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凶狠游牧民(布里亚特人的悲歌)

揭秘凶狠游牧民(布里亚特人的悲歌)(1)

俄国在初期侵华过程中,对强悍的厄鲁特蒙古人采取派使“通好”、“文明入侵“的策略。对其他弱小的游牧部落则进行血与火的征服。

贝加尔湖,古称北海,2000多年前,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坚守汉节,牧羊于此。斗转星移,世事沧海桑田。到明末清初时,贝加尔湖畔生活着布里亚特蒙古人。这里是一个美丽、肥沃的地方。四周群山环绕,山势巍峨起伏,山顶浑圆整齐。贝加尔湖安坐在群山怀抱中,无拘无束,波澜壮阔。当地人传说,它不容异物。无论人还是畜,溺水而死湖中后,都会被抛上来。故而当地人称之为“圣海”。

身材魁伟、体格强壮的布里亚特蒙古人,归喀尔喀蒙古土谢图汗和车臣汗管辖。他们骑烈马执强弓,围猎、放牧。他们敬奉这里的山和湖,经常献上祭品,顶礼膜拜。生于斯、长于斯的布里亚特人安居乐业,与世无争。

1620年代,灾难开始降临到布里亚特人头上。那灵异、神奇的群山,和那波澜壮阔的”圣海”,都无法保分自己的子民。

1634年,贝加尔湖畔,一伙黄发凹眼凸鼻的异族人忽然出现在这里。他们也骑马,手里端着一种布里亚特人从未见过的武器,腰里佩着长长的弯刀。布里亚特人无法知道他们的来意,也弄不清他们的归属。好客的游牧人为他们建起了房子,送来了肉食,并派人服侍。

这伙人的头目叫瓦西里·杜纳耶夫。是六十人长。远方来客休息了几天后,突然开口讲话。精通蒙语的通译告诉布里亚特人:“我们是俄国沙皇差遣来探视他的臣民的。你们世代安居,全仗沙皇庇护。知恩应图报,你们要献上好的貂皮……”

一向自由散漫、无拘无束的布里亚特人,当即表示:“我们从没听先人说过沙皇。貂皮不能给异族人!”奸诈的杜纳耶夫低估了蒙古人的实力。他命令兵士开枪,当场打死数人。愤怒的蒙古人纷纷上马,分成四路,像围猎野猪一样,勇猛冲杀过来,箭如雨,马如虎。

俄国人挤成一团,来不及装火药就死于箭雨之中。贝加尔湖畔,留下了五十二具入侵者的尸体。侥幸活命的杜纳耶夫,只带着八名匪徒逃走了。神圣的贝加尔湖不容异物。

一年以后,杜纳耶夫卷土重来,他率领一百多名全副武装的匪徒,气势汹汹地来到了贝加尔湖畔。蓄意报复的俄国人见人就杀,见帐篷就烧。从不畏强暴的布里亚特人,奋力反击。他们先是纵马射杀敌人,马被打死后就步战,用猎刀弓箭作武器,与敌人展开贴身肉搏。

一时间,贝加尔湖畔血流成河,手持落后刀箭的布里亚特人伤亡惨重,但没有一个蒙古人心甘情愿地放下武器。

齐布齐贵是布里亚特人的英雄。他精于骑射,骁勇过人。他率兄弟与俄军激战数日,马被打死,身边人所剩无几,自己又身负重伤。当狂喊着冲向他的俄国人靠拢时,他大喊:“俄国人,我决不活着落到你们手里!”他手执猎刀、连续杀死数名俄国人,最后身受重伤,壮烈牺牲。

从此以后,俄国人用了六十年的时间,强行占领了布里亚特蒙古人的游牧地。他们先后建立了伊尔库茨克、色楞格斯克和乌丁斯克等城池。暴虐的入侵者妄图长治久安。然而,不屈的布里亚特人从未停止过抗争。因为,保佑他们的“圣海”训诫时刻激励着:异物总会被逐走。

他们不断袭击俄国人,缴获武器,夺回原本属于自己的马匹,杀死狂妄的俄国征税官。俄国统治者多次血腥镇压布里亚特人的反抗。他们取得的每一份利益都是以剑和血作代价的。对于俄国的侵略行径,喀尔喀蒙古土谢图汗、车臣汗一方面派使节去莫斯科抗议,另一方面刀兵相见。

1668年,贝加尔湖以西,耀武扬威的俄国人终日高枕无忧。虽然不时受到蒙古人的“骚扰”,但俄国人深信,蒙古人成不了多大气候。所以,有许多俄国人离开了色格楞斯克和乌丁斯克,在贝加尔湖以西建立了一些堡寨。土谢图汗决定派骑兵突袭俄国人,杀一下他们的威风。

精锐的骑兵从天而降。妄自尊大的俄国人惊慌失措,匆匆应战。蒙古骑士疾进如风,在枪林弹雨中前赴后继,勇猛冲杀,把俄国人打得溃不成军。当闻讯急忙赶来接应的大批俄国人到来时,迎接他们的只有满地尸体和冲天的火光。

几年以后,土谢图汗再次重创俄军。1685年。色楞格斯克城郊。驻守城内的俄国人结队出城,到散居郊外的村落里去抢牲畜,好久不曾掳掠的俄国人得意洋洋,带着抢来的牲畜往回返。一路上,匪徒们欢声笑语。

揭秘凶狠游牧民(布里亚特人的悲歌)(2)

闻讯的土谢图汗认定,这是一个打击俄国人的好机会。当即命令骑兵拦截敌人。蒙古铁骑卷起漫天沙土,直追俄国人。在离色楞格斯克约三十里的地方,双方交锋。蒙古健儿视死如归,歼敌迅捷,很快,俄军就溃散了。刚刚抢来的牲畜又被夺回。

