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嘴鱼与长脖鱼区别(从爸爸的嘴里出生)

文丨熊宝包

图丨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大多数鱼类的繁殖方式都是体外受精,雄鱼和雌鱼各自排出精子和卵子,形成受精卵之后就任由其自生自灭。雄鱼和雌鱼就像不负责任的父母,基本都是管生不管养的。

但并不是所有鱼类都这样,比如后颌鱼里的雄鱼就是合格的爸爸。尽管后颌鱼的雌鱼也是“甩手妈妈”,但雄鱼绝对拥有自然界最高的责任心。它们会主动承担起孵化受精鱼卵的责任,并且在孵化期间不吃不喝(被迫的)

小嘴鱼与长脖鱼区别(从爸爸的嘴里出生)(1)

外表蠢萌的后颌鱼

后颌鱼,属于鲈形目,后颌鱼科里的一种鱼,它们其貌不扬,嘴巴奇大无比,比自己的头都宽;一对眼睛也几乎比自己的脑袋都大,正面看起来相当蠢萌且有点像青蛙。

作为一种小型鱼类,后颌鱼体长只有12-15厘米,主要分布在大西洋中西部、印度洋和太平洋地区,喜欢生活在海面下15米的珊瑚礁碎石堆附近的洞穴里,以无脊椎生物为食。

小嘴鱼与长脖鱼区别(从爸爸的嘴里出生)(2)

栖息的洞穴,是后颌鱼用自己的大嘴巴一点一点挖掘海底泥沙挖出来的。整个过程也很简单,它们用嘴巴含住沙子带到其他地方吐掉,重复这个过程直到挖出一个洞穴。而且,后颌鱼还会利用碎石以及贝壳加固,给自己搭建一所稳固“房子”。

后颌鱼身上并没有什么太多值得关注的地方,并且长得也不够可爱或者凶猛。但它们却拥有惊人的繁殖方式——用嘴巴孵化自己的鱼卵,还是爸爸负责孵化。

小嘴鱼与长脖鱼区别(从爸爸的嘴里出生)(3)

小时候,很多人都问过爸爸或妈妈,当初自己是怎么来的。有的父母不想告知孩子真相,就编了谎言,比如洪水冲来的、垃圾桶里捡的等等。

如果后颌鱼能问这样的问题,估计后颌鱼爸爸会告诉自己的孩子:你是从爸爸的嘴巴里生出来的。

小嘴鱼与长脖鱼区别(从爸爸的嘴里出生)(4)

用嘴孵化鱼卵的后颌鱼

按照繁殖形式的分类,后颌鱼是一种“口育鱼”,顾名思义就是用嘴巴繁育后代的鱼。平时,后颌鱼更喜欢和同性住在一起;但每到繁殖季节,雄性后颌鱼会精心挖掘一个巢穴求偶,吸引雌性过来交配,然后和雌鱼生活在一起。

雌性后颌鱼产卵之后就对自己的孩子不闻不问。而雄性后颌鱼,则化身成一个“超级奶爸”,全程负责孵化鱼卵。

小嘴鱼与长脖鱼区别(从爸爸的嘴里出生)(5)

它们把精子排出来让鱼卵受精之后,会逐一把散落在海底的鱼卵收集起来,放在自己的嘴巴里孵化,雄性后颌鱼最多能含住50-60颗受精的鱼卵。

为了保护鱼卵,雄性后颌鱼一般深居简出,偶尔会从巢穴探出半个身子,这么做是给鱼卵换气。它们将嘴巴张大然后快速地吞吐水流,将嘴里的鱼卵旋转起来以实现换气的目的,确保自己的幼崽在孵化时不会因为缺氧而死亡。也有人认为,雄性后颌鱼偶尔将鱼卵吐出并且旋转是在清洗鱼卵,避免细菌感染。

小嘴鱼与长脖鱼区别(从爸爸的嘴里出生)(6)

不吃不喝只为保护孩子的“好爸爸”

雄性后颌鱼用嘴巴含住鱼卵,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当它们的嘴巴都被鱼卵占满的时候,就没有空余的地方进食。也就是说,雄鱼在整个孵化过程中不能进食或者说不会进食

好在整个孵化过程不算特别长,后颌鱼鱼卵的孵化时间大概是5-7天,毕竟要是孵化时间太长,雄鱼都得饿死。但一周不能进食,对雄性后颌鱼也是一个巨大的考验;所以每当孵化结束之后,雄性后颌鱼的体重都会下降很多。

小嘴鱼与长脖鱼区别(从爸爸的嘴里出生)(7)

等小鱼完全孵化,从爸爸的嘴巴里游出来,雄性后颌鱼的孵化任务才暂时告一段落。届时,它们会花大量时间觅食,尽快让身体恢复到正常的健康水平,因为接下来鱼爸爸还得承担起照顾孩子的责任。

尽管小鱼已经可以自由活动,但鱼爸爸在孩子有能力保护自己之前,会继续在幼崽身边活动。一旦有危险情况出现,雄性后颌鱼就张大自己的嘴巴让小鱼躲进去。从这一点来说,雄心后颌鱼真的是一个很有责任心的“好爸爸”。

小嘴鱼与长脖鱼区别(从爸爸的嘴里出生)(8)

写在最后

一般情况下,雄性后颌鱼在孵化的过程中,基本都会待在自己的巢穴里。但遭受到攻击之后,它们也会带着幼崽到处游荡。美国佛罗里达州的一位摄影师,就拍到过雄性后颌鱼在沃斯拉古湖四处游动

照片上,这条后颌鱼脸的一侧扎满了细小的刺。摄影师称,它应该是遭遇到了火刺虫的攻击。尽管自己受了伤,后颌鱼爸爸还是在尽心尽责地保护孩子。

小嘴鱼与长脖鱼区别(从爸爸的嘴里出生)(9)

被扎得满头次的后颌鱼“爸爸”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