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初期七大异姓王(西汉初八个异姓王的结局如何)

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后,共封了八个异姓王,分别是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赵王张耳、燕王臧荼、燕王卢绾、韩王信长沙王吴芮,今天我们来看看他们的结局如何?

西汉初期七大异姓王(西汉初八个异姓王的结局如何)(1)

1.楚王韩信(?—公元前196年):泗水郡淮阴县(今江苏淮安)人,早年生活穷困,受过“胯下之辱”,从军后在项羽帐下,不得重用投靠刘邦,被封为大将军。夺三秦、败魏赵、降燕齐,被刘邦封为齐王。打败项羽后,刘邦夺取了韩信的兵权,改封他为楚王,后来又降为淮阴侯。前196年,韩信趁刘邦亲征代地时欲内应叛乱,被吕后先一步骗进宫秘密杀害于长乐宫的钟室,诛三族。

西汉初期七大异姓王(西汉初八个异姓王的结局如何)(2)

2.梁王彭越(?—公元前196年):字仲,砀郡昌邑人。秦末时在魏地举兵抗秦,楚汉战争时归降了刘邦,打败项羽后,被封为梁王,定都于定陶(今山东菏泽定陶区)。公元前196年,刘邦平叛代地的陈豨后,嫌梁王彭越不派兵支援,将其囚禁迁徙蜀地,后在吕后的建议下将其烹杀,诛其宗族。

西汉初期七大异姓王(西汉初八个异姓王的结局如何)(3)

3.淮南王英布(?~公元前196年):偃姓,英氏,名布,九江郡六县(今安徽六安市)人。早年为秦朝时的刑徒,受黥刑,后随项梁起义,受到项羽器重。灭秦后,被项羽封为九江王。楚汉战争时归附刘邦,打败项羽,被封为淮南王。前196年起兵反叛,被刘邦诛灭。

西汉初期七大异姓王(西汉初八个异姓王的结局如何)(4)

4.赵王张耳(?~前202年):大梁(今河南开封)人,原为信陵君魏无忌的门客,参加过陈胜、吴广的起义,后来拥立赵歇为赵王,联合其他各诸侯共同起来对抗秦朝。灭秦后,项羽封张耳为常山王,后来转投刘邦,被刘邦封为赵王,汉高祖五年,张耳去世,其子张敖继承了他的爵位继续为赵王。张敖后来娶了刘邦的女儿鲁元公主为妻,高祖八年,张敖受牵连被贬为宣平侯,吕后六年,张敖去世。

西汉初期七大异姓王(西汉初八个异姓王的结局如何)(5)

5.燕王臧荼(?-前202年):战国时燕国旧将,秦灭时起兵抗秦;灭秦后,被项羽封为燕王。楚汉战争时,归降韩信,投降刘邦,仍被封为燕王。公元前202年十月,第一个站出来反叛刘邦,刘邦亲征,两个月内平叛,捕杀了臧荼,改封太尉卢绾为新的燕王。

西汉初期七大异姓王(西汉初八个异姓王的结局如何)(6)

6.燕王卢绾(前256年—前194年):泗水郡丰邑(今江苏丰县)人,与刘邦是发小,同年同月同日生。刘邦平叛燕王臧荼后,改封太尉卢绾为新的燕王。前195年,刘邦怀疑卢绾勾结陈豨反叛,派樊哙、周勃攻打燕国,卢绾逃至匈奴,第二年死去。

西汉初期七大异姓王(西汉初八个异姓王的结局如何)(7)

7.韩王信:战国时韩国王室后裔,跟随刘邦抗秦,楚汉战争时,韩信打败韩王郑昌,刘邦就封韩王信为韩王。公元前201年,匈奴攻韩地,韩王信投降匈奴,在晋阳谋反。刘邦亲征,于白登山被围困7天后突围,五年后韩王信协助陈豨共同反叛刘邦,被汉将柴武剿灭斩杀。

西汉初期七大异姓王(西汉初八个异姓王的结局如何)(8)

8.长沙王吴芮(约公元前241年~公元前201年):馀汗县(今江西省余干县)人,春秋时吴王夫差后裔。吴芮曾任秦朝番县第一任县令,又是第一个响应反秦的秦吏。灭秦后,项羽封吴芮为衡山王;建立汉朝后,刘邦封其为长沙王。吴芮低调保守、行事内敛,是刘邦唯一放心的异姓王。吴芮死后,其子吴臣袭其王位,在位两年后去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