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七项法则(十大著名心理学法则)

内耗型人格

焦虑、自卑、敏感,感到心累、崩溃,摆脱内耗状态,迎接开挂人生

心理学七项法则(十大著名心理学法则)(1)

一、内耗型人格是什么?

在心理学中,有一种悲观的人格,叫——内耗型人格。

内耗型人格者经常性处于非常悲观的状态,比如

他一天什么也没干,却觉得身心都好累;自总是胡思乱想,过度解读他人的言语;自纠结、拧巴、内心戏多,总不断自我否定;有着内耗型人格的人,总是喜欢胡思乱想、感到焦虑、疲惫、颓废,甚至对身体产生一系列懒惰、失眠的不良响

二、内耗型人格的特征(看看你身体里有没有这种人格):

1、高敏感,喜欢解读他人的言语;

2、性格内向,不喜欢与人交流,只能自我消化;

3、容易被他人话语影响情绪,经常情绪低落;4、内心戏多、喜欢胡思乱想;

5、过度追求完美,厌恶自己。

6、 经常觉得累、压力大,其实什么也没干;

7、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知道自己最喜欢和希望的方向是什么;

8、 即使清楚了自己想要什么,有了方向,什么都还没开始就觉得自己很累了;

如果你符合三条以上,那么很可能你的心理内耗比较严重,也就是说你的精神上比较疲惫劳累。当一个人在心理上的损耗和劳累比较严重时,他/她往往做不出有效判断,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都会比较吃力。

心理学七项法则(十大著名心理学法则)(2)

三、如何摆脱内耗型人格:

1、心理学家阿德勒在《被讨厌的勇气》中提出了“课题分离”,指出想要解决人际关系的烦恼,就要区分什么是他人的课题,什么是自己的课题,在心中树立一条清晰地分界线。

比如,别人如何评价你,是他们的事,你要做的不是受他人评价的影响,而是忠于内心,忠于自己 。

2、从小事做起

禁止给自己树立理想化目标,给自己梳理一些轻松地、简单的目标,每天努力去完成它。一点一点执行起来,你就会产生成就感,而非事事做不成的挫败感,这样就会直接减少内耗;

3、接纳不完美的自己

正视自己。学会接纳自己的缺点,欣赏自己的优点。没有人是完美的,我们要合理地审视自己。

4、树立积极心态,丢掉负面思想

内耗型人格在遇到事情时,总情不自禁地把事情往坏处去想,这样就会影响情绪状态。不妨多尝试一下转换自己思考问题的角度和心态,用不了多久你就能彻底摆脱自我内耗了。

心理学七项法则(十大著名心理学法则)(3)

5、多从内心观察自己

作家渡边淳一曾说:“如果总是觉得,生活中有无数双眼睛盯着自己。请记住,人生最重要的,是用自己的眼睛看自己。”

每个人内心的栖息,不是外界的声音,而是自我的审视。当一个人将外界的评价,作为自我价值的映射,就会在臆测的现实落差中不断坠落。

惟有向内审视,成为自己的镜子,才能避免将精力白白浪费在心理的摩擦上。

6、遇到总是想不通时,就换个思维频道

曾看过一个故事。

有着“撑杆跳皇后”之称的俄罗斯运动员伊辛巴耶娃,原本是学体操的。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身高也越长越高,最后超过了体操运动员的标准。那段时间,她每天都辗转难眠,整日萎靡不振,甚至一度绝望地想到退役。

后来有一次,她去训练馆,看到撑杆跳运动员们在集训。她眼前一亮,一扫之前的疲惫:不能学体操,我可以学撑杆跳啊。于是,伊辛巴耶娃果断放弃练了10年的体操,转而去学撑杆跳。

谁也没有想到,这一变通,不仅让她缓解了焦虑,还让她在后来的比赛里,刷新了女子撑杆跳的世界纪录,成为了举世闻名的撑杆跳女皇。

心理学七项法则(十大著名心理学法则)(4)

7、学会从简单,或不想做的事情开始行动。

万丈高楼平地起,慢慢地,当你连不想做的事情也能应对如流时,其他事情也就难不倒你了。

我们经常说万事开头难,但其实并非事情本身有难度,而是因为自己陷入了毫无意义的心理消耗。

8、无论何时都相信自己。

建立自信心理机制,喜欢自己,接纳不完美的自己,这是改变心理内耗的重要前提。

作家刘方同说:“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有一段内外交困的煎熬期。这段时期漫长得仿佛没有终点,如果挺不过,便是你的无底洞;但是挺过了,那就是你的成年礼。”

心理学七项法则(十大著名心理学法则)(5)

内耗型人格,不是朝夕间就能摆脱的。

可当你开始接纳自己、内观自己,改变自己,一段时间后你将发现堆积内心的压力正在不断释放。

那些萦绕心底的质疑,会在你允许自己不完美时消散;

那些求而不得的怨抑,会在你着手去行动时得到缓释。

往后余生,别再与自己较劲,同岁月和解,任旁人说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