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扶贫工作质量提升(我国教育扶贫攻坚成效显著)

3700万名农村学生受益于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覆盖所有国家级贫困县;28万名农村特岗教师活跃在中西部22个省(区)1000多个县3万多所农村学校(村小、教学点);2012年起所有“211工程”高校和中央部属高校安排专门计划,面向贫困县累计招生37万人……教育部日前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表示,近年来,我国教育扶贫攻坚成效显著,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教育扶贫工作质量提升?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教育扶贫工作质量提升(我国教育扶贫攻坚成效显著)

教育扶贫工作质量提升

3700万名农村学生受益于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覆盖所有国家级贫困县;28万名农村特岗教师活跃在中西部22个省(区)1000多个县3万多所农村学校(村小、教学点);2012年起所有“211工程”高校和中央部属高校安排专门计划,面向贫困县累计招生37万人……教育部日前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表示,近年来,我国教育扶贫攻坚成效显著。

在教育扶贫重大工程项目方面,我国连续实施了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79.6%。全面改善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832个贫困县已基本完成建设任务。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覆盖所有国家级贫困县,让3700万名农村学生受益,营养健康状况得到显著改善,身体素质明显提升,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地区男、女生各年龄段的平均身高、体重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实施消除义务教育大班额计划,截至2018年10月底,义务教育大班额、超大班额数量比2017年分别减少了18.9%和48.7%,为近10年最大降幅。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国培计划”累计培训乡村教师和校园长540万余人次。实施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全国28万名农村特岗教师活跃在中西部22个省(区)1000多个县3万多所农村学校(村小、教学点)。有28个省份通过在学免费、学费补偿和国家贷款代偿等方式,每年吸引4.1万名高校毕业生直接到农村中小学任教。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实现全覆盖,有效缓解了贫困地区教师“下不来、留不住、教不好”的问题。启动实施银龄讲学计划。2018-2020年,计划招募1万名优秀退休校长、教研员、特级教师、高级教师等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讲学,发挥优秀退休教师引领示范作用,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我国还着力推动建设精准到人的学生资助体系。学前教育对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予以资助,义务教育实施“两免一补”政策,普通高中率先免除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杂费,中等职业教育对所有农村学生、城市涉农专业学生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除学费,高中阶段教育设立国家助学金,高等教育实施国家奖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学费补偿贷款代偿、勤工助学等多种资助方式,学生资助政策实现了“三个全覆盖”,即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所有学段全覆盖,公办民办学校全覆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特别是在高等教育阶段,实现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入学前、入学时和入学后“三不愁”。

在推动落实教育扶贫倾斜政策方面,我国持续实施定向招生专项计划,2012年起所有“211工程”高校和中央部属高校安排专门计划,面向贫困县累计招生37万人,2018年专项计划共录取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10.38万人。持续推进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2018年为中西部乡镇卫生院安排订单定向免费五年制本科医学生培养计划6483人。支持贫困地区少数民族优秀人才培养,2018年下达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等各类内地民族班招生计划共计8万余名。实施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行动,学历教育和技能培训双管齐下,帮助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就业脱贫,2017年跨省招生30万余人。

据悉,2019年教育部将集中力量支持深度贫困地区。继续推动教育新增资金、新增举措、新增项目等向“三区三州”倾斜。实施推普脱贫攻坚行动,组织开展基层干部和青壮年农牧民普通话培训。在民族地区推广“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聚焦深度贫困县,分类研究制订教育脱贫攻坚指导工作方案。 (焦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