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战严冬(提前争气备)

来源:铁人先锋

这个周末“多地下雪”快速登上热搜,伴随雨雪而来的。不用说,一定就是 降!温!寒意升级,仿佛一下回到“三九天”。面对这股突如其来的寒潮,中国石油未雨绸缪、周密部署提前做足天然气资源保供准备,中国石油勘探与生产分公司积极组织气田新井投产增加保供能力,1月份新投产井260口新增产气能力479万立方米,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及时优化储气库采气方案,充分发挥储气库调峰能力,天然气销售分公司统筹做好进销平衡,优化完善冬季保供方案,产储销企业全面联动,迎战风雪御寒潮,宝石花温暖万千家。

大庆油田:开足马力 保障冬供

中石油战严冬(提前争气备)(1)

新一轮寒潮来袭,大庆油田及周边地区气温急剧下降,用气需求随之增加。大庆油田采气分公司干部员工奋战在地处冰雪荒原的采气井组、配气站,严格按照冬季生产方案,做好各项冬季生产保障工作,全力保障天然气生产;采取“一井一策”管理模式,实时分析气井动态分析数据,及时排查故障,有效降低冻堵发生几率;在调峰井开发管理中,建立精细化分季节管理流程“三部曲”,根据气藏类型,结合气井产能、储量和稳产能力等因素优选调峰气井。今年以来截至目前,大庆油田采气分公司累计生产天然气2.91亿立方米,努力保障黑龙江省三大主要城市及油田单位生产和生活用气。

辽河油田:攒足“气力” 迎战严寒

中石油战严冬(提前争气备)(2)

辽河油田储气库群作为东北地区最大储气库,去冬以来新投产一套1800万立方米采气装置,实现日调峰能力翻番。这个采暖季累计采气超17亿立方米,目前日采气量保持在1750万立方米左右,可供3500万个家庭一天使用,同时也为北京冬奥会源源不断输送绿色能源。新一轮寒流来袭,辽河油田按照提前准备的3套运行方案,根据上游管网指令,稳妥进行生产调度,干部员顶风冒雪坚守一线,保证装置稳定运行。

长庆油田:关爱民生 “争气”御寒

中石油战严冬(提前争气备)(3)

长庆油田担负着向北京、天津等40多个大中城市供气的任务。立春后,寒潮来袭、风雪突至,长庆油田从生产协调、安全管理、产销一体化等多个环节平稳有序推进冬季天然气供给工作。各气田生产单位生产马力不减,确保压缩机等核心设备24小时平稳运行;强化冬防保温、气井注醇、物资保障、管输污水处理等重点保障措施的落实;对不同类别气井采取“一井一策”科学配产和排水采气等增产措施,有效保障了天然气生产不断线;第一时间对作业区、净化厂设备装置进行巡检排查,及时落实压力、温度等关键参数,快速开展对冻堵气井的解堵工作,全力保障民生供气。

塔里木油田:以雪为令 加快上产

中石油战严冬(提前争气备)(4)

连日来,新疆阿克苏地区温宿县境内普降大雪,气温降至零下22摄氏度,给塔里木油田正在集中建产区域的博孜—大北带来影响。为了确保安全生产,塔里木油田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加强生产井站、产能建设、钻井等各链条的管理,确保低温环境下的油气平稳生产。

博孜—大北是中国石油天然气上产的主战场,塔里木油田以雪为令,加密周边天然气井巡检频次,积极处置生产异常,做好不同气量运行条件下井、站、管线回压变化的预测,保障运行方案各项措施落实到位,有力保障了博孜—大北每天2139万立方米天然气的生产;面对风雪天气,塔里木油田争分夺秒按全年新井投产计划,精心组织,坚持做到“早上、快开、多产气”,确保每一口新井都能最大限度发挥生产潜力。目前,博孜1301井等10口新钻井作业,以更有力的保障措施加快了油气上产节奏,更好地为千家万户送去温暖。

新疆油田:超前准备 应对寒潮

中石油战严冬(提前争气备)(5)

