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的典故及故事简介(红楼梦开始撰写于公元1667年前后)

红楼梦的典故及故事简介(红楼梦开始撰写于公元1667年前后)(1)

世界级文学名著红楼梦的成书是经过了很长的时间的,这点在第一回有一个简单的描述:

“将《石头记》再检阅一遍……改《石头记》为《情僧录》。至吴玉峰题曰《红楼梦》。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

自从红学百年以来,红学界一直对红楼梦成书于哪个时代争论不休,红楼梦的思想内涵常复杂,表面故事到八十回断裂,隐秘故事线索若隐若现。因此对红楼梦的成书也有一个由浅及深的渐进过程,以胡适为首的新红学认为红楼梦成书于乾隆朝中期,以蔡元培为首的旧红学认为成书于康熙朝。两个成书时代相差百年,满清对文化作品的政策也不同,结合红楼梦文本,不但时代背景大不相同,文本参考的晚明和清初的诗词及戏曲等文艺作品也不同,因而解读的路径和内容也大相径庭。近年来,土默热红学、吴氏红学、冒襄红学等民间红学,对红楼梦成书也有不同的解释,他们普遍认为成书于康熙朝,这些都值得商榷。

对于红楼梦开始写作的年代,许多人认为是乾隆九年,也就是公元1744,他们的根据是甲成本第一回正文“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仍用《石头记》”,另外还有“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诗词,包括“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他们从甲戌(乾隆十九年,一七五四)往前推算十年,得此结论。另外还有前十四回多处侯爵和伯爵的名号,推断出写作时间是在乾隆十四年谕旨下达之后。那种自甲戌年往上推逆十年的推断方法不但片面,而且欠妥。如果把红楼梦的故事放到晚明,如果故事的皇帝是朱由崧,如果作者是隐皇子贾宝玉,也就是脂砚斋,那么红楼梦的写作年代就会不同,其实红楼梦文本和批注里对开始写作年代有相当详细而准确地描写:

红楼梦第五回贾元春的判词:

二十年来辨是非,

榴花开处照宫闱。

三春争及初春景,

虎兕相逢大梦归。

虎兕相逢在这里表达的是血腥而惨烈的明清改朝换代的战争,因此当1645年南明皇帝朱由崧被杀,就是一个历史朝代的更迭的代表性事件。那么二十年来辨是非在此处说的是非就是朱由崧该不该称帝这样的话题,二十几年过去了,作者开始撰写红楼梦,这个二十几年是值得讨论的,21年也属于二十几年,29年也二十几年。中间大概有八九年的距离。再结合前面的分析,林黛玉进贾府的时候再大堂前看到的对联旁边一行小字,道是:“同乡世教弟勋袭东安郡王穆莳拜手书”,显然林黛玉进贾府的时候东西南北四个郡王都还健在,贾敬生日,南安郡王、东平郡王、西宁郡王、北静郡王四家王爷,并镇国公、牛府等六家,忠靖侯、史府等八家,都差人持了名帖送寿礼来。可是到了后来秦可卿死了出殡路祭的时候,四个王爷的称呼就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东平郡王府成了东平王府,也就是说东平郡王因为一些事情被褫夺了郡王称号。因此我们推断秦可卿死亡于公元1632年,同年杨鹤被罢官。

秦可卿死亡的时候,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给王熙凤托梦,文本写到:

这日夜间,正和平儿灯下拥炉倦绣,早命浓薰绣被,二人睡下,屈指算行程该到何处,【甲戌侧批:所谓“计程今日到梁州”是也。】不知不觉已交三鼓。平儿已睡熟了。凤姐方觉星眼微蒙,恍惚只见秦氏从外走来,含笑说道:“婶婶好睡!我今日回去,你也不送我一程。因娘儿们素日相好,我舍不得婶子,故来别你一别。还有一件心愿未了,非告诉婶子,别人未必中用。”【甲戌侧批:一语贬尽贾家一族空顶冠束带者。】凤姐听了,恍惚问道:“有何心事?你只管托我就是了。”秦氏道:“婶婶,你是个脂粉队里的英雄,【甲戌侧批:称得起。】连那些束带顶冠的男子也不能过你,你如何连两句俗语也不晓得?常言‘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又道是‘登高必跌重’。如今我们家赫赫扬扬,已将百载,一日倘或【甲戌侧批:“倘或”二字酷肖妇女口气。】乐极悲生,若应了那句‘树 猢狲散’的俗语

。。。。。。【甲戌眉批:“树倒猢狲散”之语,今犹在耳,屈指三十五年矣。哀哉伤哉,宁不痛杀!】

注意,红楼梦写到这里,批注者于批注里说了一个相当精确的数字:屈指三十五年矣,秦可卿死亡于1632年,加上35年,那么就是公元1667年。红楼梦第五回应该是作品刚刚开始不久,因此结合二十年来辨是非的分析,红楼梦开始写作于公元1667年前后是无疑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