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重心向基层下沉(重心转移后乡村工作体系应同步调适)

打赢脱贫攻坚战后,安康白河县顺应形势任务变化,在总结运用脱贫攻坚经验做法的基础上,探索构建“3 5”乡村振兴工作体系布局,即在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领导小组的统筹下,成立三个专班和五个工作组分块负责,建立完善乡村振兴战略指挥体系、责任体系、目标体系、考核体系,有力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良好开局。

工作重心向基层下沉(重心转移后乡村工作体系应同步调适)(1)

村民在社区工厂加工木瓜 新华社 | 供图

适应“三个转向”新要求及时调整组织领导、工作体系

新的使命任务。强调,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后,我们的使命就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各地区、各部门要加快推动工作重心转移,把工作对象转向所有农民,把工作任务转向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把工作举措转向促进发展。面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使命和“三个转向”的新要求,必须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有序推动工作重心向乡村振兴转移,这就需要及时调整优化原有的组织领导、工作体系,科学构建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制度机制,实现平稳转向。

新的考核要求。巩固衔接过渡期内,既要一手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又要一手抓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持续加压奋进,中央和我省对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和推进乡村振兴工作考核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内容主要涉及“一评估三考核”,即巩固脱贫成果后评估、资金绩效专项考核、苏陕协作专项考核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其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包含“五大振兴”和生活富裕、机制保障等方面内容,充分体现了“三个转向”的新导向、新要求。要适应考核内容的新变化,就必须进一步明确巩固脱贫成果和“五大振兴”等工作的责任体系、目标体系和考核体系,完善工作协同运行机制,更好统筹推进工作落实。

新的体制需要。脱贫攻坚期间,白河县建立以脱贫攻坚指挥部统揽全局,“八办三组五保障”责任部门牵头负责的工作体系,保证了各项工作的有序推进。打赢脱贫攻坚战后,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任务,各级形成了党委农办牵头实施、农业农村部门统筹实施、乡村振兴部门具体实施的“三位一体”工作机制。但面对“三个转向”的新要求,有的职能部门工作重心转换滞后、主观能动性不强、抓落实合力不够、职能作用发挥不到位等问题随之显现,亟须进一步完善科学统筹、职责明确、协调有力、务实高效的工作体系,确保乡村振兴全面推进。

明确“三班五组“职责分工统一领导、条块统筹

建立统一领导、条块统筹的指挥体系。顺应形势任务变化和目标要求转变,将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两个方面工作任务,细化为三个专项板块和五大振兴板块,相应成立三个工作专班和五个工作组,在县巩固衔接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统一调度下开展工作,构建形成“3 5”工作体系布局。其中,“3”是指:县乡村振兴局(巩固衔接办)牵头负责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专班,县发改局牵头负责的苏陕协作、搬迁后扶和生活富裕工作专班,县财政局牵头负责的财政衔接资金绩效管理工作专班;“5”是指:县农业农村局牵头负责的产业振兴工作组、县人社局牵头负责的人才振兴工作组、县委宣传部牵头负责的文化振兴工作组、县生态环境分局牵头负责的生态振兴工作组、县委组织部牵头负责的组织振兴工作组。在县级层面,每个板块工作由县委、县政府相关领导统筹协调,牵头单位抓总体,有关成员单位分工配合;在镇级层面,相应成立由镇党委书记抓统筹、班子成员各负其责、相关站所协调推进的工作专班,自上而下形成科学高效的组织指挥体系。

建立分工协作、闭环管理的职责体系。一是明晰权责。明确三班五组及其成员单位的职责分工,并赋予牵头单位工作任务分配权、项目计划审核权、资金管理使用权、督查考核评估权,各牵头单位全面统筹各自板块的工作,负责定目标、定任务、定措施,构建形成权责统一、协调有力的运行机制。二是制定标准。牵头单位依据上级考核指标和有关要求,结合县情实际制定每个板块对应的考核指标体系,并研究出台具有白河特色的乡村振兴标准体系,实现工作标准和考核标准统一,更好地统筹指导全县工作。三是调配资金。牵头单位统筹提出衔接资金需求,报县巩固衔接领导小组研究后将衔接资金切块安排,确保资金投向精准、使用高效。四是编审项目。按照“领导小组确定资金投向——镇上制定项目计划——牵头单位负责项目审核编报——领导小组最终审定项目入库”的闭环流程,使项目编审更加科学严谨。五是强化通报。每季度督查通报一次,并将季度通报结果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有力推动工作抓在日常、严在经常、重在平常。

