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渤海书单(讲述黄渤海的故事)

澎湃的海浪在篇章里激荡,深沉的涛声在文字间回响。从《渔灯》到《烟台传》再到《海上书》,他将目光投向自然界变化莫测的海洋,更指向纷杂浩茫的“人海”。追随着书中凝练的笔触、理性的思考,走近作者——本土知名作家王月鹏。

黄渤海书单(讲述黄渤海的故事)(1)

“我从1997年就来到烟台开发区,是一个‘老开发’了。烟台既是我地理意义上的故乡,也是我文学创作的根据地。”王月鹏感慨地说,“三部海洋作品是一个系列,是有连续性的。”大海赋予他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海洋三部曲”将视角投向变化莫测的海洋,更指向纷杂浩茫的“人海”。

走进王月鹏的书籍,有观察者客观细腻的角度,也有思考者沉潜忧悒的气质。字里行间皆见情怀,一树一村、一石一沙、一船一桨,都在他的笔下变得有故事性,更加系统地探讨烟台的海洋文化,书写黄渤海的历史。

黄渤海书单(讲述黄渤海的故事)(2)

2022年新年,王月鹏最新作品《海上书》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几乎是同一时间,烟台黄渤海新区规划出炉。“这种机缘巧合,在我看来并非偶然。这些年来致力于挖掘这座城市的人文历史,书写大海的故事,我的创作生命与这座城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王月鹏说。

《渔灯》是“海洋三部曲”的第一部。该书作为2015年中国作家协会重点作品扶持项目,由王月鹏执笔创作。为写好最真实的烟台故事,他从实地亲历和钩沉访查出发,驻守初旺渔村35天,采访50多位老船长。为了真实刻画点灯人和灯塔往事,寻访采撷到珍贵的一手素材,他与当地渔民生活在一起,近距离去了解、去感受……

黄渤海书单(讲述黄渤海的故事)(3)

《渔灯》的创作让王月鹏意犹未尽,他发现从海洋角度切入关于烟台本土文化的思考和写作,是一个契机。于是,之后又相继创作出《烟台传》和《海上书》。

“《烟台传》更多是关注东方海上丝绸之路以及‘一带一路’相关角度来写烟台,是一部与城市精神相关的文学作品。”《烟台传》共十大篇章,用贯通古今、交融山海的生动笔触描绘魅力港城,书中语言文字讲究,文风质朴自然,句句传神、字字传情。

黄渤海书单(讲述黄渤海的故事)(4)

湾畔倾情,《海上书》是王月鹏文学生命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他将目光瞄向自然界变化莫测的“海”,更凝视纷杂浩茫的“人海”。以散文方式探究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关系,深入发掘人间的境遇,深邃的世界。他在《海上书》后记中写到:对“海”的书写,于我而言其实只是一个切口,这本书企望由此切开和抵达的,是茫茫“人海”。

文学是最公正的,你怎样对待文学,文学就将怎样对待你。王月鹏始终坚守勤恳创作的清苦,对写下的每一个字都心怀敬畏,对每一篇文章都倾注最大的情感和心力,不敢有丝毫懈怠。“三年前,接下《烟台传》的创作任务时,曾放出豪言半年之内搞定,后来却花费两年时间反复推敲打磨。在书稿里越陷越深,只想把它写好。”

黄渤海书单(讲述黄渤海的故事)(5)

黄渤海书单(讲述黄渤海的故事)(6)

如今,王月鹏已释然,“我对每一个字都用情用力,一直咬着这个标准不肯放松。写作的时候可以天马行空,但是修改的过程如履薄冰。”每次文学创作都意味着一场苦旅,倾尽所有将心灵的声音、丰富的情感、艺术的表达奉献给读者。

星光不负赶路人。刚刚过去的2021年,是王月鹏文学创作的“丰硕之年”。“丝路百城传”之《烟台传:半岛的此在与彼在》在全国书博会上首发;散文作品《点灯的人》荣获第19届百花文学奖;最新作品《海上书》正式出版发行……从1992年开始发表作品,1994年出版第一本书,王月鹏在近三十年的时间已出版了14本书。

黄渤海书单(讲述黄渤海的故事)(7)

黄渤海书单(讲述黄渤海的故事)(8)

“有时候在想,茫茫人海间,我们的人生、写作,就像一粒尘埃那么渺小和微不足道。但是,哪怕是一粒尘埃,也要做一粒寻找并且落定在自己的位置上的尘埃,这就是存在的意义。”王月鹏说。

记者:刘睿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