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名言(解读鲁迅先生的孔乙己)

鲁迅小说与中学生的“时代隔膜”一直存在,教学中“言鲁迅必反封建”的狭隘化主题解读,致使人物形象的复杂性、主题的深刻性、文本的时代性被忽视,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名言?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名言(解读鲁迅先生的孔乙己)

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名言

鲁迅小说与中学生的“时代隔膜”一直存在,教学中“言鲁迅必反封建”的狭隘化主题解读,致使人物形象的复杂性、主题的深刻性、文本的时代性被忽视。

一、《孔乙己》中几个关键问题的理解

(一)人物形象的复杂性

孔乙己的形象定位是“不完美、落魄的知识分子”,他迂腐清高,固守读书人应高人一等的观念;但分茴香豆等细节又体现出其单纯善良。这一“矛盾”的人物形象塑造的深意可从悲剧美学进行阐释。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主人公“不十分善良,也不十分公正,之所以陷入厄运,不是由于他为非作歹,而是因为他犯了错误”。十恶不赦的人遭遇厄运,人们会觉得“恶有恶报”;近乎完美的人遭遇不幸,普通人因其完美很难有情感共鸣。而孔乙己的性格缺陷与人性闪光点并存,更贴近生活,此类人物能让观众达到情感上的相通性,使悲剧效果更深刻。

此外,孔乙己具有“边缘人”的特征,“边缘人”是对社会群体的参与不完全的人。“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一句颇有深意,他既不属于以短衣帮为代表的下层劳动人民,也不属于丁举人等上层阶级,因而两个群体都排挤侮辱他,这也是其悲剧产生的重要原因。

(二)主题的深刻性

对《孔乙己》主题的讨论多达数种,主要有“批判封建主题说”“儿童教育主题说”“精神批判主题说”三大类。

其中,封建批判主题包括对封建科举制、封建等级制和封建文人性格缺陷的批判,这种解说受到一定的政治环境影响,有失偏颇,但在传统教学中最为常见;儿童教育主题则是受现代叙事学理论影响,将目光转到“小伙计”身上得出的结论,有“以偏概全”之嫌;“精神批判说”较为符合鲁迅创作原意,且多为传统教学所忽视。

《孔乙己》的精神批判集中于“看客心理”这一国民劣根性,鲁迅的“看客”情结在《呐喊》《彷徨》《野草》中多有体现,《藤野先生》《风波》《肥皂》等作品同样犀利批判这一劣根性。鲁迅说:“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孔乙己》中的“看客”包括短衣帮、小伙计、掌柜等,他们精神空虚、自私麻木,以取笑观看他人的痛苦为乐,小说通过一众“看客”对不幸者孔乙己残忍的“看”与折磨,揭示了精神批判的主题。

(三)叙述角度的独特性

鲁迅习惯于将主人公置于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中进行描写,形成独特的“看与被看”的叙述模式。在孔乙己的自我审视中,他高人一等,但在酒客眼中,他是无聊生活的笑料。因而选择孔乙己或酒客作为叙述者,不能形成双重视点的巨大反差。

钱理群认为选择小伙计作为讲述者有以下优势:其一,他能够将孔乙己和看客的言行尽收眼底,是好的观察视点;其二,他的身份决定了他和孔乙己、掌柜、酒客都有一定距离,能较客观地描述事实;其三,具有结构性意义,小说开头反复渲染小伙计生活的无聊,“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这才引出孔乙己的故事;其四,小伙计后来也随着众人“附和的笑”暗含着小伙计由客观地“旁观者”向“看客”的转变,精神的同化加剧了悲剧意味。

二、《孔乙己》教例评析

刘春文老师《孔乙己》的教学设计突破了“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的传统框架,围绕“看”,设计了“人物形

象的看——作者的看——我们的看”的教学思路,立意较高,有以下可借鉴之处:其一,主问题设计精当,抓住关键句“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分化出两个主问题,从社会环境、人物关系、性格悲剧三方面回答“的确死了”,又通过“大约死了”的分析强化悲剧意味。其二,对小说悲剧基调的正确把握。教者看到了孔乙己“穿着长衫喝酒”,是暗示悲剧;人们的“笑”是乐景衬哀情,孔乙己的悲剧不仅是个人悲剧,更是社会悲剧。分析“大约死了”