随着新一轮寒潮到来,新疆油田呼图壁储气库超前准备、从容应对强寒潮。根据以往应对低温寒潮天气经验,呼图壁储气库驻站督查人员值班、设备检查、交通运输等工作。通过“四不两直”的形式,重点检查“八防”、重要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流程冬防保温等重点责任落实,确保寒潮天气生产安全。随着气温下降,天然气冬供更是进入了关键期。呼图壁储气库细化生产运行,全力以赴抓好保供工作,储气库于2021年分五次组织采气提量,日采气从700万立方米提升到3000万立方米,并保持34天。目前技术人员严格落实气库“一井一策”管理措施,日采气水平严格踏指标线上运行。

吉林油田:应对寒潮 保供有方

中石油战严冬(提前争气备)(6)

2月14日,东北松原地区迎来新一轮寒潮,最低气温又被拉低至零下20摄氏度。作为吉林油田最大的天然气主产区,松原采气日产气225万立方米,实现了冬季保供不断档。面对突如其来的低温天气,吉林油田松原采气厂严密监控生产参数,加强巡检和维护,及时加注甲醇、泡排剂等药剂,确保了管线通畅运行;及时调整气井工作制度,确保了生产安全平稳;加大措施井管理密度,及时配合厂家完成各项调整操作,确保了单井产量保持平稳,竭力为千家万户输送暖流。

青海油田:加大产能 平稳供气

中石油战严冬(提前争气备)(7)

又一场寒潮来袭,地处高原盆地的青海油田涩北气田开启“速冻”模式。涩北气田干部员工顶风抗寒,通过高低压分输、增压开采等手段,不断优化系统运行状态,合理控制涩宁兰管道降压运行,最大限度发挥气井产能。全面实施全员管井,持续落实气井管理“123工作法”,通过日单井对接、周层组分析、月措施论证的“三会制度”,有效实施气井精细管理,有效控制老井递减,保证单井产量不降;运用“措施 维护”的“护井”模式,保证1370余口气井正常生产;盯紧关键设备、特种设备,践行“24小时维保使命”,以“机、电、仪、管、维、操”专业化管理助力气田设备运转平稳,实现“早高峰、晚高峰”平稳供气。目前,涩北气田日供气量超过1300万立方米,为甘、青、藏三省区供应暖暖气流。

冀东油田:细化巡护 筑牢基建

中石油战严冬(提前争气备)(8)

2月12日,渤海湾迎来2022年第一场降雪,针对降雪降温,冀东油田北田公司全面细化管道巡护职责,日完成巡检80公里, 全面确保天然气冬供工作平稳进行。巡检组加大管道沿线隐患排查,提升巡护质量,对因低温天气造成的管道防腐层破裂、管道冻堵等问题隐患进行治理;严格执行管道管理“八步法”,细化第三方施工监护,将监护等级分为“红、黄、蓝”三级,不同级别采取不同监督人员、频次、方式,确保管线本体在第三方施工中不受伤害;着重标准化管道建设,更换铺设统一的三桩一牌,在高后果区加密安装,为管道安全筑牢基础。

天然气销售分公司:添足底气 保障冬奥

中石油战严冬(提前争气备)(9)

2月14日,来自卡塔尔的Q-MAX型LNG运输船“拉什达”号靠泊中国石油唐山LNG接收站专用码头,将为首都北京送去1.6亿立方米LNG,为保障北京冬奥会添足底气。作为华北地区冬季天然气应急调峰的主力军,中国石油唐山LNG接收站制定详细的保障冬供、冬奥的生产和疫情防控方案,于2022年1月1日起至北京冬残奥会结束期间实行安全环保和疫情防控升级管理。唐山LNG接收站投产至今,累计安全接卸377船进口LNG,外输天然气突破417亿立方米,为保障北京及华北地区安全平稳供气和天然气冬供发挥了重要作用。

冬供事关民生冷暖,中国石油全产业链联动,不畏风雪战寒潮,坚守生产一线,擦亮宝石花,温暖万千家。

本文来自【铁人先锋】,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