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在黑夜中梁博(于鲜花和山巅中隐去)

2012年9月,上海体育场的喧嚣仍然没有散去,空气充斥着演唱会荷尔蒙带来的亢奋与激昂。彼时,梁博21岁。在这场可以说是残酷竞技的舞台上,还没有褪去稚气的摇滚男孩用一首罗琦的《回来》,一举拿下了当晚的冠军。

掌声与谢幕,在狂欢的夏末夜晚,就像沁人心脾的烈酒,让人沉醉和着迷,娱乐圈的大门好像在此刻也泛着金光,欢迎着这个有些倔强却单纯的年轻人。

消失在黑夜中梁博(于鲜花和山巅中隐去)(1)

梁博

然而,这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却在这个满载荣耀和名誉的宝座前踌躇着,最终转身离去,就像一朵漂浮着的云,连消失不见的时候都没有声响。于是,质疑声、奚落声、唏嘘声纷至沓来。人们不解的是,为什么明明成功就在眼前,他却要放弃?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没有欲望,好似成了一种原罪,让这个被称为“小窦唯”的年轻人被放置在聚焦的镁光灯下,任人审视和评判。

多年之后,在《歌手》的舞台上,一身黑的男孩褪去了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稚气,眼睛里已经满盈盈摇晃着故事,但是当《日落大道》的前奏响起,昏黄色的灯光包裹着这颗有些孤单和寂寥的灵魂时,人们仍然能在那赤诚的歌声里认出,那是梁博。或许,在这一刻,从未融入人群的梁博终于和千千万万热爱着音乐的心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共鸣,沉寂的时光就像一湾碧波荡漾的水,此刻在时光的洗涤后,酿成了一筒能让人微醺的酒,在歌声里流淌和肆意喷洒。

“属于你内心最纯粹的东西,应该要回来”

2012年9月的那个夜晚,在谈到为什么选择罗琦的《回来》时,梁博对着镜头说:该属于你内心最纯粹的东西,在任何环境下,都应该要回来。也许当时,看客们总以为这是一个青年摇滚歌手对于世界的一种反叛和遗世独立,而在此后的岁月里,梁博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这份坚持。

消失在黑夜中梁博(于鲜花和山巅中隐去)(2)

梁博

在2012年的那个夜晚,品尝过万人瞩目的滋味后,梁博选择回到校园,参加当年的研究生考试。在所有人都忙着将自己的才华和能力变现的时候,他选择的是不给自己定义,不用一炮走红来作为跻身娱乐圈的敲门砖。而随后,研究生落榜后的梁博,选择远赴美国,从此就像一粒曾经掀起万丈波澜、泛起层层涟漪的石子,消失在人群和目光里。

直到2017年,他带着自己的乐队归来,站在《歌手》的舞台上,一开嗓就惊艳众人。有人这样评价梁博在《歌手》的舞台:他的歌声就像一剂迷幻剂,让现场热泪盈眶和癫狂。在华语乐坛年轻代原创能力几近枯竭的时代,梁博的存在就像一朵在暗夜里盛开的花,悄然却华丽。

这份沉淀和底气,源于离开故土后游学的经历,也源于因为对艺术不懈的追求拒绝商演却在街头高歌的坦然,音乐是梁博的伙伴和月光,而非牟利的利器,这一点在梁博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正如他在歌里唱的那样:我的那些朋友,争先恐后,争着去做奴隶,急着抛弃自己。回顾那些年和梁博一样一战成名、一夜爆红的年轻人,有的早已在娱乐圈的纸醉金迷中失去了本心,有的早已放弃了音乐成为泯然众人,而一直有些“轴”的梁博,却在踏出娱乐圈之外觅得了自己的天地和人生道路,而当他再归来的时候,眉宇间是别人没有的清风明月,歌声里是不屑表态的自我,也真正做到了崔健口中的“真正的歌手”的样子。

“生命是一种朴素而自然的事情,不是在众人之前的杂耍”

得到人生的第一把吉他,梁博只有十三岁,他用“酥麻”两个字形容当时的感觉。

在那个渴望被关注、渴望一切与众不同东西的年纪里,梁博最初表达自我的方式是画画。直到一个午后,老师用一把破旧的吉他弹了一首beyond的《真的爱你》,歌声就像一把烈火,彻底融化了这个内敛、沉默的男孩的心。在那之后,音乐承包了梁博大部分的表达欲,在音乐的白纸上,他将音符作为画笔,代替他说出那些没有说出口的话,而音乐也让梁博变成了一只远远观望人群的小兽,他像是一个异类,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坚持自己的热爱。

