传说与现实,究竟哪些是真哪些是假?成都的山、成都的水,都有哪些历史?只要读过《岁月留痕》,都能找到答案。

品读冯俊龙一片真情付文字(品读冯俊龙一片真情付文字)(3)

农民本色让这位川西汉子始终用农民的质朴,践行知识分子的良心。本是履行工作职责,很快变成人生爱好,工作和生活如此完美结合,更是热爱生活和努力工作的动力。光福老师足迹遍布祖国各地,对生之养之的故土,用情更深。成都地域的地名典故、风土人情、古迹文物、街道乡村、山川河流这些历史人文深刻于心,光福老师如数家珍,娓娓道来,今日再编撰成册,留传后世,光耀后辈。谁能知道,在这张笑容可掬、皱纹如波的面庞背后,有多少汗水浇铸,才有如今的疾笔行文;在这些充满人生智慧的文字里,有多少苦难磨砺,才闪耀出人性善良的光辉。

调研、考证是养生糊口的工作,书写、创作是抒发豪情的爱好,光福老师行走在巴蜀大地上,无论是工作履职还是个人爱好,都是与文字打交道。这位“一直都在观察成都巨变、四川巨变、华夏大地巨变、整个社会巨变”的知识分子,心系农民,结交文友,尊师重情,用心思考,坚持写作,“一直在记写我的所见、所闻。”

在行走中记录、在记录中思考、在思考中书写的光福老师,始终记住“我们这代人有点文化不容易”,和善的面容下,依然是淳厚的性格。他用无处不在的博爱,充满理性制约的自信、饱经生活磨砺后获取成功的稳重,用真挚感情写就简朴文章,表达他真诚的心迹:“文学事业需要不断推陈出新,我们要珍惜往昔荣光,更要扶掖后人,多给新人创造机会,这样他们进步才会更快。”正是有了光福老师等文化人这样高度的文化自信,才有华夏民族的伟大振兴。

《岁月留痕》中的“文友情愫”章节里,有光福老师写他和文友们的故事,也有文友们写和他的故事。无论是他写他们,还是他们写他,都充满赤诚炽热之情,大家对光福老师都充满发自内心的尊重和拥戴。在这些文字里,除了赞美与祝福,我还看到光福老师在疫情期间,理解租房者生存不易,主动与租客商议,减收两个月房租的故事。这样“舍利取义”的事情,其实光福老师也经常讲。他说:“我的女儿女婿能够自立,我的退休工资花费有余,吃茶请客、帮衬他人,钱花出去了,大家都得到了快乐,谁也不吃亏。”这样的人生态度,和他集结在《岁月留痕》里的那些文字,一脉相承。

在光福老师的人生记忆里,懂得感恩:唯有感恩,人生的路才会越走越宽。懂得感谢:唯有感谢,与之同行的人才会越来越多。懂得感动:唯有感动,社会才能进步。正如光福老师在《岁月留痕》的后记“盛世当歌”里所说:“社会进步,才是历史发展的方向。”

点亮自己,温暖他人,无私奉献的人多了,社会自然更加和谐。愿光福老师用他的豁达、睿智、勤奋,引领更多人获取成功。祝光福老师健康、快乐、长寿,写出更多让人受益、对社会有益的大作。

【作者简介】

冯俊龙,四川省作协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作家文摘》《中外文摘》《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等刊物转载。新华网、人民网、中国军网、中国作家网等多次转发作品和评论。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ihxdsb,338640571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