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第斯马丘比丘简介(走进古印加的失落之城)

对南美的向往,起源于三毛的一本书——《万水千山走遍》。

那还是我的豆蔻年华,对于三毛那一生传奇的经历,忠贞不渝的爱情,还有自由随性的流浪,有着由心而生的向往和年少偏执的狂热。《万水千山走遍》和《撒哈拉沙漠》都是多年翻阅了无数次的枕边书,心心念念希望有朝一日可以重走她的故地体会她的感受。

直到这一天的来临。当我真正站在了马丘比丘那古老的遗址面前,好多书里的文字仍然如同过电影一般在我脑海中闪过,那种不真实感伴随着时差和高反纠缠了我好些天。

安第斯马丘比丘简介(走进古印加的失落之城)(1)

在华纳比丘上看失落之城

马丘比丘,一座修筑在高山之巅的印加古成,被称为是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初登上断垣残壁的时候,太阳还没有升起,整个城池笼罩在浓雾密云里,朦胧中只见垒垒巨石,齐整堆砌,分不清是城还是墙,除了能够感受到身边巨石粗粝的手感,只觉天地仍混沌一体。据说,每天早上8点左右,太阳准时从东边的山间升起,浓雾必将散去。

安第斯马丘比丘简介(走进古印加的失落之城)(2)

清晨浓雾中的马丘比丘

安第斯马丘比丘简介(走进古印加的失落之城)(3)

太阳仍未升起

准时8点,云雾从山涧逐渐散去,苒苒云霄间金光突然四丽,群山峻岭仿佛就在一瞬间向我们现了轮廓真身,光影交错仿佛就是一瞬间,自然的壮美已出现在眼前。待到雾消云散时,马丘比丘的壮丽扑面入怀,在那一刻,强烈地感受到了太阳给人带来的力量。终于从心里体会到了印加人对太阳神的崇拜。

安第斯马丘比丘简介(走进古印加的失落之城)(4)

光影交错的一瞬

马丘比丘修建于公元十五世纪中叶,坐落在海拔超过2300米的安第斯山脉崇山峻岭间。据我们的向导说,这里原来是印加时代的大学。印加王在南美各地选拔智慧的人,送到这里来学习数学、历法、建筑等,也是当年最荣光的事情。西班牙人占领印加帝国之后,摧毁了许许多多的印加建筑,所以印加人决定把地理位置极佳的马丘比丘隐藏起来,保护他们心目中神圣之所。所以西班牙人在长达三百多年的殖民统治期间对它一无所知,秘鲁独立后一百年里也无人涉足。在四百年的时光中,只有翱翔的山鹰目睹过古城的雄姿。直至1912年耶鲁大学的Hiram Bingham教授将其发现。

安第斯马丘比丘简介(走进古印加的失落之城)(5)

古印加的失落之城

马丘比丘分为梯田和城区两大部分。城区由大约140个建筑组成,包括神庙、居住区、公园、监狱和避难所。而梯田也是秘鲁建筑的一个大特色。印加梯田高约1至4米。砌好挡土墙后,倒入碎石以利排水,上面放土或者鸟粪之类的肥料。梯田里或者边上挖凿水道,引溶化的雪山水来灌溉。据说印加的引水灌溉技术非常强,现在依然有很多的水渠是印加时代遗留至今的。

安第斯马丘比丘简介(走进古印加的失落之城)(6)

马丘比丘的梯田区

这就是传说中已经使用500多年的水渠,各种细节让高处流下的水流速度放缓,以灌溉到每一寸的梯田土地。

安第斯马丘比丘简介(走进古印加的失落之城)(7)

仍在使用的梯田灌溉渠

古印加人史处理和运用石料的大师。他们充分利用山上的巨石资源,依托那些重达好几吨的坚硬巨石雕凿、打磨、堆砌,并发展出完美的接缝技术,一些石缝衔接之紧密甚至不到1毫米,连一张纸都塞不进。当然,只有神庙圣殿才有资格使用这种接缝技术,普通民居就只是拿石块堆砌起来而已。

安第斯马丘比丘简介(走进古印加的失落之城)(8)

古印加人叹为观止的石块拼接技术

他们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很会利用大的和小的不规则石头,利用原石、空间、斜坡和弯度来接缝、融合,进行填补式的建筑。

