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向日葵的感悟(随笔向日葵)

作者: 吕舲远

以前,要是有人在我面前称赞梵高的画,我一定会为了不扫他的兴,假意附和一下。一个在画布上有些地方猛涂颜料,有些地方任意裸露的人;一个把自己画得眼光阴郁,衣服凌乱的人;一个在一片好好的金色麦田里非要加上一群黑黝黝的乌鸦的人……这样的梵高,以我的水平,实在欣赏不来。

看到向日葵的感悟(随笔向日葵)(1)

梵高《向日葵》

​后来,转折发生在某个下午,那天天朗气清,阳光穿透了天井玻璃,飘到了校图书馆走廊里《向日葵》的复印品上。如果没有记错,那幅向日葵的名字是《十四朵向日葵》。画上的颜色真是极尽鲜艳之能事,整张画被明丽到有些耀眼的黄色、橙色覆盖着。比起自画像中短而急促的笔调,这幅画的笔调长而柔和。我没来得及细数这十四朵花中有哪几朵枯萎了,或是有哪几朵光秃秃只剩下花盘;又或是细细地分辨哪朵代表耶稣,哪朵代表梵高和他的弟弟提奥。我只来得及自嘲了一下:我,一个从来不怎么欣赏梵高的人,居然透过这幅向日葵触碰到了1889年法国阿尔勒的阳光,和那里小阁楼桌上的一瓶向日葵。我还来得及想了一想,梵高也许梦到过这样的场景:一把向日葵浸在一个黄色的花瓶中,花瓶放在黄色的桌子上,金黄的阳光透过黄色的窗帘,窗外是无边无际的向日葵田。阳光的味道、生命的气息如鲜花绽放。

看到向日葵的感悟(随笔向日葵)(2)

莫奈《向日葵》

我不禁联想到了我最爱的莫奈,他也画过《向日葵》。莫奈的这幅,可远比不上梵高的向日葵系列出名。个人认为,莫奈的感情投入在了他的诺曼底园上,投入在了日本桥和睡莲上,投入在了他爱的家人上。而那幅《向日葵》,不过是莫奈随手一画,只投入了零星的感情,和梵高的炽烈相比,显然浓度不可同日而语。 ​

看到向日葵的感悟(随笔向日葵)(3)

莫奈《在维特尼的莫奈花园》

再看看莫奈的《在维特尼的莫奈花园》吧!那里面也画着两排向日葵。而那副画里的配角向日葵是有生命力的,是和法国的蓝天、远处的白房子融为一体的。远处走来的妻子和近处玩耍的孩子,虽然看不清脸上的表情,但我觉得他们一定是在笑着。怪不得莫奈的画作被称为“幸福的艺术品”。 ​

这两排向日葵,在法国北部夏季的微风中,一定也是芳香扑鼻!

(来源:扬子晚报)编辑:张晨晔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