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话的称呼大全(四川话百科有一种套路叫)

要点get“过场”,一种不走心的“套路”,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四川话的称呼大全?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四川话的称呼大全(四川话百科有一种套路叫)

四川话的称呼大全

要点get

“过场”,一种不走心的“套路”。

跟我读

过场【gò cáng】

词释义

“过场”,除了指走形式外,还表示名堂、花样。四川话中的“做过场”,用比较时髦的话来解释,就是“玩套路”。

李劼人《大波》下卷:“过场有两解,一为以手段敷衍,谓之做过场,一为脾气古怪刁钻,谓之过场大。”“过场大”也可写成“过场多”。四川有句顺口溜叫“过场多,老婆婆”,对“返老还童”的老年人的脾气进行了谐谑表述。

造个句

1. 大家都认真点,不要“走过场”(敷衍,走形式)。

2. 这点小“过场”(花样)没有人会去在意。

3. 其他人都好好生生的,就你一个人“过场多”(刁钻,不好伺候)。

川话深领域——川剧中的四川话

“过场”本为舞台术语。角色上场后,不多停留,就穿过舞台从另外一侧下场,后借喻为走形式、搞名堂、耍花样。

“乡音无改鬓毛衰”,方言是一个地区最显著的身份识别。现实生活中,一些生动的四川话正在逐渐消亡,但在川剧中却很好地保留下来。比如:

“幺台”:原指戏剧的最后一幕,意味着演出结束,后用来表示垮台、下台。而“幺不倒台”则为无法收场之意。

“吼班儿”:原指舞台上跑龙套的,后用以比喻摇旗呐喊、无足轻重的人。

“颤翎子”:原指川剧中的翎子功,后来用以形容爱出风头、爱显摆的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