建立跟踪落实、严督实考的制度体系。一是定期报告制度。实行月碰头、季汇报、年报告制度,每月由分管领导召开碰头会,听取各工作专班成员单位落实情况汇报,督导、协调、调度重点工作进度;每季度由主要领导召开汇报会,听取各分管领导或牵头单位工作汇报,总结近期工作,安排下步工作;年度召开评议大会,听取各镇和各工作专班述职述效报告,进行年度工作评价。二是层级负责制度。在县巩固衔接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实行分层管理、分级负责,其中,三班五组成员单位向牵头单位负责,各牵头单位向对应的责任领导负责,各责任领导向县巩固衔接领导小组第一组长和组长负责,从而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三是协调推进制度。三班五组牵头单位负责与成员单位的日常衔接协调,密切联系沟通,会商解决问题,对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提交专班会议研究;三班五组责任领导负责对平时工作进行统筹调度,及时召开专班会议协调推进工作;县委书记或县长每月至少召开一次县委常委会会议、县政府常务会议或县巩固衔接领导小组会议,研究部署重点工作,解决重大焦点问题。四是暗访督导制度。三班五组责任领导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暗访督导,县纪委监委根据需要适时开展专项暗访督导,牵头单位、成员单位不定期开展督导检查,建立问题清单台账,限时整改销号清零,确保每项重点工作督到位、查到底、见实效。五是考核评价制度。实施“专项考核 综合考评”联考联评,在开展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的同时,把乡村振兴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责任综合考核,对工作不力且造成不良影响的,或工作出现重大失误、被中央和省市约谈的责任单位,在年度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中评为“较差”等次,并取消年度目标责任综合考核评“优”资格,进一步强化考核导向作用。

工作重心向基层下沉(重心转移后乡村工作体系应同步调适)(2)

村民在社区工厂加工光伏板 新华社| 供图

责任领导由“协助”变成“主抓”牵头单位由“队员”变为“队长”

进一步加强了组织领导。坚持高位统筹、领导带头推进乡村振兴,将过去“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总揽全局,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具体主抓”转变为“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总揽全局,县委、县政府相关领导分头挂帅,县级联镇领导蹲点包抓”,县巩固衔接办(乡村振兴局)“一家牵头”转变为“一家统筹、八家牵头、齐抓共促、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进一步理顺了体制机制,充实了领导力量,提升了统筹水平。该机制运行以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县巩固衔接领导小组会议,系统谋划和调度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三班五组责任领导每月召开专班会议协调解决具体问题,带头深入一线研究推进工作;各联镇领导定期到镇召开包联单位联席会议,督促指导镇村和驻村工作队抓好工作落实,在全县上下形成了领导挂帅出征、各级同向发力、干群合力攻坚抓乡村振兴的浓厚氛围。

进一步夯实了工作责任。紧扣巩固脱贫成果和乡村五大振兴任务,从明责、履责、督责、考责、问责等关键环节入手,按照“分层管理、分级负责”原则,进一步厘清工作职责,细化责任分工,强化督办考核,逐级压实县级领导、牵头单位、成员单位、镇村(社区)责任,构建形成全链条、闭环式的责任体系,避免了因职责分工不合理、工作边界不清晰造成权责不清、力量分散等问题。特别是三班五组责任领导由过去的“协助”变成“主抓”,牵头单位由过去的“队员”变为“队长”,既正向调动了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又反向倒逼了责任落实、任务落实。目前,制订了《白河县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实施方案》,三班五组牵头单位据此进一步细化制定了八个专项工作方案及配套任务清单、责任清单,做到了目标明确、任务具体、责任清晰。

进一步提升了工作质效。“3 5”工作体系,构建形成“板块运作、条块结合、高效协同”的专班工作推进机制,使各级各部门在抓好巩固拓展脱贫成果的同时,加快推动“三个转向”,有力促进了整体工作上台阶、上水平。比如,县乡村振兴局(巩固衔接办)集中精力抓日常、强基础,每月组织开展全员、全域、全面排查,全县没有应纳未纳、应帮未帮现象;县人社局创新开展以“成立百家劳务公司、壮大百家社区工厂、开展百场技能培训、引回百名创业能人”为主要内容的“四百工程”,协同发展壮大“劳务经济”和“归雁经济”,既拓宽了群众增收渠道,又壮大了乡村人才队伍,得到国家乡村振兴局主要领导批示肯定;县生态环境分局结合实际梳理了20项重点任务,细化分解给11个镇和22个责任部门,有力推动了工作落实;县委组织部牵头开展以“领导苦抓善作善成、干部苦帮用心用情、群众苦干创业创富”为主要内容的“秦楚边城党旗红、三苦精神促振兴”行动,进一步强化基层组织引领作用,激发了广大群众“要我振兴”为“我要振兴”的内生动力。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统揽下,白河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今年一季度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2%,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同比增长4.7%和7.2%,增速均高于省市平均水平。

进一步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针对少数镇村项目安排不聚焦、不科学、不精准等问题,按照“资金跟着项目走、项目跟着规划走、规划跟着需求走”的原则,县巩固衔接领导小组依据年度重点任务要求,将衔接资金切块至三班五组,由各牵头单位会同各镇深入调研论证后,确定项目实施的主次先后、资金支出进度,使项目资金更加聚焦五大振兴和乡村振兴示范建设,确保资金投向精准化、项目效益最大化,避免了“撒胡椒面”现象。实施“3 5”工作机制以来,累计审定入库衔接资金项目344个,计划投资2.6亿元,其中:乡村振兴示范镇村建设项目85个,计划投资5299万元;产业项目167个,计划投资1.7亿元,资金占比达到65.3%,较去年提高了八个百分点;同时安排400余万元用于巩固脱贫成果问题整改,受到省市乡村振兴局领导关注肯定。

(李全成系白河县委书记 王日新系白河县人民政府县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