侵略者受到了很大的震动。他们希望和土谢图汗等人正面交锋,以便报仇雪恨。1688年,色楞格斯克。土谢图汗的弟弟巴图炙台吉,亲率十万蒙古铁骑,兵临城下。蒙古铁骑迅速、准确地袭击俄国军队,烧毁俄国人储备的粮草,并且切断了色格楞斯克和外界的联系。

沙皇宠臣、全权大使团团长戈洛文心急如焚。入夜,城外土坡上满布着蒙古铁骑,灯火通明。戈洛文想乘夜派人去乌丁斯克求援。他派出五名匪徒,连夜出城。结果,蒙古铁骑戒备森严,他们刚出城就被发现,两人被当场击毙,其余的逃回城内。

戈洛文急得象热锅上的蚂蚁一样。他只好下令出战。仓惶出城的俄国人仍然敲着鹿皮战鼓,列成方阵。但显然已经惧怕了。三军可以夺帅,但不可以夺志。已经被夺志的哥萨克,刚与蒙古军接触,便退守城内,再也不敢出战。蒙古军士气大盛。

只可惜,祸起萧墙。准噶尔部首领、俄国走狗噶尔丹,突然从背后袭击,俄国人侥幸保住了色格楞斯克。

早在十七世纪初,厄鲁特蒙古人以其强悍的实力,给入侵的俄国人一记响亮的耳光,迫使沙皇改变初衷,由武力征服改为拉拢利诱。在伪善的沙俄不断“遣使通好”的岁月里,准噶尔、杜尔伯特,土尔扈特和和硕特四部,由恭谨克制到严辞拒绝,逐渐认清了俄国的狼子野心。

他们的确不曾辱没蒙古魂,不曾违背神圣的《1640年蒙古——卫拉特法典》。准噶尔部一直是厄鲁特蒙古人的骄傲。巴图尔台吉、僧格台吉,都是抗俄英雄,都曾为民族存亡而奔波。

可惜,子孙不肖,辱没了先人英名。僧格是在权力倾轧中即位的,俄国对强硬拒俄的僧格恨之入骨,暗中收买僧格的政敌,害死了僧格。曾经以“呼图克图”名义,表示愿意臣服的噶尔丹,甩掉喇嘛袈裟,在兄长尸骨未寒之际就杀死了兄长僧格的次子,夺取了统治权。俄国人拍手称快。

70年来全力抗俄,桀骜不驯的准噶尔部名存实亡。噶尔丹领导下的准部,成了残害兄弟部落的的俄国帮凶。俄国不遗余力地拉拢、收买噶尔丹,允许他使用西伯利亚牧场,声称不准本国臣民进入准噶尔部。

噶尔丹感激涕零,不但派使称臣,而且还与俄国结成军事联盟。1688年,噶尔丹武装进攻喀尔喀蒙古兄弟,解除了色格楞斯克戈洛文的窘境,以取悦沙皇。

1690年,噶尔丹营地。噶尔丹心神不安。他派往伊尔库茨克去的特使达尔罕至今杳无音信。噶尔丹派他去是为了请求俄国援助,可俄国方面一直没有消息。是吉还是凶?阴险的噶尔丹实在猜不透。正狐疑间,侍从来报:“达尔罕陪贵客到!”噶尔丹顿时喜上眉梢,急步迎出帐外。

来客叫基比列夫,他带来了戈洛文的文书和一份协同作战计划。戈洛文在信中许诺:“只要博硕克图汗去进攻蒙古人,沙皇陛下就不会停止攻打蒙古兀鲁思。”基比洛夫亲自为噶尔丹讲解协同作战计划,帮噶尔丹分配兵力。噶尔丹有恃无恐。

1890年,噶尔丹率军二万,挥师南下。清朝洞悉俄国阴谋。9月,清朝裕亲王福全大败准噶尔军于乌兰布通。噶尔丹贼心不死,俄国不甘失败,答应派火枪手一千名、大炮若干门、火药、铅弹若干,帮助噶尔丹。

噶尔丹借俄国之势,二次南犯。清朝康熙帝御驾亲征,一举击败噶尔丹。俄国利用噶尔丹控制蒙古、进逼中国内地的阴谋被击得粉碎,但其扩张野心仍然不死。

1756年。哈萨克阿布赉汗营地。阴险狡诈的阿睦尔撒纳由于准噶尔人民的反对,避居此处。他谋杀政敌、投顺清朝、又发动叛乱。其目的只有一个:专制西域。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阿睦尔撒纳只能寄人篱下。他失意、消沉,但野心未泯。

他每日游来逛去,看似无聊,实则在等待机会,东山再起。无孔不入的俄国见有机可乘,便秘密派使者拜访阿睦尔撒纳。当他从来使卡斯基诺夫手里接过奥伦堡总督的亲笔信时,才相信这是真的。他捧读信札,当他读到“请来奥伦堡,这里将有您的宁静和安全”时,不由得热泪盈眶,豪气勃发。

阿睦尔撒纳那蛰着的野心又活跃地跳动了。他潜回了塔城。这里曾是神圣的《1640年蒙古——卫拉特法典》诞生之地。对俄国感激涕零的阿睦尔撒纳选择了这里作为根据地。

揭秘凶狠游牧民(布里亚特人的悲歌)(3)

阿睦尔撒纳派使求援,可俄国正和普鲁士作战.无力他顾。阿睦尔撤纳只演出了一幕闹剧,就兵败塔城,最终客死他乡。俄国人的侵华图谋再次竹篮打水一场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