安第斯马丘比丘简介(走进古印加的失落之城)(9)

石块拼接

印加墙近乎完美的构造让不少考古学家沉迷于其中。据说曾经有一个教授回到马丘比丘的时候发现自己心爱的印加墙,也就是下面的这一面由于山体下沉的关系墙头推倒了一些,过于伤心就自杀了。

安第斯马丘比丘简介(走进古印加的失落之城)(10)

让历史学家扼腕自杀的倒塌墙体

所有的祭祀用的大殿大多都是三个窗户,或者三个挂环,可以悬挂三个陶罐,分别装乘不同的液体,用以祭祀代表过去、今生和来世的神。听上去跟中国佛教中的前世、现在和未来佛的理论很是相像。全世界的宗教,本是同宗,只要有一颗向善的心,都是相通的。

安第斯马丘比丘简介(走进古印加的失落之城)(11)

马丘比丘的古城区

湮没在时光里的马丘比丘,据说是印加最伟大的第九代国王帕查库提所督建。他的城市建造构思充满离奇,库斯科以豹为型,马丘比丘酷似一只展翅的鹰姿,匍匐山脊,睨视古今,而奔腾的乌鲁班巴河则如同一条盘踞的大蛇,保护着在群山之巅的马丘比丘 。在印加信仰里,大蛇代表着过去,美洲豹代表今生,而秃鹫象征着来世,寄寓马丘比丘的精神和型体,正是印加人对今生来世的怀想。

安第斯马丘比丘简介(走进古印加的失落之城)(12)

群山之巅的马丘比丘

在马丘比丘的西面,有一座山,印加名字叫做华纳比丘Waynapicchu。在印加语里,马丘比丘是“年老的山”的意思,而华纳比丘则是“年轻的山”。我们要去华纳比丘是因为在那座山顶上可以看到整个马丘比丘的全貌,古老山巅上的石造建筑,占地九万平方米,开阔平地在千山环抱里,一面是垂直峭壁直落谷底,谷底下是日夜奔腾的乌鲁班巴河,蜿蜒曲折。这样的一个地方,如果被灌木所遮蔽,确实是没有办法被发现的。

安第斯马丘比丘简介(走进古印加的失落之城)(13)

华纳比丘

安第斯马丘比丘简介(走进古印加的失落之城)(14)

奔腾的乌鲁班巴河

从山上遥看马丘比丘,寻找秃鹫的形象,还是很需要一点想象力的。

安第斯马丘比丘简介(走进古印加的失落之城)(15)

展翅雄鹰一般的马丘比丘

马丘比丘既为亲近太阳神而建,自然就有与太阳直接联系的物件,就是这个了——拴日石。每年的冬至太阳节时,印加人都会举行仪式,象征性的把太阳拴在这块巨石上,以挽留太阳的脚步,让阳光永恒温暖世界。同时,这也是一个与古中国日晷相类似的东西,可以根据太阳影子的长短方位来判断每天的时辰,同时它虽然是一个不规则的形状,但其四个角正好指向了东南西北。

安第斯马丘比丘简介(走进古印加的失落之城)(16)

拴日石

马丘比丘山脊的最高处是太阳神庙,印加人在最接近太阳之点祭奠太阳神灵,渴望太阳神(Inti)的眷顾。而这里也是众多明信片的拍摄点。

安第斯马丘比丘简介(走进古印加的失落之城)(17)

马丘比丘全景

午后的马丘比丘,游人渐少,天地间弥漫着寂寞,曾经的气势失落成眼前这一份废墟。帕查库题和他的子民,一个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民族,甚至未曾接受正规的教育,在没有任何现代技术的配备下,却能够建造如马丘比丘这样的城市,准确拴日于石,凿石成山,在两山之巅让日神与月神相守,不论从天文地理,建筑哲学,都是足以借鉴的文明。这样的历史,竟然难以抵抗仅仅数百西班牙人的入侵,消逝得如此迅速而没有任何记录,让后人唏嘘与叹息。

安第斯马丘比丘简介(走进古印加的失落之城)(18)

到此一游的印章

这就是这一年的2月14日情人节,我与印加古人的约会。

探险家文明遗址乐途旅游网与专栏作家:苏菲 发布:2016.05.0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