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支一扶在区里上班怎么样(三支一扶出来后待遇怎么样)

从三支一扶出来后基本上就两种结果:,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三支一扶在区里上班怎么样?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三支一扶在区里上班怎么样(三支一扶出来后待遇怎么样)

三支一扶在区里上班怎么样

从三支一扶出来后基本上就两种结果:

一是对原单位还比较满意,直接落编成为体制内人。

二是有更高的追求,借助两年基层工作经验参加专门招录,考上公务员或者研究生了。

以后混成什么样主要还是看自己对未来的规划。期满之后只要拿到合格证书,去考事业单位能加分,考公可以参加定向招录,竞争难度大大减少了,考研能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取录取。超级值得有木有!

但前提是能熬过两年低谷期。因为不知道会给你分到哪些地方,有可能是比较偏远的乡镇,交通堵塞,人烟稀少,水土不服,条件艰苦等各种意外。。。

所以,在报考的时候一定要想清楚,报离家近的单位。回家比较方便,爸妈也不用跟着操心。

我是土生土长的河南农村人,毕业之后,冲着河南的三支一扶期满落编政策在毕业当年报考了扶贫岗。这个岗位竞争还是挺激烈的。插一句,支教,支医,这两个岗位比较好考,因为一个要求有教师资格证,另外一个要求是医学专业,光这限制就能刷下去不少人,就三不限岗位最难。

为了能一次上岸,专门给自己留了两个月的时间准备,不负众望,去年以笔试75分上岸我们老家乡镇街道办了。

本来还怕给我分到别的地方,没想到政府这么贴心,是根据就近原则安排的。

快递,超市啥都有,我没住单位宿舍,每天骑着我的的小电车,上下班15分钟就到家了。一般是五点半准时下班,回家帮老妈一起做做饭,打扫下家务,加班情况下回到家就能吃上热乎饭了。

说真的,现在想想总感觉和做梦一样,别人都是远离穷乡僻壤。去北上广,浙杭南打拼。而我竟然过着小学似的生活,一天三四次回家。绝了。

再说说工资吧,河南的三支一扶待遇比较低,本科生2600,专科生好像是2500。除此之外只有满六个月一次性发放的3000元安家费。不过我这吃住都在家,倒也没啥花销,最多在网上买买衣服和护肤品,以及蔬菜水果这些生活必需品,一个月至少还能剩个1000块钱。

据说这待遇已经比新入职的公务员工资要高了,我初中同学,他是去年考上的乡镇公务员,一个月2000块钱。听说他这个工资以后还是慢慢涨的,但目前来看,我这三支一扶的待遇并不差啊。

据我了解大多数省市都有期满落编的政策的,比如安徽、甘肃、河北、广西、河南、湖北、吉林、江西、山东、山西、陕西、四川、天津、云南。

看看你是不是在这个省市里,加油备考吧。一旦上岸就算是一只脚踏进体制内的人了。

再分享下我的备考经验,希望能够对备考三支一扶的小伙伴们有帮助,以河南为例,只考公基,我就直接说公基了。

公共基础知识考察的范围非常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法律,管理,公文,文学,历史,科技等各个方面,知识点超级琐碎,特别难记。我当初主要是从以下三个方面去着手的准备的:

一、把基础打扎实,该拿的分不能少

公基的法律,政治,经济,管理和公文是出题比重比较大的几个模块了。知识点多就算了,尤其是是法律,政治,和经济这块比较难理解。学习这些的时候最好能搭配教材和网课,这样能减轻备考压力,有老师带领着入门也能学的更全面扎实一些。

我备考时用的教材是华图的笔试一本通,网课崔胜三支全课,中公公基6000题,历年真题。

中公的笔试一本通

其实我感觉,中公和华图的这两个机构选哪个都可以,我当时买的时候是冲着哪个便宜入手哪一套。毕竟论名气,两个牌子是不相上下的,论质量几乎差不了多少,那我的选择办法就是看价格了。买的时候教材和历年真题是一套的,综合比下来华图的价格略胜一筹。通体看下来,感觉阅读体验还可以,知识点全面,排版也比较清晰,关于各个模块的知识点讲解的非常细致。重难点的地方都加粗标记出来了,挺方便的。

对于短期备考的人来说可以只看重点,对大概知识点有个了解就够了。不过单看教材还是比较枯燥,并且整天背记也挺费力的,不如结合网课学习。

崔胜三支全课

对于网课的选择我当初也没怎么比较,先看价格,又看详情页的介绍,冲着记忆效果好选了崔胜。首先是老师总结的知识点很全面,重点又很突出。其次是听老师讲课比较好理解,就算比较复杂的模块,听一遍就理解了,中间再做做题巩固巩固记忆就很深刻了。很惊奇的是往后在学的过程中老师还会捎带着复习之前学过的内容,这一来遗忘的频率降低了不少。半个月看完,基本上不用再特意去背诵,感觉特别省事。

我有个拿手绝学就是看完当天的课程后晚上睡前花20分钟做个思导图,巩固一下今天学的内容,顺便可以抽查遗忘情况。毕竟不管再牛的课自己还是要上心才能拿到好结果的。并且我还专门找了个笔记本,把老师多次强调的知识点抄写在小本子上了,方便以后回故。可能是前期基础比较扎实,之后我再去做题顺畅多了,最后考了75分成功进面了。


