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相似度达到多少可以杂交(陈宏友讲的外国人基因优良)

基因相似度达到多少可以杂交(陈宏友讲的外国人基因优良)(1)

合肥师范学院副教授陈宏友因在安徽省庐江中学励志讲座中发表“不当言论”言论被夺话筒事件闹得沸沸扬扬。

社交媒体上不乏力挺陈宏友的人。

他们认为,陈宏友的言论并无不当,不过是说了一些大实话;无论陈宏友的言论是否恰当,作为学生都应该尊师重道,不应该做出抢夺老师的话筒这种“大逆不道”的行为。

在我看来,陈宏友不仅被学生抢夺话筒,接下来最严重可能将面临被永久褫夺话筒(取消教师资格)的严厉处罚

因为,陈宏友的言论并不限于“不当”,而是涉及极其严重的错误和荒谬。

“种族优劣论”,法西斯主义理论之一

陈宏友在演讲中,不仅表示“学习是为了金钱”,更是鼓吹学习就可以走出国门,与外国人杂交,从而改良中国人的基因。

甚至奉劝学生,以后要娶或者嫁给白人,就算是娶黑人或者棕色人种都不要娶华人。

他的这番言论属于典型的“种族优劣论”,是臭名昭著的法西斯主义五大理论基础之一,往严重了说,属于“反人类”言论的范畴。

对于这种黑白分明的事情,这里我们就不多说了。

接下来我们主要讨论一下他宣扬的“杂交优势论”。

生物学上的杂交优势

基因相似度达到多少可以杂交(陈宏友讲的外国人基因优良)(2)

生物学上,杂种优势是由美国植物学家、遗传学家,被称为杂交玉米之父的乔治·哈里森·沙尔于1914年提出的,指物种内部杂交产生的后代在遗传上比亲本(父母代)具有更好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并有可能表现出某些更好的表型特征的遗传学现象。

100年来,杂交优势主要被用在植物领域,杂交育种推动了全球主要农作物产量的大幅度提高,为人类粮食安全提供了很大的保障。

但是,直到现在,尽管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都得了巨大的发展,却仍不能很好地解释杂种优势的遗传学机制。

我们知道,除了部分病毒,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双螺旋结构的脱氧核糖核酸,即双链DNA。

这就意味着,每个遗传功能单位,即基因片段包含一对等位基因。

基因相似度达到多少可以杂交(陈宏友讲的外国人基因优良)(3)

基因决定的生物学特征称为基因的表达型。比如,有人的是黑头发,有人是黄头发;有人是卷发,有人是直发。

而这些生物学性状是由一个基因座上一对等位基因中的一个来决定,被称为显性基因,通常用大写字母表示,比如A;另一个不能表达的称为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为a 。

一对等位基因分别来自于母本和父本,如果一个基因座上的等位基因具有相同的基因型,就叫纯合子,表达为AA或aa;否则,叫杂合子Aa 。

A或a的表达出来的生物学性状都有可能更优良;这样,如果是纯合子,表达出来的性状就有可能好上加好。但是,也有可能都有缺陷,纯合子就会显示出劣势;而此时,杂合子具有一半的机会避免表达出缺陷劣势。

已知,动物和人的很多疾病都是有缺陷的基因凑在一起形成纯合子造成的。比如,色盲。

但是,这些所谓优劣势都是随机的,纯合子、杂合子理论上并不存在绝对的机会的好与坏。

只不过,一旦两个缺陷等位凑成纯合子产出有缺陷后代就会比较“显眼”而已;如果是杂合子就可能避免缺陷的表达。

也就是说,从绝对机会上讲,并不存在所谓的杂合子优势,即杂交优势。

植物学利用杂交来育种,不过是在杂交可以产出更多可能性的基础上,经过多代人工选择,选出表达优良表现型的种子,即所谓良种而已。

这就是被人类利用了100年的杂交育种却不能得到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理论支持的原因。

自然状态下,生物的繁殖一般发生在一定地理范围的圈子里。遗传地理范围越近,越容易更多产生出纯合子;相反,遗传地理范围越远,越容易更多产生出杂合子。

人类也存在杂交优势吗?

如上所述,如果杂合子的确必定具有优势的话,那么,跨地理范围的杂交就更有可能获得杂交优势。

问题是,所谓的杂交优势并不绝对;农业育种表现出来的杂交优势是人工选择的结果。

在人类,伦理道德决定了不能像农业杂交育种那样只选择表现出来优势的个体进行多代繁育——否则就是法西斯主义。

因此,从生物学原理上讲,人类原本不存在杂交优势;更不存在利用假设中的杂交优势来培育优势后代的问题。

如何解释人类“远交优势”或“混血优势”现象呢?

尽管从生物学上讲并不存在绝对的杂交优势。

基因相似度达到多少可以杂交(陈宏友讲的外国人基因优良)(4)

但是,不仅人类利用杂交优势进行植物育种,有很多在人类进行的研究证据似乎也支持杂交优势的存在。

这又如何解释呢?

当然,在人类这方面公开发表的研究不多,多数是小样本的小型研究。

基因相似度达到多少可以杂交(陈宏友讲的外国人基因优良)(5)

迄今,最大的一项研究来自我国,由中国农业大学利用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的资料进行。

结果显示,地理距离上越远的父母生出来的孩子可以接受更长时间的教育,“远交”距离每增加1000公里,后代总的受教育年限就增加0.21年。

基因相似度达到多少可以杂交(陈宏友讲的外国人基因优良)(6)

并举例说,如果一个北京出生的男人在上海上大学,并娶了一个上海出生的女人,那么几年后,他们的孩子将比没有迁移的北京出生的男人的孩子平均多接受2.5个月的教育。

另一个例子是,1950年代很多湖南省的年轻人自愿迁移到新疆,湖南与新疆之间的距离大约是3000公里,这些湖南新疆移民的孩子比没有移民的湖南和新疆人生的孩子平均多接受7.5个月的学校教育。

调查还显示,不仅是接受教育年限,远交婚姻生出的孩子身高方面也具有一定优势。

比如,远交婚姻与省内通婚相比 ,男性的后代多接受0.13年的教育,身高平均高1.15厘米;女性的后代分别是0.08年和0.35厘米。

因此,作者得出结论认为,人类也存在远交婚姻相关的杂交优势。

但是,显而易见,能远距离移民的人群。即使不能说都是精英,但至少条件很差的人群能远距离迁移的比例就会小很多。

而世代蜗居在一隅的人群中,条件很差,甚至极端坏的人口比例要比能远距离迁移的人群高得多,这没有什么可争议的吧。

这种劣势的影响又有多大呢?

综上,理论上讲,即使是植物学上,杂交优势也未必存在。

在人类,杂交优势更是一种传说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