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文物遗址(沈北文物消失的遗迹)

沈北新区虎石台街道的治安村,曾用名翠花屯。关于翠花屯的来历有两种说法:

一是清代康熙年间有一翠花公主死后葬于此地,形成村落后,得名翠花公主坟,后演变为翠花屯。

二是清顺治的第二个女儿,叫翠花,死后将净瓶埋在此地,建坟立碑,形成村落后,叫翠花屯。上述两种说法在资料上均未查到。1952年经沈阳市郊办事处批准改为治安村,意为太平安全。

《新城子区志》有如下记载:

1685年(清康熙二十四年)12月,皇帝下旨在距盛京西北35公里(今虎石台境内)鳌拜家族坟茔地为自己的姐姐翠花公主建墓立碑。这座坟墓背倚高丘,前有小河湾,坟势隆起,涂以白垩。坟前有大石龟驮的高达3米的九眼透龙碑,碑前建有影房子,房内中央挂着丝绸画公主御影像,坟四周有石杆环绕,石栏外松柏参天,坟地颇为壮观,至今古墓遗迹尚存。翠花公主是民间传说的名字,她是顺治皇帝的第二个女儿,姓杨的庶妃所生。由祖母孝庄皇太后收留抚养,她从小聪明过人,待人宽和谦恭。为安抚住鳌拜及其党羽,确保康熙的皇位和社稷江山,孝庄皇太后将心爱的孙女翠花公主,忍痛下嫁给鳌拜的侄儿——拥有兵权的讷尔杜。

康熙杀鳌拜后,翠花公主的丈夫讷尔杜按罪应处极刑,念公主之面免去死罪,革职遣送回籍,贬为庶人。翠花公主随丈夫回到了原籍,盛京以北35里的息马跑(虎石台境内)。1670年初春康熙东巡盛京祭祖,闲睱时去牧场狩猎,无意中巧遇翠花公主,但见公主脸色憔悴、衣衫褴褛,透过憔悴的脸色仍能见毫无含怨的神情,康熙皇帝面对公主深为内疚。回到京城后就下旨恢复了讷尔杜额驸的官职。翠花公主也随丈夫回到了京城,辅助丈夫为皇上尽忠尽职。1676年(清康熙十五年)因讷尔杜效力有功,被晋封为太事少师。1684年(清康熙二十三年)讷尔杜额驸去世,公主扶柩回籍,悲痛成疾,于1685年(清康熙二十四年)10月病逝。康熙皇帝闻讯深为悲恸,下旨为公主立碑、建墓,派官员致祭,同时追封翠花公主为恭悫(què)长公主。意思是具有宽和恭谦美德的人,以此来悼念对自己的姐姐的怀念。

据郑英杰老师等文保志愿者实地勘查,治安村已经成了建筑工地和垃圾场,原来的东西都已消失。


和硕恭悫长公主:翠花公主

沈阳文物遗址(沈北文物消失的遗迹)(1)

荒草中残存的赑屃

雪村一句“翠花,上酸菜”让翠花这个名字与东北紧密联系到了一起,可是叫翠花这个名字的不光有一个卖酸菜的东北姑娘,还有一个静静躺在沈北新区的被人遗忘的公主,她是孝庄皇后最疼爱的孙女,她是顺治皇帝唯一成年的女儿,她是康熙大帝最挂念的姐姐——翠花恭悫长公主。

想当年大清王朝发轫辽源,多情的顺治皇帝在董鄂妃死后伤心万分,不久也告别人世。顺治皇帝一生共有八儿六女,但是有五个女儿都在幼年夭折,最大的不过活了六岁,唯一一个成年的女儿便是翠花公主。翠花公主自幼聪颖可爱,长大后更是贤良淑德,被孝庄皇后视为掌上明珠。当时鳌拜权倾朝野,孝庄皇后为了拉拢鳌拜忍痛割爱将翠花公主嫁给鳌拜侄儿讷尔杜。后来少年康熙智擒鳌拜,讷尔杜也受到牵连被贬回原籍,翠花公主随夫回到盛京,成了政治牺牲品。多年之后康熙出关打猎,邂逅胞姐,感慨万千,因怜惜胞姐处境,遂将讷尔杜调回京城,翠花公主得以从还帝室。怎奈其红颜命薄,没有几年讷尔杜英年早逝,翠花公主也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撒手人寰,时年33岁。康熙大帝伤心不已,派人将姐姐灵柩运送到鳌拜家族坟茔地用八眼半透龙碑厚葬(清制九眼墓碑为最贵,八眼半次之),并亲自为翠花公主写碑文,追封其为恭悫长公主,即具有宽和恭谦美德的公主。

翠花公主的墓在沈北新区虎石台境内的治安村,治安村原名翠花屯,据新城子区志记载,当年这座坟墓背倚高丘,前有小河湾,坟势隆起,涂以白垩。翠花墓碑前建有影房子,房内中央挂着丝绸画公主御影像,坟四周有石杆环绕,石栏外松柏参天,坟地颇为壮观。可惜现在影房和墓碑都被毁坏了,就连托墓碑的赑屃也被打坏了脑袋和尾巴。如果不用铁链锁住,赑屃就会向西南方向爬。因为翠花公主墓建在山坡处,赑屃自然向坡下滑动了大约二十米。当地的百姓都说,这是翠花公主思念远在北京的奶奶、爸爸和弟弟了。治安村的村民都是当年为翠花公主守灵的人的后代,本姓那拉,后来改汉姓包或杨,当地村民都说:“包杨本一家,以前姓那拉。”每年清明,村民都是自发地去给他们世代守护的翠花公主扫墓。

历尽数百年的沧桑,孝庄、顺治、康熙、鳌拜等风云人物早已载入史册,任后人评说。而翠花公主早已尘封在历史的档案中,被世人所淡忘。谁晓得那荒坟枯冢中竟是帝胄皇姑,谁晓得数百年前有一个公主有着如此的坎坷命运。他的陵园早已遭到破坏,残破不堪。她的经历也许会变成老婆婆哄孙儿的故事而延续。

光阴似箭,荒道旁被人遗忘的翠花公主墓在夕阳中默默见证着如烟往事……


沈阳北郊与村庄一起消失的公主坟

作者:老妖魔

沈阳北郊曾有一个叫做治安村的小村庄,村庄面向蒲河、背靠一条小土冈。村外的山坡下原有一处公主坟,墓主是清世祖次女与驸马讷尔杜。后来,沈阳市在这个地区建立一个工业固体废物处置中心,因此将治安村整体搬迁。如今这里人迹极少,只有遗留在大树上的告示牌提示着这里的确曾有一个治安村。

沈阳文物遗址(沈北文物消失的遗迹)(2)

沈阳文物遗址(沈北文物消失的遗迹)(3)

沈阳文物遗址(沈北文物消失的遗迹)(4)

这个村庄背山面水,村东是清代大臣鳌拜的家族墓地。清世祖次女下嫁鳌拜侄讷尔杜,死后就归葬在这里。

村庄搬迁后,附近的面貌改变很大,墓地在2009年的时候还能看到赑屃和碎碑、断的供桌,可是如今只剩下三棵松树,两棵在公主坟原址,一棵较大的在园寝门址的位置。

难得遇到一位大叔是当地邻村人,他站在两棵松树前方不停嘟囔:“那些石头东西哪去了?谁要它干嘛?……可能被埋起来了?前年还放在这呢!?……”令人唏嘘。

公主坟就这样与村庄一起消失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