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三位女将的性格(在水浒传和亚瑟王之死中)

引言

博尔赫斯曾认为《水浒传》是一部史诗般的流浪汉体小说。小新认为,《水浒传》确实充满史诗气息,不过西方文学中和《水浒传》最为接近的并非流浪汉小说,而是骑士小说,尤其是《亚瑟王之死》。

《亚瑟王之死》和《水浒传》的成书时间较为相近,150位圆桌骑士和108位梁山好汉也较为相似,两部作品又分别在中西方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尤为值得注意的是,它们在情爱叙事方面都偏重于偷情故事。

水浒传中三位女将的性格(在水浒传和亚瑟王之死中)(1)

《亚瑟王之死》封面

无论是中国古代还是西方中世纪,主流思想都对英雄好汉提出了禁欲的要求,偷情这种背德行为都会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在《水浒传》中,对禁欲的坚持和对偷情的谴责是一致的。但在《亚瑟王之死》中,禁欲和偷情却表现得极为矛盾。

一、《水浒传》中的偷情与禁欲

梁山一百零八好汉中虽然有三位女英雄跻身其中,但顾大嫂和孙二娘毫无女性特征,美人儿扈三娘又像是一个提线木偶。《水浒传》中最具有女性特征的是三位反面人物,阎婆惜、潘金莲和潘巧云。与这三位偷情女性相对的,则是宋江等人的禁欲。

1.《水浒传》中的偷情叙事

阎婆惜“年方一十八岁,颇有些颜色”,一家三口因来山东投奔一个官人不着,流落在郓城县。阎父死后,宋江出钱帮助阎婆惜葬父。之后,阎婆出于报恩与依附宋江的考虑,将阎婆惜嫁给了宋江。但宋江“是个好汉,只爱学使枪棒,于女色上不十分要紧”,寂寞的阎婆惜和风流俊俏的张文远好上了。之后阎婆惜又要挟宋江,最终招来杀身之祸。

水浒传中三位女将的性格(在水浒传和亚瑟王之死中)(2)

阎婆惜影视形象

潘金莲和阎婆惜一样,也有一段不幸的婚姻。潘金莲“年方二十余岁,颇有些颜色”,本是大户人家的使女,因拒绝要缠她的大户,被大户白白嫁与武大郎。武大身材短矮、不会风流,不甘寂寞的潘金莲勾引武松不成,便在王婆的撮合之下勾搭上了西门庆。之后潘金莲毒杀亲夫,武松则为兄报仇杀死了潘金莲。

潘巧云的婚姻亦是不幸的,她“先嫁了吏员王押司,两年前身故了,方才晚嫁得杨雄”。杨雄是对情爱之事较为冷淡的英雄好汉,潘巧云曾说他“一个月倒有二十来日当牢上宿”。不甘寂寞的潘巧云最终和和尚裴如海好上了,之后更是离间了石秀和杨雄。杨雄在明白自己冤枉了石秀之后,残忍地杀死了潘巧云。

水浒传中三位女将的性格(在水浒传和亚瑟王之死中)(3)

潘巧云影视形象

2. 《水浒传》中的禁欲叙事

在阎婆惜和潘巧云的偷情叙事中,宋江“于女色上不十分要紧”、杨雄“一个月二十来日当牢上宿”,这些都体现了英雄好汉禁欲特征。而几位“淫妇”的惨死,则从反面说明了禁欲的重要性。

事实上,《水浒传》对禁欲的叙述并不只存在于前四十六回的偷情叙事中。在后面的章节中,施耐庵也多次写到禁欲的重要性,最为明显的就是李逵对宋江态度的转变。

第七十二回中,李逵看到宋江、柴进和李师师吃酒,以为宋江贪图美色,不由“头上毛发倒竖起来,一肚子怒气”,最终放火烧了李师师家。到了第七十三回中,李逵在误以为宋江强娶民女的情况下,更是直接“砍倒了杏黄旗,把替天行道四个字扯做粉碎”。在和宋江对质的过程中,李逵则这样说道:

