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三十六计好书推荐(分享我读三十六计)

第四部分:混战计

第一计:釜底抽薪

解读三十六计好书推荐(分享我读三十六计)(1)

1、 解释:

从字面的意思理解为:把锅底的柴火抽调,从而使得火没了燃烧的根本,故能达到止火的目的。比喻做事从根源上去解决问题从而达到目的。在军事上表现为:不予敌人的精锐部队或士气很旺的部队正面冲突、死拼,而是消灭或削弱他们得以势力高涨的(火旺)的根源,从而制服敌人的计略。

2、 要点:

(1)水之沸腾,借助火力,锐不可当,所以谋略上“不敌其力”(不与强敌硬拼)为前提。

(2)而火力的根本的柴火,“抽薪”就是“消其势”(削弱对方的强势的气势),

抓住了火旺的根源就抓住了主要矛盾,从而达到“以柔克刚”。

(3)火势弱时,对方士气低落,从而举力“破之”(消灭或制服敌人)。

3、例子:

(1)官渡之战:东汉末年,诸侯混战。公元199年,袁绍率十万大军攻打许昌。 曹操避开其势,表面上放弃白马,命令主力部队要渡河攻击袁绍后方。袁绍立马西进阻挡曹操渡河。此时曹操突派精兵回袭白马,斩杀颜良,第一次以少胜多。在两军对峙期间,曹操探听到袁绍全部粮草囤积在乌巢。于是夜袭乌巢,断了袁绍的粮食供应,后方起火,军心浮动而丧失了战斗力,曹操趁机大举进攻,袁绍大败,从而实现了第二次以少胜多的战绩。

(2)吴越争霸:春秋时期,诸侯争霸。越国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臣服于吴王夫差,为了麻痹吴王,勾践成为了吴王的下人,历尽磨难终于被放回国。此时的勾践立志复国,卧薪尝胆,开始重视越国经济、军事等振兴,用“煮过的粮种”作为种子送给吴国让其来年颗粒无收,导致吴国国力大减。越王趁机起兵,“三千越甲可吞吴”。

(2)谨防商场“抽薪”:现代商业竞争与合作活动中,很多商家为了打败竞争对手,对釜底抽薪的应用那是“无所不用其极”,所以作为现代商业的参与者,我们要谨防对手“抽薪”灭我们的“火”。比如某商家为了垄断某块区域市场,利用自己的实力把众多的弱小竞争对手的主要产品(强劲销路的电子品)全部收购贴牌使用,自己的产品且加大力度渠道铺广和加大力度宣传,最终造成了一家独大的局面。再比如某商家为了宣传自己的品牌,把别人的品牌事件通过渠道和媒体不断的放大,然后自己的品牌通过对比式突显,从而达到自己一家独秀的好品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