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大是一所什么学校(兰山曾经有所大学叫)

□临报融媒记者 付然锋蒋宗香 朱剑锋,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山大是一所什么学校?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山大是一所什么学校(兰山曾经有所大学叫)

山大是一所什么学校

□临报融媒记者 付然锋

蒋宗香 朱剑锋

通讯员 刘爽 刘兆全

山东大学,这所著名学府即将迎来120岁的生日。但很少有人知道,75年前,在山东解放区首府——临沂城曾诞生了一所山东大学,后被称为临沂山东大学。这所诞生于革命年代的军政大学,从成立到并校,虽然不到3年,但为中国革命和新中国建设培养了大量人才,是山东大学在120年发展历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谈起和临沂山东大学的渊源,89岁的马学孟仿佛又回到了当年岁月。“当时我住在老东关一带,距离学校只有1公里。”15岁的他经常到校园里玩耍,在他的记忆里,校舍是高大的西式建筑,学员都身穿军装。因为教室不够用,他时常看见一些学生到东关琅琊冢树林里临时搭建的露天草棚里上课。

马学孟所说的西式建筑是原美国耶稣教长老会创办的经文中学堂,临沂山东大学就选址在这里。1945年8月22日,山东省政府决定在临沂建立山东大学。这是华东中央局和山东省政府恢复教育、培养师资的重大举措,也是适应解放区各项事业发展的人才需要。

听到临沂山东大学招生的消息后,在共产主义真理的感召下,从1945年10月开始,包括解放区、敌占区的有志青年争相奔赴临沂。学校第一届共招收学生688人,成立了6个预科班,经过半年到一年的学习后再升入本科深造。

建校之初,校舍条件非常简陋,宿舍远远不够。学生们自力更生,拆除部分老城墙,用砖石盖起了新宿舍。“学生的责任是破除封建残余,建立民主文化的艺苑。”600多名山大学子用双手建设学校的同时,也发出打破旧社会封建枷锁,为民族解放奋斗的最强音!

1946年1月5日,临沂山东大学隆重举行开学典礼。华东中央局副书记陈毅和山东省政府主席黎玉到会祝贺。“我们应该立个坚决的志愿:为多数人民服务,做人要有志气,要有骨头,应该为广大被压迫、被污蔑、被蹂躏的劳苦大众雪里送炭。”陈毅铿锵有力的话语在校园久久回荡,他要求广大青年要成长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各方面人才,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解放而斗争。

“临沂山东大学不同于传统大学,是办在山东解放区3000万人民中间,我们打开大门,学用一致,实事求是,不尚空谈。”对于在革命年代成立于临沂城的唯一高等学府,时任省教育厅厅长的杨希文曾这样说。

1946年3月,华中建设大学师生600余人由淮阴来到临沂,并入临沂山东大学。合并后,山大设政治、经济、文艺、教育、医学5个系,各系负责人都是社会知名人士和教授。合并后,全校师生人数达2000多人,学校图书增至2万余册。

临沂山东大学每一步的成长和壮大都离不开华东中央局的支持和关注。1946年3月,临沂山东大学举行欢迎华中建大和本科建系大会,华东局和山东党政军及各地区代表近300人出席。陈毅说,虽然学校规模不大,设备不足,但是有党的领导和人民的支持,必能战胜各种困难,成为一所新型正规化大学。

为适应当时解放区形势的需要,临沂山东大学在教育方针、教育方式、行政措施、课程内容设置方面都有较大创新。在政治思想方面实行民主;在教材方面,主张科学理论与实际经验相联系;在教育方式方法上,摈弃灌注式教育,采用教授讲课,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在自学的基础上相互研究。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学子们开阔了思想,提高了政治理论水平。

1946年6月下旬,国民党军队向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当时国民党轰炸临沂城,我和学生一起躲避、疏散到临沂城南、城东农村。”马学孟回忆道。

形势一天比一天紧张。1946年7月下旬,临沂山东大学党委书记兼教务长朱达章在册山遭国民党特务暗杀。8月下旬,学校跟随华东党政军机关一同撤出临沂城,同时抽调数百名学生奔赴前线,支援华东解放战争。

一路向东北方向撤退,经莒南县汀水、日照县坪上,师生们一边行军,一边开展教学。1948年4月,临沂山东大学在潍坊改建为华东大学,后迁入济南。1951年3月,华东大学与位于青岛的山东大学合并为新的山东大学。“这乃是两个性质不同的教育队伍的胜利会师,是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创举。”时任山东大学校长华岗说。

“为人民服务,为国家而战斗,临沂山东大学在临沂虽然时间不长,但对我一生影响很大。”1953年,马学孟参军入伍,并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机枪射手,退役后他回到老家,积极参与新中国建设。

1958年9月,临沂县政府在临沂山东大学旧址建立了临沂卫生学校。2013年,老东关旧城改造,临沂卫校迁出。现在的新东关40号楼至47号楼就是临沂山东大学的旧址所在地。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临沂山东大学为国家培养了近万名干部,在教育人民、团结人民、鼓舞人民同敌人作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革命战争和新中国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在中国革命史和教育史上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