我当初敬你是个不贪色欲的好汉,你原来是酒色之徒:杀了阎婆惜,便是小样;去东京养李师师,便是大样。你不要赖,早早把女儿送还老刘,倒有个商量。你若不把女儿还他时,我早做早杀了你,晚做晚杀了你。

水浒传中三位女将的性格(在水浒传和亚瑟王之死中)(4)

李逵影视形象

愿意为宋江献出生命的李逵在以为宋江是酒色之徒后,竟心生要杀死宋江的念头。不难看出,禁欲是好汉的一个基本特征。

二、《亚瑟王之死》中的偷情与禁欲

《亚瑟王之死》中的偷情叙事主要集中在“骑士之花”兰斯洛特和“爱情骑士”特里斯丹身上,他们虽忠于爱情,但对象却都是有夫之妇。《亚瑟王之死》中的禁欲叙事则主要体现在寻找圣杯的过程以及王后桂妮薇儿的结局中。

1. 《亚瑟王之死》中的偷情叙事

兰斯洛特是最伟大的圆桌骑士之一(扑克牌中的梅花J),他与王后桂妮薇儿之间的故事贯穿《亚瑟王之死》的始终。按照兰斯洛特的叙述,在他被敕封为骑士的那天,由于慌张丢掉了宝剑,是王后捡到了它,并把它裹在裙子里,并在他有需要的时候将宝剑还给了他。如果没有王后,他一定会在众骑士面前丢脸,从那时起他便立誓要做王后忠心耿耿的骑士。

水浒传中三位女将的性格(在水浒传和亚瑟王之死中)(5)

兰斯洛特

但兰斯洛特和王后的之间的关系,并不止于守护者和被守护者,他们还是一对情人。小说中曾多次描写兰斯洛特与王后偷情相会的场景,并且为了维护王后的名誉,兰斯洛特还多次参加了许多次决斗,不顾生命危险将王后从刑场救出。而兰斯洛特与王后偷情之事的暴露,则直接导致了圆桌骑士内部的分裂。

特里斯丹在和玛豪斯的对战中身受重伤,化名为特拉姆特里斯前往爱尔兰寻求救治。精通医术的王女伊瑟治好了特里斯丹,两人也在这个过程中坠入爱河。但是,马克王却因嫉妒特里斯丹而心生娶伊瑟为王后的念头,便令特里斯丹代他前去爱尔兰求婚。

伊瑟最终成为了王后,她和特里斯丹也由正常的恋人变成了背德的情人。特里斯丹和伊瑟被安德鲁捉奸在床,特里斯丹差点失去生命,伊瑟则被关进了麻风病院。但这不幸的遭遇,并未改变特里斯丹对伊瑟的情感。

水浒传中三位女将的性格(在水浒传和亚瑟王之死中)(6)

特里斯丹和伊瑟

2. 《亚瑟王之死》中的禁欲叙事

兰斯洛特在追寻圣杯的过程中,曾听到一个声音对他说:你真比顽石还硬,比苦艾还苦,比无花果树更不结果。这句话深深地刺痛了兰斯洛特的心,他意识到自己再也无法获得世人的尊敬了。他起身来到十字架旁,发现自己的头盔、宝剑和马都不见了。

兰斯洛特一下子由最最贵的骑士,变成了最为不幸、最为可怜的骑士。之后,兰斯洛特对一位修士诉说了自己心中最为隐秘、最为不堪的偷情之事:

我绝大部分的武功事迹都是为了王后才做的。为了她,我不管对错与人打斗。我从未想过为上帝而战,我所想的只有自己的荣誉和王后的青睐。

水浒传中三位女将的性格(在水浒传和亚瑟王之死中)(7)

兰斯洛特与王后

事实上,正是因为兰斯洛特与王后偷情犯下的罪孽,使得他无法得到圣杯。修士则为兰斯洛特指出了禁欲这条救赎之道:竭力克制自己的情欲,断绝与那位王后的来往

在莫德莱德发生叛乱,亚瑟王逝世之后,王后桂妮薇儿意识到了自己的罪孽,穿起了圣服成为了一名修女。桂妮薇儿苦修忏悔,再也不动儿女私情,禁食祈祷积德行善。再次见到兰斯洛特之后,王后恳求他不再见自己,并拒绝了最后一次吻兰斯洛特的请求。之后,兰斯洛特也成为了一名修士,在祈祷和禁食中消度余生。