二、平时重积累,多拿常识分

常识的考察范围比较广,出题也特别随意,没啥规律可循。教材上出现的和老师讲到的那些内容只是经常考到的知识点,要想多拿分还是要靠平时的积累。

积累的方式有很多种,一是看课外书。人物自传这种,能了解到历史以及各种重大事件,还可以多看一些纪录片,逛逛博物馆科技馆,包括天文馆,要不老一辈咋会留下来一句留心处处是学问这句话呢。我的建议是最好看一些近代史有关的纪录片。

时政是每年必考的内容,并且占分比重也挺大的。在备考期间建议多看看新闻。了解国家大事,有条件的话每天看看新闻联播,我觉得这是积累时政最方便的一种方式了。如果不是全职备考,或者居住的地方没有电视,可以下载个人民日报和半月谈,对于了解社会热点积累素材也是很有用的。


三、刷题巩固, 查漏补缺

公基这种科目,可以少背书,但不能少做题。毕竟教材上就那么多东西,只要能背会按照原文去问题,那你肯定会答。但考试题目就不一样了,一个知识点可以来回换着法子出题,超级灵活。考察同一个知识点,你这一题能做对,不代表下一题就会。所以还是要靠不刷题去见新题,破出题方式,同时检测和巩固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买书的时候想着还是要配套的好,所以我刷题用的也是中公的真题题库,另外还买了本中公的公基6000题。平时在看崔胜网课的时候每听完一节课我都去做半个小时的题,感觉难度和真题难度不相上下,题量也比较足,完全够我两个月在家刷题用了。答案解析也比较周到,遇到有疑惑的题参考答案看看就明白了。

看完崔胜刷完专项题库开始刷中公的历年套卷了。因为河南的三支一扶考试不指定官方资料,要想摸索出往年的出题方向和规律,也只有把近几年的真题套卷反复做个几遍,好好研究透彻了才行。

但在做的时候有一点需要说明,不能每次做完卷子扔一旁不管了。要注意剖析错题,总结出自己每次做题的原因。发挥追根揭底的精神,保证下一次不会犯同样的错误,不然做多少遍都是在低水平的重复动作,是不可能有进步的。我每次做完试卷后,都会再花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先看一遍错题,对照答案进行改正。把这一张卷子修改完之后再把错题部分整理到错题本上,标注好错题原因。然后再结合教材或者崔胜学半个小时,争取能补足缺口。这样来回查错补足,就能保证把知识点掌握的更全面了,不在考前留一丝漏洞。

面试也是大多数考生需要准备的重点环节,很多人在面试考试前的准备非常无序,什么都想准备,又不知道该从何处下手,抓不住重点,找不准方向,因此做了很多无用功。以下是我给各位大家的建议:

1、注重礼仪举止,培养形象气质

对面试考试来讲,礼仪举止是考官考察的一类要素。很多人在备考期间只注重内容,不关注外在表现。这是一种对于面试较为严重错误认识。每一个人都无法改变考官对你的第一印象,因此第一印象就尤为重要。其中气质形象尤为重要,比如很多考生在面试中站姿不直,走姿不稳,坐姿不正,表情僵硬,这都是面试中可能被考官直接否定的表现。

因此大家可以平时着手锻炼自己形象气质。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瑜伽、打羽毛球等多种体育方式来提升自己的气质,同时也达到锻炼身体的效果,使自己在将来面试中能以良好的、自信的精神状态来迎接面试。另外,在平时的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站姿、走姿、坐姿,让自己养成良好的习惯,做到表情自然放松又不失严肃。

2、加强语言表达练习,提升表达能力

讲话的能力往往影响了我们表达的内容。很多人平时习惯了看和写,往往很难在短时间内适应面试中所注重的听和说,因此语言表达能力较差成为困扰大家的一大难题。首先语言表达能力差的表现是,在面试答题中声音小而柔,没有底气,磕磕绊绊不连贯流畅。会让考官认为你缺乏自信,逻辑思维能力差,语言表达层次感不强。其次许多人在答题过程中过多使用口头语,例如有的人会频繁的说“呃”“嗯”“这个”“那个”等口头语,这不仅破坏了表达的语境还有碍于考官的连贯理解,失去继续听下去的兴趣。

从另一方面来说,表达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在以后的工作也很重要,更是选拔人才的硬性要求,因此,表现能力的提升对大家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注意表达方式的改变,在平时多注重用说的方式去回答书面的问题,练习的内容最好是跟面试素材相关的知识点,比如时政热点,哲理故事等,也可以通过录音的方式来发现自己的不足。其次,交流过程中克制使用口头语,多使用逻辑词进行观点的进一步阐述。同时也可以观摩一些时政评论员的评论,学习专家、学者在交流中的方式与技巧,逐渐让自己的表达交流更清晰,更有条理。

3、关注面试题型,抓住核心关键

从三支一扶面试考试来看,近几年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全面,包括综合分析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求职动机与拟任职位匹配性、计划组织协调能力、应变能力等。大家在备考中的难点就是综合分析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往往会结合社会现象和政策理解类进行考察,这一类题都往往会结合最新的热点事件来考察,这就要求我们多关注生活中较为热门的话题,比如“上海小吃阿大葱油饼禁停”、“深圳冲绿灯处罚”、“十八届六中全会全面从严治党”等。

所以大家平时需多关注社会热点事件,了解时政评论及国家当前大政方针,注重基本知识的积累,培养自己的政府思维,提高自身答题时对热点的敏感度。另外就是具体工作中组织活动,与同事领导协调关系、应急应变及对于职业的认识与岗位的价值认同,大家要多关注、多练习,理顺自己的答题思路。

以上就是我分享的所有内容了,希望絮絮叨叨的这些能给大家提供一个参考方向,希望大家都能如愿上岸。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