就连在好声音这个名利场,他都做到了只关注歌,只关注舞台设计,对娱乐圈的曲意逢迎和规则不闻不问,以至于那英在赛后坦言,实际上她没有给予梁博什么音乐技巧,而仅仅是将他引荐给摇滚教父崔健,圆他见偶像的梦。在这样的音乐界大拿面前,梁博也没有过多的谄媚,而是表现得和真正的粉丝一样,见到崔健也仅仅就是一个深深的拥抱,诠释了热爱都在不言中。

消失在黑夜中梁博(于鲜花和山巅中隐去)(3)

梁博

成名后的梁博,还是习惯关闭自己向外界展现的窗口,在这个明星和流量们尽情打造人设的时代里,梁博就像一个界外的牧羊人,没有奢华的城堡,却始终拥有属于自己的羊群和牧场,不谄媚面向世界,不迎合大众审美,以自己的姿态保持着年少时对音乐的热爱。也许置身事外,或者说隐居在人群是梁博保护自我的一种独特方式,他坦言无聊时他喜欢看视频或是电影,也喜欢去野外,在自然里,逃离喧嚣的梁博是自在的、欢愉的,诚如他歌里的孤独和冲击需要出口,需要载体消化,精神的独处带给这位灵魂歌手的,是始终如一的信仰不致崩塌。

2018年,一位网友在自己的博客中贴了一张照片,照片里的梁博在异国街头简易的装备前唱歌,照片引起了互联网的一阵喧嚣和哗然,照片外有人伤感他的落魄,有人羡慕他的洒脱,而照片里的人,却始终淡然地直面世界,就像他曾说过:“生命是一种朴素而自然的事情,不是在众人之前的杂耍”,或许,这个20多岁的少年,用自己的方式逃离了原本即将拉开序幕的纷繁复杂的生活,只为将人生和音乐做减法,也只为拾起曾经那颗滚烫的心。

摇滚并不一定是愤怒的,它其实是充满阳光、充满爱的

相比其他摇滚的炙热和炸裂,梁博的摇滚带着他自身所具有的独特的叙事性。正如乐评人“内陆飞鱼”这样评价梁博的《日落大道》,这首歌曲有着“美国西部片式的开阔视野,像走在荒野公路上踽踽独行,一朵云时远时近地漂浮在头顶,拂面而来是异域的热风”。

消失在黑夜中梁博(于鲜花和山巅中隐去)(4)

梁博

摇滚并不一定是愤怒的,它其实是充满阳光、充满爱的。昏黄的日落,西海岸的晚宴,恍如夏日的晚风,一路经过山谷吹进心里。没有咆哮、嘶吼和愤慨,只有遍布的柔光与沉静,仿佛少年的笔触,倔强和爱意在此刻盛满了整张乐谱。梁博的摇滚是不同的,不同到你可能无法将他的音乐进行明确的分类,但却知道每一句歌词都是他对世界的热情。

在《好声音》之后,沉寂了两年的梁博发行了自己的专辑《迷藏》,整张专辑采用同期现场录制,真正还原了前音乐时代的那份态度与对极致的追求。在这个充斥着赛博文化以及后期修复的怪圈里,梁博的坚持似乎代表了在一个混沌且平庸的时代里,匠心仍是征服观众的利器,歌者在音符里流淌的那份柔情与才气,在流行音乐受众看似集体失聪的迷茫中,是可以与观众在潜意识上达成共鸣的。

阔别回归后的《歌手》舞台上,梁博从乐器到每个细节,都是精心挑选。有人惊叹他能将什么都做到极致,有人沉醉在他春风一般的摇滚诗篇里,但却一定有懂他的人知晓,特立独行、低调沉稳的背后,是满腔对音乐原创的坚持,是游离于娱乐圈外却一站上舞台的光芒万丈,是没有所谓的饭圈流量却足以让世人惊艳的才华横溢。

人生海海,取一瓢饮,然后纵情,然后放逐灵魂,已是幸事。而梁博,做到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