三、《水浒传》和《亚瑟王之死》中偷情与禁欲叙事的异同

无论是中国古代社会还是西方中世纪社会,禁欲都在理想人格的塑造中占有重要地位,偷情这种背德行为无疑都是社会舆论谴责的对象。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水浒传》和《亚瑟王之死》中,作者对禁欲的态度是较为相似的,但对偷情的态度却有较大差异。

1. 对禁欲态度的相似

在《水浒传》中,除了林冲和妻子之间有真情外,其他的英雄好汉都对男女情感较为淡漠,如宋江“于女色上不十分要紧”、卢俊义“不亲女色”、杨雄“一个月二十来日当牢上宿”。通过前文所分析的李逵对宋江的态度转变,我们还可发现“酒色”会从根本上摧毁英雄形象。李逵在误以为宋江是个酒色之徒的情况下,竟由最忠诚的属下变成了欲杀宋江而后快的敌人。

水浒传中三位女将的性格(在水浒传和亚瑟王之死中)(8)

宋江影视形象

在《亚瑟王之死》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女色”对英雄人物所造成的根本性伤害。兰斯洛特这位最负盛名、最伟大的圆桌骑士,因和王后之间的背德情感而不被圣杯认可,甚至一度失去宝剑和战马,沦为最为可怜的骑士。之后,兰斯洛特便立誓要克制情感。当然,此后的他并未真正克制住情感。

王后则在意识到自己和兰斯洛特的不伦情感为王国带来不幸之后,苦修忏悔、祈祷禁欲。在王后的感化之下,兰斯洛特亦成为了一名修士,选择了禁欲作为救赎之道。

2.对偷情态度的不同

在《水浒传》中,阎婆惜、潘金莲和潘巧云之死是极为触目惊心的血腥场面。如阎婆惜“那颗头,伶伶仃仃,落在枕头上”,潘金莲被“抠出心肝五脏”,潘巧云被“取出心肝五脏,挂在松树上”。事实上,除了毒杀亲夫的潘金莲之外,其余两人都罪不至死。但施耐庵正是要通过这样触目惊心的场面,来表达自己坚决抵制背德行为的态度。

水浒传中三位女将的性格(在水浒传和亚瑟王之死中)(9)

潘金莲影视形象

在《亚瑟王之死》中,作者对偷情行为的态度则较为暧昧。一方面,作者展现了兰斯洛特和桂妮薇儿不伦情感造成的不幸后果,并且令兰斯洛特和桂妮薇儿最终成为了修士修女。但另一方面,作者又多次赞扬这种不伦之恋。如兰斯洛特和桂妮薇儿被捉奸之后,作者却这样写道:

兰斯洛特带着王后骑马飞奔,径直回到了快乐园。在那里,他尽一位骑士的职责殷勤地侍候她。许多王公贵族都派来骑士声援兰斯洛特,还有许多骑士赶来投奔他。

亚瑟王本想处死王后,但兰斯洛特不仅救下了王后,还因此得到了更高的声誉。当事情传到教皇那里之后,教皇更是命令亚瑟王迎回王后,并和兰斯洛特握手言和。相比之下,《水浒传》中犯下偷情之罪的女子则没有这么幸运,作者并不给她们救赎的机会。

水浒传中三位女将的性格(在水浒传和亚瑟王之死中)(10)

桂妮薇儿王后

结语

在《水浒传》中,对禁欲的坚持和对偷情的谴责是一致的。但在《亚瑟王之死》中,禁欲和偷情却表现得极为矛盾、暧昧。换言之,《水浒传》中的偷情是对禁欲的反面说明,《亚瑟王之死》中的偷情既是一种反面说明,同时又是一种正面的反抗。

参考文献

  • 施耐庵 《水浒传》(一百二十回本).齐鲁书社.1992版
  • 托马斯·马萝莉 《亚瑟王之死》(陈才宇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17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