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刀赴会真实原型(单刀赴会真相是什么)

“单刀赴会”是《三国演义》中非常精彩的一段,讲的是骄傲的关羽手提青龙偃月刀,到东吴鲁肃军营谈判荆州争议的经过,关羽当时假装醉酒挟架着鲁肃安全上船,回到荆州的故事。罗贯中讲这个故事自然是为了表现关羽的勇武。但在真实的历史中,这件事却不像小说中说的那样简单,故事的第一主角也不只是关羽,而是鲁肃。据《三国志·吴书·鲁肃传》记载,“肃邀羽相见,各驻兵马百步上,但请将军单刀赴会”。由此可见,发起“单刀赴会”提议的是鲁肃,那么,鲁肃为何向关羽发出“单刀赴会”的邀约呢?这次双方会谈就荆州问题达成了什么解决方案呢?最后对三国形势的发展又有怎样的影响呢?

单刀赴会的背景:

单刀赴会真实原型(单刀赴会真相是什么)(1)

​赤壁之战后,周瑜、甘宁等东吴将领曾建议孙权西取益州刘璋,孙权曾就此事咨询刘备的意见,但刘备和诸葛亮暗中也有图谋益州的计划,所以刘备就假意说:“我和刘璋都是汉室宗室,应以匡扶汉朝社稷为己任。现在刘璋得罪了下属,我听后很担忧,但我愿意宽容他。如果不得到他邀请相助,我宁可归隐山林。”孙权被刘备这样一番忽悠,同时也考虑到东吴当时西进的实际困难,就没有采纳周瑜等人的建议。

单刀赴会真实原型(单刀赴会真相是什么)(2)

​建安十九年(214),刘备自己借刘璋邀请相助的机会拿下了益州。孙权得知后心里不是滋味,责骂刘备“猾虏乃敢挟诈!”于是,孙权便以刘备既得益州,当割荆州长沙、零陵、桂阳三郡给东吴,刘备却不愿意,孙权便派吕蒙去攻取。刘备得知,亲自到公安支援,并派关羽率军和东吴争夺三郡,当关羽率军到达益阳时,极具战略头脑的鲁肃正奉孙权之命驻守益阳,与关羽两军对峙。鲁肃为了维护孙刘联盟大局,决定邀请关羽单刀赴会,商讨这次争端的解决办法。

单刀赴会的经过:

单刀赴会真实原型(单刀赴会真相是什么)(3)

​鲁肃向关羽发出“各驻兵马百步上,但请将军单刀俱会”的会谈提议后,关羽同意。但双方会谈的地点在哪,《三国志》中并未说明,据益阳县志记载,当时“羽与鲁肃相拒于益阳,约次日诸将军单刀俱会,立马百步外,单刀之名,盖以此也。今南门外碧津渡,即单刀赴会处也”。按此说法,会谈地点应该是陆贾山北坡下的碧津渡,这里应该既不是鲁肃的驻地也不是关羽的大营,但属于东吴势力范围。虽然如此,鲁肃手下将领仍旧害怕情况有变,劝鲁肃不要前往。鲁肃却说:“此次会谈是向关羽讲清道理,况且原本就是刘备有负于我们,还没有定论情况下,关羽不敢对我们不利”。

单刀赴会真实原型(单刀赴会真相是什么)(4)

​这样,鲁肃和关羽最终按时到达会谈地点。鲁肃开诚布公地责备数说关羽:“当初荆州之地就是借给你们暂居,现在你们已经得了益州,既无奉还之意,但求三郡,又不从命。”关羽则说:“乌林之役时,左将军刘备亲自投身到队伍中间,睡觉都不卸甲,大家同心破曹,最终怎么可能徒劳无获,没有一点地盘呢?你这次就打算来收我们占领的地方?”关羽的话讲得很硬气,鲁肃则继续力争说:“不是这样,当初刘豫州在长坂坡被曹操大败,没有归处,正是我们吴主同情你们,后来打败曹操,我们才答应借荆州之地暂时给刘豫州庇荫,而刘豫州私独饰情,这样是有损咱们友好的。现在你们占了益州还想同时兼并荆州,就是普通人也不能这样做啊,何况刘豫州这样的领军人物!我听说‘贪而弃义,必为祸阶'。你我都是身担重任的人,如果不明白这个道理,不以道义辅助,而只凭借弱小的力量争夺,本身师出无名,那怎么可能成功呢?”关羽对鲁肃的话无法回答,便拿起自己的刀站起来应付说:“这都是国家大事,咱们怎么能说得清!”鲁肃只得眼看着他离开。

单刀赴会的结果:

单刀赴会真实原型(单刀赴会真相是什么)(5)

​鲁肃与关羽的会谈,当时虽没有谈出结果,双方回去后虽然也进行了一些进攻的准备,但终究没有发生大规模的军事冲突。估计关羽会将和鲁肃会谈的情况报告给刘备,随后正好曹操兵发汉中,刘备担心益州出问题,便再派人与东吴讲和,刘备答应先以湘水划界,同意割让荆州的长沙、江夏、桂阳归属东吴,自己则只占南郡、零陵、武陵三郡,待取得凉州再研究这三个地方的归属。孙权见亦有所得,也就同意了鲁肃的劝谏,双方罢兵,继续保持着有隐患的盟友关系。

单刀赴会的遗憾:

单刀赴会真实原型(单刀赴会真相是什么)(6)

​根据有限的史料可见,关羽和鲁肃的单刀赴会在历史上是确有其事的,只不过并不像小说《三国演义》说的那样,完全是关羽的主场,而是双方表现都很勇敢,特别是鲁肃的表现更值得赞颂,是真英雄。单刀赴会其实是吴蜀两方极好的会谈机会,总体上看双方都有和解的诚意,但刘备一方的诚意不够大,这为后面吴蜀联盟的破裂埋下了隐患。如果刘备一方能以更大的诚意安抚孙权,可能孙刘联盟就不会出现后面的问题。比如,刘备可以承诺将直接派兵帮助孙权向北抢占曹操的地盘,然后替换出荆州三郡。另外,还可以在其他方面与孙权拉近关系,比如关羽可以同意东吴方面的提亲,甚至刘备可以主动多安排这样的行动。这样后面关羽北进樊城的时候,孙权对偷袭关羽后方的行动,顾虑就会更多一些,甚至可能避免。可惜,最后事情还是被关羽搞砸了。

虽然单刀赴会留下一些遗憾,但它却使后人对三国时代的英雄人物产生更深刻的认识,敬畏他们的勇敢表现。

参考资料:《三国志》《益阳县志》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