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有一天我老无所依(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

很久之前,听说有一个老师给班级里学生做过一个问卷调查,问卷一共只有两道题。

1、他很爱她,她细长的瓜子脸,弯弯的娥眉,面色白皙,美丽动人。可是有一天,她不幸遇上了车祸,痊愈后,脸上留下几道大大的丑陋疤痕。你觉得,他会一如既往地爱她吗? A、他一定会 B、他一定不会 C、他可能会 2、她很爱他,他是商界的精英,儒雅沉稳,敢打敢拼。忽然有一天,他破产了。你觉得,她还会像以前一样爱他吗? A、她一定会 B、她一定不会 C、她可能会

若有一天我老无所依(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1)

在第一次答题之前,老师告诉学生,两道题里人物关系是恋人,完成填写后,问卷收上来,老师一统计,发现:第一题,10%的同学选A,10%的同学选B,80%的同学选C;第二题,30%的同学选了A,30%的同学选B,40%的同学选C。

这时老师似有深意地看着大家,说到:“现在,我们来假设一下,如果,第一题中的‘他’是‘她’的父亲,第二题中的‘她’是‘他’的母亲。让你把这两道题重新做一遍,你还会坚持原来的选择吗?”问卷再次发到同学们的手中,教室里忽然变得非常宁静,一张张年轻的面庞变得凝重而深沉。几分钟后,问卷收了上来,老师再一统计,两道题,同学们都100%地选了A。

老师的语调深沉而动情:“这个世界上,有一种爱,亘古绵长,无私无求;不因季节更替。不因名利浮沉,这就是父母的爱啊!”

若有一天我老无所依(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2)

有一次和同事聊天,说到养老问题,他终于憋不住,和我倾诉了一个实实在在发生在他家里的事情。

他家里目前只有一个70多岁的爷爷还在,爷爷呢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还有两个孙子,两个儿子两家人都在上海工作,女儿照顾自己的两小孩读书,两个孙子也都成了家。这样爷爷也就成了所谓的农村留守老人,子女每年回家两三次,虽说每次回去都是吃的穿的不愁,但是这样的日子确实孤独,常年的一个人生活,也让爷爷性格变得有点孤僻。

去年暑假,儿子们本着好心,想让爷爷来上海小住一段时间,虽说是路不算远,而且交通也算方便,儿子还是不太放心,还特意拜托同行的熟人路上帮忙照顾。然后悲剧的事情还是发生,大巴在中途休息的时候,同行的熟人带着爷爷去吃午饭,却不小心在服务区餐馆楼梯上摔了下来,随后救护车送到医院,骨头也断了,脑袋里也有血块。在经历了几个月的住院治疗,总算是性命没有大碍,但是生活上却不能自理了。

若有一天我老无所依(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3)

本来想带着老人来团聚的举动,却给两个家庭带来了很多的无奈和痛苦,目前两家的情况差不多,都有一个刚出生的宝宝需要儿媳妇照顾,两个儿子和两个孙子则要工作赚钱,这下麻烦了,谁回家照顾老人?女儿说自己已经嫁出去了,还有两个小孩要陪读,自然没有时间,几番商量下来,决定两个儿子一家照顾一个月。时间很快,就这样到了年底,两个儿子都叫苦了,这样下去工作也做不下去了,又不能带到上海,一个原因是三代人怎么挤的下去这么小的房子?况且还是一个行动不便需要照顾的老人,另外一个原因是老人的医保交在农村,后期的治疗如果都在上海,费用比较高;后来想到在农村找一个人来照顾,每个月付点钱,可是现在的农村,男的都出去了,留在家里的女儿也整天是聊天串门嗑瓜子,谁也不想接这个活。无奈之下,只能想到将爷爷送到养老院,可是被爷爷的一句话给否定了,爷爷说:如果去养老院,还不如现在给我一粒药。两个儿子没办法,只能这样继续一个月轮换着照顾,可这样的日子,不知道要持续多久。

若有一天我老无所依(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4)

同事说到这,我也沉默了。你能说两家人都不孝顺吗?并不是,两家人都有自己的日子要过,谁能在农村守着老人直到老人去世。赵朴初说过:父母的家永远是孩子的家;子女的家从来不是父母的家。生孩子是任务,养孩子是义务,靠孩子是错误。我相信像同事这样类似的事情,应该有很多。这类事情现在不会消失,以后也不会消失,我和同事都陷入了沉思,多少年后,我们老了又能靠谁?靠儿子?还是靠保姆?

若有一天我老无所依(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5)

想起汪峰的一首歌: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请把我埋在,在那时光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