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要知足常乐的人生感悟(知足常乐人生)

何谓“知足常乐”?

“知足常乐”是一个合成词组、复合概念,它有如下因果关系的二层意思:其一是“知足”,即知道满足:其二是“常乐”,即经常快乐。其因果关系的合成意思就是:凡是知道满足的人,就一定会经常处在快乐之中。这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至理名言。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知足常乐”,主要是指对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生活待遇比较满意和高兴。人的社会地位不同(如有的是处级以上的领导干部、高级知识分子、专业技术人员、一般干部;有的则是一般工人、农民、法定或自由经营者;有的是民工、下岗职工、待业青年,等等),决定了其生活待遇和生活水平也必然不同,有的月工资几十万、几万、几千元,有的则只有几百、几十元,相差如此悬殊,应当如何面对?

笔者认为,世人均应当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正确认识:

第一,“安于现状”。要充分认识现实社会现象是完全正常的,社会分工不同,“多劳多得,按劳取酬”,是人之常情,也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制度。凡事都要尽量往大处、宽处和好处想,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去生活,不要被别人的生活状况所左右。要力所能及的切实做到:“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千万不要迷失了自己的政治和生活方向。

在实际生活中,要牢记如下二个“要”:一要“切忌”相互攀比和大发牢骚;二要“切记”稍安勿燥,沉默是金(开口和雄辩是银)。

第二,“知足常乐”。只要有起码的生活保障,就应当做到“知足常乐”,没有必要进行无条件的攀比。当然,在此基础上,还应当有一个必不可少的正确认识:在称赞“知足常乐”的同时,更应当努力倡导“不知足常乐”的精神,因为不知足的人必定会在事业和人生的目标上不断奋进、拼搏、创造,如此则既能使自己的心态永保青春,又可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使自己的生活更加灿烂辉煌!

“乐观”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性格和心态,它可以激发人的活力和潜力,有利于解决矛盾和逾越困难;而与乐观相左的“悲观”则是一种消极颓废的性格和心态,它使人悲伤、烦恼、痛苦,并在困难面前一筹莫展,直接影响身心健康和幸福生活。

“快乐”是健康的大处方,人生的最高目标就是“心情愉快”(“快乐”地生活着)。拥有“快乐”,就等于拥有“健康”;拥有“健康”,就等于拥有“幸福”。因此,世人应当每天都拥有一个“好心情”,要学会与快乐相处,要善于调节心理,每当心情不佳时,要及时通过改变环境、自我安慰、适度宣泄,以及看书、闭目养神、做“颤、抖功”等行为方式,来尽快改善心理状态。“快乐使人健康,快乐使人长寿,快乐使人幸福”。世人应当永远牢记这一毋庸置疑的真理。

最后赠诗一首:“好花半开有憧憬,美酒微醉精神爽。知足常乐心气定,人到无求品自高。世上本无常照月,开怀一笑万事了。

谢谢大家!

人要知足常乐的人生感悟(知足常乐人生)(1)

人要知足常乐的人生感悟(知足常乐人生)(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