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针的时候针管里有小气泡有事吗(输液打针时针管里有空气)

作者:莫然,本文首发于丁香医生网站(dxy.com)

首先,空气得进了血管。

其次,针筒有点小,可能得用——筒 !

打针的时候针管里有小气泡有事吗(输液打针时针管里有空气)(1)

图片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

输液针里有空气,会致命吗?

我们生病输液时经常刷微信玩手机,不知多少人想象过此情此景:

输液许久之后抬头一看,输液瓶里早已空空如也,顿时虎躯一震、双眼一酸,也不知有多少空气进了身体。

想自己英明一世,到头来死在这憋屈情况下,岂不是是苍天无眼,好人短命?

事实上,这种担心完全是多余的。且不说输液瓶里的压力比外界低,即使把输液瓶里的压力按照大气压来算,也远远低于血压。

所以,输液时需要担心的是「血会不会流回输液瓶」,而不是「输液瓶的空气会不会进血管」。

还记得初中物理的同学们就要举手了:

你胡说!大气压是 760 mmHg,血压才 100 mmHg 左右!怎么可能血压比大气压还大?

他数字背得没错,但我们常说的「血压 100 mmHg」,意思是「比大气压高了 100 mmHg」,这压力绝对顶得住想进去的空气。

既然输液不会进入,那么打针总会进去了吧?

事实上这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也非常小,因为在打针前护士要做的一个重要步骤就是:排空针筒内所有空气。

那么有些倔强的同学就要问了:

我不管,我不管!万一碰到了一个粗心护士给我打了空气进去怎么办?

这又是下一个问题了。

空气进入血管,有什么后果?

打针的时候针管里有小气泡有事吗(输液打针时针管里有空气)(2)

图片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

人的血管可分为动脉和静脉,动脉的血从心脏往身体各处流,静脉血从身体各处流回心脏。空气置人于死地的主要原理,就是在血管中形成空气栓塞,像石头一样,堵住血管。

以胳膊肘输液为例:

  • 如果从动脉进入了空气,那么结果很可能是气泡栓塞住手指的末梢血管,影响手部功能。

  • 如果空气从静脉进入,那就比较悲剧了,它首先会和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结合不了的,就回到心脏再进入肺,随肺泡排出。

要是还排不干净,心脏中剩下的空气就会和血液搅拌产生大量血气泡。

一方面,心脏射得出去的血很少,会出现急性心衰,造成器官缺血;另一方面,射出去的小气泡会进入肺动脉或者脑部动脉,可能导致肺梗或脑梗。

看不太懂?没关系,记住一句话:如果空气真的顺利进入血管里,的确会出人命的……

那么好奇的同学可能要问了,打多少空气会致命?

打进多少空气会致命?

打针的时候针管里有小气泡有事吗(输液打针时针管里有空气)(3)

图片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

(友情提示:以下内容可能会引起不适,介意的人请自动跳至最后一句)

2009 年,北京市公安局法医部门在《中国法医学杂志》上发了篇个案报道,详细描述了一位老兄是如何使用空气针自杀的。

这位壮士明显不太懂医学原理,不会科学的方法自杀。我根据尸检结果还原了一下自杀过程,大概是这样的:

  • 首先,他尝试着在胸口打空气,在胸口鼓起来几个皮下气肿之后,一口气在腹部扎了 9 针;

  • 之后,他又转战大腿,在两侧大腿扎了 7 针,开始有不适感;

  • 于是,他一口气往体内打了 400 mL 的空气,最终,大脑血管梗塞,心肝肺脾肾胰全部被空气进入,多脏器栓塞而死。

400 mL 空气是什么概念呢?目前医院常用的最粗最大的针管,也就 50 mL 而已。

所以,想要打这么多空气进去,应该用打气筒而不是针筒。

打针时有一点空气,不用太担心

打针的时候针管里有小气泡有事吗(输液打针时针管里有空气)(4)

图片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

话说回来,实际上并不需要那么多空气才能置人于死地。

一般认为,大于 0.02 mL/kg 的空气进入血管,会让人感觉不舒服,而大于 2 mL/kg 的空气进入血管,才有猝死风险。

以一个体重 50 kg 的成年人来计算,需要超过 100 mL 的空气。

考虑到目前医院注射常用的是 5 mL、10 mL、20 mL 三种规格的注射器,要是能往患者体内打入 100 mL 空气,这恨得有多深?

所以,在医院治病时,只要你和负责打针的护士姑娘没有不共戴天的大仇,就用不着担心空气进入血管的问题。

打针的时候针管里有小气泡有事吗(输液打针时针管里有空气)(5)

打针的时候针管里有小气泡有事吗(输液打针时针管里有空气)(6)

丁香医生是一个提供专业医疗健康服务的平台,集健康科普、药品查询、在线问诊(互联网医院)、就医推荐等功能于一体。通过丁香医生,你可以看到专业医生通俗易懂、活泼有趣的健康科普文章,还可以享受到三甲医院医生一对一诊疗服务。

丁香医生,随时随地专业呵护您和家人健康!

点击了解更多,下载丁香医生 App,让健康的问题变得更简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