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三国时期是什么地方(有关楚地的那些事儿)

陈州随州商州 有关楚地的那些事儿

标签:中国人文历史地理、陈州随州商州、历史地理文化随笔

有关陈州这个地方的存在,总是浮现在一些典籍和史册之中,更多让人对他有印象是小说家孙方友的作品里,陈州在那里是一个形象具体的存在,浓墨重彩,生动鲜活,古腔古韵。中国有许多古城、州县,州是郡、府、道,是居于县和省之间的行政区划和单位,州、县时常轮换、升降。大抵一朝新立,总会改革,否定前朝,证明自己正确,这点隋炀帝做得比较彻底,也把自己彻底到了大运河的孤魂片帆之上。这点秦始皇做得更加彻底,所谓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随州三国时期是什么地方(有关楚地的那些事儿)(1)

此前说过,我家女硕士蜜,墨墨装逼要写历史,结果转正开不了收益,只好我亲自来干了。历史资料、史料是固定的,要想不雷同、相似、近似,那就得方志冷门、垂直地域以及稀缺人物、看法观点态度,还要表现一定文采、文笔、文化呢。

历史其实是综合多元的东西,包括文学、文化、历史、地理、科技、教育很多东西,其实一切过去的事情、现象都可以归结为历史,而新闻则是正在发生的历史。

陈州城现在并不作为一个地名存在,现在叫做淮阳,顾名思义,山南水北为阳,也就是淮河北面的城市,对应的是江苏的淮阴。陈州有过包拯的故事、传说,也有过陈胜、吴广在这里建立张楚政权,因为在战国后期做过楚国的都城,所以楚国势力还是很强大,所以这里叛乱、动乱因素很强大。

楚国强盛时候,地方千里,今天中国南方大部,乃至于陕南、豫南、苏北、鲁南地区都是楚国势力范围和地盘。河南南部、陕西南部其实非常不河南、不陕西,无论气候、饮食、方言、习惯、山川、地理都很楚文化、楚地化。中国许多地方行政区划,在专制时代,是把要地、要津分开,不让一省一地共有,防止地方割据,地方独立,地方自立。诸如四川、重庆这些地方,需要汉中划归陕西、巴东、宜昌划归湖北,不然关起门来,大家都很难进去。

淮阳现在不过一个县,但是我经过的时候,还是感觉到异样的大气和繁华,能够做都城的城市,即便是地方政权首府,总有过人之处。更早这里应该属于陈国国都,淮阳有湖,有楼,有阁,处处都散发着文化古都的意味。这亦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了,秦国攻陷楚国的都城荆州、江陵之后,楚就迁都到了这里,在后来就是到了寿春,再后来就是亡国了。

今天河南南部地区,部分人不觉得自己是河南人,而是向往湖北,大概和陈有关,和陈州有关,建都在这里,也就有很多贵族、王室、大臣、官员,亡国后,也就有很多遗民。

距离陈州往南大概500公里是随州,随州古代先秦是随国,也是汉东诸姬之首,是周王朝分封的侯国,也是南方诸侯国首领。随的衰落和楚的兴起是同步的,楚国兴起,从征服随开始,随把守铜金之路,今天江西德兴、湖北大冶、黄石的铜矿、金矿必须经过随枣平原、随州,经过南阳或者洛阳到达关中。古代秦岭是很难逾越的,即便今天,修建高速公路、高速铁路也是艰难的工程,所以到四川往往还要绕道宝鸡、汉中以前,到西安,以前还要绕道南阳、洛阳。你如果开车或者旅行过这些地方,就会对山川地理河流有一些印象和了解。

随州为平原、丘陵、山地,周遭是桐柏山、大洪山、大别山,以及荆山,从襄阳要到安徽、湖北东部、东南,古达只能是从随州走,而从河南要到河北只能是从武胜关走,所以随地属于要地、紧州。

随国具备高超的青铜冶炼技术和战车制造工艺,也有发达的哲学、文化、教育,楚国经历了许多次战争,让随成为其附属国,但是随国一直没灭,毕竟属于一个相对大的国家,此后一直延续到战国末年,原因是吴国攻陷楚国都城,楚王出逃到随国,随人拒绝吴军要求,没有交出楚王,能够和当时传说的春秋五霸吴国抗,也可以看出随国的实力。

随州往西大概500公里是商州,也是商鞅的封地,此地地名由此而来。商州属于陕南,陕南风物、山川、地理、气候和湖北、四川类似。其实一直也是楚地,成为秦地,则是在楚怀王时期了,所谓商淤之地,楚怀王因此被骗,客死秦国,这也是后来项羽刘邦们造反的理由。所谓,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所谓苦心人,天不负,百二雄关终属楚。商州是湖北到陕西、关中的门户要地,但是属于山地,古代并不好走,只能是沿着汉水而上。

商州在贾平凹的小说里描写很多,非常奇异奇特,我也专门到商州走过一趟,这里传说是项羽的乌骓马的故乡,旧时也多土匪。一个作家能把家乡描写的活灵活现,远近闻名,甚至流传千古,这也就是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家乡的也就是中国的。对比福克纳写约翰塔法县,普鲁斯特写他家那点事,太史公则说,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更说究古今之变,通天人之际,成一家之言。他是赞赏旅行、考察、考古、采访、调查、调研、研究的,并且认为要立足和了解当下来研究、探究历史,要通晓人和自然,时人和世界的交流以及边际。

一切历史都是当下史,而一切历史也都是地域史,中国有方志的传统,绵延数千年不灭,到今天盛世,许多村、镇、单位、行业、家族都有村史、镇志、年检、行业志书,家谱宗牒等等,文字是死的,呆板的,历史是鲜活生动的。

旅行、地理是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脱离了地图、地理可能无从谈历史,所以往往会有左图右史之说。而地理、地学也是综合学科,包括历史、人文、科技、教育、天文、自然、经济、文化、风俗、民俗、风物、人物、传说、方志等等。所以人文学科许多是交叉的复合的,那么作者、作家首先要是学者,要渊博。

楚国很大,楚国八百年,楚地方圆千里,说说楚国那些事儿,那些地方是一个构想。也就是零碎偶尔为之,说说湖北那些事儿,那些地方,也是一个思路。文章总是要慢慢做,琐事缠身,也就兴而致之,兴尽则归。所谓文章当如风行水上,当行于其所止处止,大意如此,为苏轼所云,就此作为本文结尾。(2260字)

2019年4月17日计算机临屏22分钟草就于下武昌苏轼大江东去畔得意斋

文| 邹剑川(湖北随州人,作家、新闻人、策划人,历史爱好者,985高校新闻学、经济系专业毕业。苏白传媒 总编审。)

运营:苏白传媒 墨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