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西一个不大城市(雄鸡劲舞新时代)

鸡西一个不大城市(雄鸡劲舞新时代)(1)

8月26日,由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的“壮丽七十年·奋斗新时代”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鸡西市专场新闻发布会在哈尔滨召开。会上,中共鸡西市委书记张常荣围绕着“雄鸡劲舞新时代,水墨丹青鸡西城”这一主题对鸡西市70年来的发展做了详尽的介绍。

鸡西,地处祖国东北、龙江东南,有肥沃的黑土地,丰富的矿产资源,还有大美的兴凯湖。上世纪五十年代,王震将军在这里点燃了开发“北大荒”的第一把拓荒火,开启了鸡西大农业的崭新篇章;八十年代末,鸡西是全国第二大煤炭生产基地;如今,鸡西是“中国石墨之都” “生态旅游名城”。

伴随着祖国70年前进的脚步,在党的领导下,鸡西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鸡西矿产资源富集,有煤炭、石墨、硅线石、钾长石和镁等54种,最早开发利用的就是煤炭,已探明储量59.6亿吨,约占全省的三分之一,有人曾形象的说“一锹挖出个鸡西城”。的确,从1906年在鸡西鱼亮沟发现煤炭,到1924年设立官商合办的穆棱煤矿,再到1948年成立鸡西矿务局,鸡西成为东北解放区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为东北和全国的解放作出了巨大贡献。

上世纪五十到八十年代,鸡西矿务局将生产的全部煤炭都供应给了鞍钢、本钢等国家重点企业,有力地支持了国家经济建设,煤炭成为鸡西最重要的支柱产业。这里诞生了中国人自主研发设计的第一座立井、第一台联合采煤机,为中国煤炭工业的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建国以来,鸡西累计为国家输送煤炭10亿吨以上,是国家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

近年来,按照国家和省要求,鸡西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步伐,地方煤矿将减少到53处。届时,优质产能将加速释放,“煤”经济将升级发展,全市地方煤炭生产能力将达到2000万吨,煤炭产业产值达到100亿元以上。同时,立足煤、延伸煤,按照“煤头电尾”“煤头化尾”路径,大力发展煤炭深加工,全力推动煤城向新型能源化工基地转变。

作为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是永恒的主题。近年来,鸡西以稳中求进为总基调,突出转型升级“一条主线”,叫响中国石墨之都、生态旅游名城“两张名片”,突出抓产业升级壮实力、抓改革创新增活力、抓营商环境强引力、抓政治生态聚合力 “四个重点”,建设中国石墨之都和新型能源化工基地、绿色食品生产加工基地、生物医药制造基地、生态旅游度假基地、对俄进出口加工基地“一都五基地”,全力打造现代产业发展、新旧动能转换、民生福祉、城市建设和发展环境“五个升级版”,努力探索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转型发展迈出新步伐。

70年来,鸡西经济社会实现了长足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产业格局实现了由“一煤独大”向多元发展的快速转型。2018年,全市煤炭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的比重由最高时的70%以上下降到41.4%;石墨、绿色食品、生物医药等新兴替代产业占比超过30%,成为牵动转型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旅游、外贸等产业和“四新”经济蓬勃发展,全市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18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535亿元、人均30784元,分别是建市之初的455倍、131倍。

城乡面貌实现了由老旧矿区向现代城市的华丽转身。经过多年的发展建设,城市规模迅速扩张。启动老城区改造和鸡冠新区建设,实现了老城区提升,新城区繁荣。全市建成区面积由8.6平方公里拓展到80.4平方公里,户籍人口由建市之初的50.7万增加到172.6万,城镇化率达到66%,较建市之初提高12.8个百分点。城市交通四通八达。全市公路总里程6481公里,建鸡高速、鹤大高速贯穿全境;铁路可直达北京、哈尔滨、大连等国内主要城市,牡佳客专快速铁路(鸡西段)正在建设中, 2021年可正式通车;2009年,兴凯湖机场正式通航,目前已开通至哈尔滨、沈阳、北京、上海等8条空中航线,年旅客吞吐量超过20万人次,是东北地区增速最快的支线机场之一;公路、铁路、航空、口岸立体化的交通网络,拉近了鸡西与世界的距离。城市功能日益完善。建成跨穆棱河大桥3座,“一河居中,两岸同兴”的发展局面正在加速形成。投资25.6亿元的供水工程,让76.8万市民喝上了清冽甘甜的优质水,解决了不能全天供水的难题。投资23.4亿元,实施矿区“三供一业”改造,老矿区功能不断完善,旧貌换新颜。生态环境更加宜居。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28.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0.9平方米。2018年,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率89.8%,鸡西是全国空气质量较好的城市之一。城市品质显著提升。建成文化广场、穆棱河公园、城市森林公园等,为群众提供了更多休闲娱乐好去处。实施造林绿化、节日亮化、街路净化工程,城市越来越靓丽有品质。白鱼湾、虎头、平阳等特色小镇点亮了北方农村浓郁的乡愁乡韵,一座美丽的“边城”,让人流连忘返。

人民生活实现了由温饱不足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转变。建市之初,城镇和农村居民年人均收入分别仅为167元和71元。通过多年的发展,群众收入不断提高。2018年,鸡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9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3万元,分别增长142倍、254倍。农村居民收入处于全省前列。居住条件极大改善。完成了鸡西建市以来规模最大的棚户区改造,近50万人出棚进楼,改造农村危房和泥草房3.7万户,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分别达到29.5平方米和22.8平方米。域内有黑龙江工业学院、黑龙江技师学院等省级高校;建成新市医院、新中医院,全市三级甲等医院达到4处,基本实现了群众 “小病不出县乡,大病不出鸡西”。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健全,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中国日报黑龙江记者站)

来源:中国日报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