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台启示(装台给我们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装台启示(装台给我们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1)

1装台不容易

《装台》一部现实题材的电视剧,写了一帮待富的小人物,尽管自认装台也是"搞艺术哩″,但还是如尘如沙,卑微到静静的来,也悄悄的去。

引发共呜并不奇怪。因为装台队背后,貌似有九亿多月入0.2w的顺子与大雀儿。

但顺子们并不会去豆瓣点赞,一大帮沉默者,只是九十九级踏步中那九十九级基石。如果能放开歌喉吟唱,顶到9.9也可期待。

2“装台”能成为经典吗

《装台》要比一众写现实的庸脂俗粉,高上一丢丟。但由此就能成为经典吗,也貌似太武断,但即便不经典,也能恒久远。

活在城中村的刁顺子,大不顺,小不顺,诸事皆不顺,挣扎在活着与理想的活着之间。

活着是被动无奈,理想的活着是主动追求。同为活着,但顺子只想像退休老干部一样喝喝茶看看报,过过闲散生活,与动軏一个亿的小目标相比,底线生存的活着,无论数量级与质量级绝不可同日而语。

人物动态最难把握。但佝偻着腰的张嘉益,却将一个在动态中挣扎与追求的顺子演真了。无奈,挣扎,窝囊,无助,乃至被生活磨没了脾气,只剩下仅有的为活着而活着的执着了,有如祠堂中那一天一夜,即便跪出了痔疮,因为己至生存底线,也不得不执着。

无奈的悲欢中,加上张式苦中亦乐式幽默。虽属无厘头,但源于自然收放,如此升华,虽只一丢丢,确也返璞归了真。

以下展开说下该剧人设,重在揭示主旨,也说下不足,但不由演技,正相反,无论新老戏骨都挺到位,由到位才暴露出从小说到剧本,没改美,至于原因,您懂的。

装台启示(装台给我们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2)

3活生生的故事

剧中有几条线,以一组人物来铺设,虽隐晦,但亦显性。

其一"美即罪业″的爱惰故事。

女一号蔡素芬虽经闰妮阐释,但人物总感肉多骨少。不在演技,在剧本演绎。

尤以面对"三皮″偏执狂般之穷追滥打。

在小说中,意乱情迷下让三皮将nainaⅰ摸了个遍。为阻悠悠之口,为避罪业而远走,这才是正常的逻辑,而剧中出走就有些勉强了。

尤其是偏偏又让三皮寻回,重回到顺子身边。由此有了一个颇别扭的大团圆结局,也感廉价。

如此畸恋,尤以师生恋,有点让人不好理解。但倘说现实中真会有,我信,因为听过,也见过。

不过不交代三皮另一个精神世界也就无从理喻了。因为小说中的三皮患过精神病,由此才偏执。如此逻辑方觉不生硬。

其二另类成功人群的故事

脱离了城中村之低级趣味的"二代",却跨进了另一种高级状态″一一受虐狂人。

本属跨越成功人士人群,以之作装台队之阶层参照,如此人设让人真是有点难理解。但倘读了小说,你就豁然。因为原本就没有这道菜。

小说中的刁菊花丑到天际。即便将人生第一次无偿奉献,可当农民工兄弟看到菊的脸,立马提起裤子,连工钱都不要,一撺三丈高跑了。

脸扭曲,心也扭曲,菊自然而然地成了上天派来折磨顺子的恶魔。但剧中的菊,却先是恶魔后是天使,为配合转变,为菊整出一个"过桥米线"。又莫名其妙的怀了二代的种,由此菊将刁花样作死,全用到了二代身上。而受虐狂人"二代″却甘之若饴。

惜哉,如此一改,演技愈是到位,人设愈到不了位。

其三"废都"与"魔都"之隐喻故事

刁大军这一人物挺丰满,因为身边大把。用大金链子,小手表,一天三顿小烧烤,彰显成功人士之光鲜亮丽,而实则囊中羞涩外强中干。刁大军走出了″废都”城中村一一刁家村,但最后又归于刁家村。