时,强调无人关心孔乙己的死,显示出对悲剧意蕴的深刻把握。其三,小说文体特性突出,以“在第( )段,我从( )的眼睛中,看到了一个( )的孔乙己”的特定句式,理清人物和情节,抓住了小说要素;以“明晰小说概念”收束课堂,强化文体意识。其四,现实

意义挖掘有深度,认识到了孔乙己形象的世界性、时代性意义,将其定位为“活在幻想中不被社会接纳的人”,一定程度上打破了鲁迅小说与现实生活的壁垒。纵观整个教学过程,主问题贯穿、矛盾语激疑、关键字词还原等方法立足于语言知识、文本品读,其教学内容和方法均有借鉴意义,但也存在可改进之处:其一,主题分析较偏颇,以“看”为切入点,但仍将文本定位为“一篇讨伐封建文化教育的战斗檄文”,明显带有社会历史批评和伦理批评的色彩,缺乏对国民劣根性批判的思考,遏制了学生对小说题旨的多元而有深度的阐发。其二,部分环节“脱节”,探究一“孔乙己的确死了”缺乏小结,未明确等级森严、人人欺侮、性格悲剧三方面原因造成了孔乙己死的必然性,而直接跳到分析作者态度,串联不紧密。

三、鲁迅小说教学要点思考多年来,鲁迅小说教学不尽如人意,教师的态度不应是“避”,而应是“破”。以全新视角出发,就要在深挖文本的基础上抓住以下要点。

(一)跳出“反封建”框架,关注精神批判、人性关怀我们不应局限于“言鲁迅必反封建”的思维牢笼,而应读出更多、更深的内涵。《孔乙己》通过一众“看客”对孔乙己残忍的“看”与折磨,对看客进行了犀利批判。这种冷峻批判包含着鲁迅对弱者生存方式的关心、悲惨遭遇的同情。鲁迅的学生孙伏园提及,“《孔乙己》作者的主要用意,是在描写一般社会对于古人的凉薄”。鲁迅也说:“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须知,鲁迅的批判不是为了嘲讽挖苦,而是于批判中寄托“改造”的热望。他对国人劣根性看得最清、挖掘得最深,对国民性的改造寄予的热望也最强,因而批判是有温度的,是对中国社会、中国民众最深切的人性关怀,我们的教学也不应只停留在“批判封建”这一层面。

(二)调动学生生活经验,搭建其与鲁迅作品之间的桥梁鲁迅曾说:“文学虽有普遍性,但因读者体验的不同而有变化。读者倘没有类似的体验,它也就失去了效力。”这启示教师要挖掘鲁迅小说超越特定社会背景的现代意义,调动学生日常生活体验“批情入文”,在心理体验的基础上理解其思想。比如,孔乙己是一个不被接纳的边缘人,教师可调动学生类似的孤独情绪经验作为走入人物的途径,引发学生对鲁迅“弱者之爱”的思考。(三)善于从鲁迅研究界吸收养分刘春文老师《孔乙己》的教学思路得益于钱理群对于鲁迅小说结构的分析。钱老师认为,鲁迅小说表现的深切,体现为“看/被看”“离去—归来—离去”两大情节结构模式。学界对于鲁迅小说的研究成果较为丰硕,教师要善于将文学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在借鉴中生长自家的智慧”,深入前沿分析文本,带领学生走向思维纵深处。

(四)注重鲁迅小说中的“非语法性矛盾”鲁迅小说尤其注重遣词造句,“非语法性矛盾”往往是其鲜明特色与思想核心之处。如《孔乙己》中“孔乙己大约的确是死了”,“大约”与“的确”的矛盾恰从两个层面揭示悲剧,刘老师的教学设计正是据此分化出两个主问题;再如《祝福》中“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分明”是语气副词,“已经”是时间副词,“纯乎”是程度副词,连用三个副词传达出不同层次的信息,强化悲剧意识。对于此类特殊现象,教师要予以重视,如此既能引起兴趣,又能抓住教学核心。教学中以“反封建”囊括鲁迅小说全部主题的现象并不少见,囿于此种固化模式和表层解读的教学难以实现文本与作者、文本与读者、作者与读者的“三重对话”。鲁迅小说人物形象的复杂性、主题的深刻性、文本的时代性、叙事角度的独特性都是我们应该关注和挖掘的教学要点。教师应基于文本解读视角,以全新的教学预期走向鲁迅小说,从而使学生以全新的学习预期走向鲁迅其文、其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