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八艳之马湘兰画像(秦淮八艳中最没有姿色但最痴情者-马湘兰)

秦淮八艳虽说很多人不能说全她们,但李师师啊,柳如是啊,陈圆圆啊这些红极一时,影响到高官甚至是皇帝的绝色女子大家肯定有所耳闻。但这八艳中有位资色中等,蕙质兰心的痴情女子知名度不怎么高,却是位列之一。

秦淮八艳之马湘兰画像(秦淮八艳中最没有姿色但最痴情者-马湘兰)(1)

蕙质兰心-马湘兰

马湘兰(1548—1604),本名马守贞,字玄儿,小字月娇。自幼不幸沦落风尘,但她为人旷达,性望轻侠,常挥金以济少年。明末清初时金陵秦淮河畔名噪一时的名妓。她秉性灵秀,能诗善画,尤擅画兰竹,故有“湘兰”著称。

秦淮八艳之马湘兰画像(秦淮八艳中最没有姿色但最痴情者-马湘兰)(2)

马湘兰作画

她除了能吟诗作画外,谈吐不俗,而且博古知今。就这样,她在秦淮河畔渐渐成为红人,门前宾客穿梭如织,而且多是些有身份,有教养的文雅客人。客人的馈赠加上自己的积蓄,马湘兰在秦淮河边盖了一座小楼,里面花石清幽,曲径回廊,处处植满兰花,命名为“幽兰馆”

秦淮八艳之马湘兰画像(秦淮八艳中最没有姿色但最痴情者-马湘兰)(3)

幽兰馆

秦淮八艳之马湘兰画像(秦淮八艳中最没有姿色但最痴情者-马湘兰)(4)

独爱兰花

置身繁华之中,却独品落寞滋味,灯红酒绿的陪伴下,马湘兰却缺少知心人儿;直到她二十四岁那年,认识了一位落魄才子——长洲秀才王稚登。字伯谷,号松坛道士。相传王稚登四岁能作对,六岁善写擘窠大字,十岁能吟诗作赋,长大后更是才华横溢。官场失意后放浪形骸于烟柳之地。王稚登经常进出“幽兰馆”,与马湘兰煮酒欢谈,相携赏兰,十分惬意。

秦淮八艳之马湘兰画像(秦淮八艳中最没有姿色但最痴情者-马湘兰)(5)

伯谷先生-王稚登

因马湘兰是烟柳之人,担心其认为她水性杨花,并无真情,故特地作了一叶兰,表明自己决非路柳墙花,而似悬崖绝壁上的孤兰,非凡夫俗子所能一睹芳泽。王稚登以他的聪明,他当然明画中之意,但他却顾虑重重。因此,王稚登便揣着明白装糊涂假装不解诗中情怀,随意地收了画,客气地表示谢意。马湘兰只意识到他不愿意接受自己,暗自伤心不已。但她又无法忘却王稚登,于是两人仍像好朋友一样持续交往。

秦淮八艳之马湘兰画像(秦淮八艳中最没有姿色但最痴情者-马湘兰)(6)

一叶兰

后来王稚登官场二度失意,无颜见对其一片痴情女子,便搬家至姑苏,以绝与马湘兰相守终生的念头。马湘兰打听到王稚登失意而归的消息后,便赶忙去安慰、但相知太深反而不能长相厮守。当时很多人还以为是兄妹关系。

秦淮八艳之马湘兰画像(秦淮八艳中最没有姿色但最痴情者-马湘兰)(7)

马湘兰&王稚登

年岁渐老,华颜日衰

就这样“时时对萧竹,夜夜集诗篇,深闺无个事,终日望归船”,三十年过去了。马湘兰为王稚登付出了一生的真情,自己却象一朵幽兰,暗自饮泣,暗自吐芳。王稚登七十寿诞时,马湘兰抱病赶到姑苏,为他举办了隆重的祝寿宴会,宴会上,她重亮歌喉,为相恋三十余年的王郎高歌一曲,王稚登听得老泪纵横。”在姑苏盘桓了两个月后,马湘兰返回金陵,已是心力交瘁,油残灯将熄。不久的一个午后,已有预感的马湘兰,仔细地沐浴更衣,然后端坐在“幽兰馆”的客厅中,悄悄地走完了她五十七岁的人生,临终前,她命仆人在她座椅四周,摆满了含幽吐芳的兰花。

秦淮八艳之马湘兰画像(秦淮八艳中最没有姿色但最痴情者-马湘兰)(8)

独留诗句泪两行

当死讯传到王稚登那里,他悲痛之余,挥笔写下挽诗:“歌舞当年第一流,姓名赢得满青楼,多情未了身先死,化作芙蓉也并头”。

秦淮八艳之马湘兰画像(秦淮八艳中最没有姿色但最痴情者-马湘兰)(9)

马湘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