尤以临终前还念念不忘的"钻戒″,实为神来之笔,也由此让"二代"开着路虎撞倒"疤叔"修行小屋,罕见地神勇了一次。

但阶层,甚至还有城市的跨越故亊还在继续”。"小哑巴"走出了山村,也干了装台。圆了刁大军一个挺凄美的大团圆结局。

当然还有汇演,经碰瓷,下不了高架桥种种山炮式磨炼,本属地方的地方戏,如沐春风般,以大雀儿猝死为代价,终获一等奖,但也末让练功房装上暖器,以致瞿团抱憾至退休。

其四刁家村之江湖故事

八叔经菊之剪刀雕凿,最终成了疤叔,这是一个村霸式的江湖人设。回家过大年的刁大军,一进村就被拉进疤叔开的棋牌室搓上了麻将,并被洗了一空,不得不典了小金表与钻戒。

其霸气有如“犯我毛蛋者.....″而最败笔处为终南修行,没起承转合,太突兀。是什么让一江湖混混大彻大悟了呢?

而白道与村民间的冲突,却由疤叔与八婶间冲突掩盖了。只城管最后象征性地交待了一笔。

装台启示(装台给我们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3)

4主线故事

一是体制内与体制外之碰撞

由瞿团,靳导,"角儿",构成体制内众生相。尤以铁主任双重身份自由转换最为鲜活,一转身是颐指气使的铁主任,再一转身是铁承包商,分食着体制内外转换的汤汤水水。并与装台队之体制外产生了狼与羊式畸恋。叩问着体制何处去的天问。

二是传统与传承的大叙事

这个也可称为新与旧之间的大碰撞。与顺子一样,旧的如何新生,或在只是活着,或在理想活着,挣扎中纠结,纠结中挣扎。秦腔如此,秦人亦如此。

传统价值观在装台队中得以延续,义气,朴素,而又带小计较,小狡黠,只想凭一膀子力气挣钱,不为艺术,只为生存而活。

三是迷失的跨越

以大雀儿为代表,讲了又一个从活着到理想活着,事关跨越的迷茫故事。入城做甚,打工。打工又为甚,活着。那活着又为甚,也许大雀儿的追问只能到这了一一给小丽丽植皮,几乎成了大雀儿的全部生活意义。

而活在城中村的顺子,将作为"拆"一代,并给子女每人都弄套房,从而作一个城里人,而不是城中村人,作了跨越的资格标配。

而更多装台队的民工,也如大雀儿一样都迷茫着,只是被动地活着,而非融入城市。只有墩墩由曾跳钢管舞媳妇帶着,有了格格不入的融入。

装台启示(装台给我们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4)

5隐喻

剧中有一明两暗隐喻:

暗隐喻:人面桃花与黑脸包公。

"人面桃花"几乎贯穿全场,说得是无常与虚幻,感悟与觉醒。诗中经典,成了秦腔也照样感悟生命之无常。但到了大团圆的结局,秦腔却开唱包公之黑,从无常虚幻到黑脸真实,不便解读,自行体会其意境吧。

暗隐喻:扮狗

台上扮狗也是要资格的。铁夫人之人设挺成功。

不专业的顺子,却糗逗了,掉了狗头,露了馅,。

明喻:三轮车与小桥车

车是道具,为展示人物而专用,但也是明着的隐喻。

顺子与大雀标配三轮车。

卖假酒的过桥米线标配比亚迪F3。

而铁主任用味下的工钱,为自已买了新车。

最神秘,也最大之隐喻,则是由文章而落幕未能播出的那九集,那又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同样不解读,自行理解吧。

6小结

本想说说现实,浪漫与娛乐主义,如说本文将会拉得更长,还是打住,且听下回分解吧。

装台启示(装台给我们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5)

引一首有故事的桃花诗作结语: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图片来自站内搜索,如侵,联糸,立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